美國前總統裏根有一次在國會開套前,為了試試麥克風是否好使,張口便說:“先生們請注意,5分鍾之後,我將宣布對蘇聯進行轟炸。”一語既出,眾皆嘩然。裏根在國會如此莊重的場合、如此嚴肅的會議時間裏開了一個極為荒唐的玩笑。為此,蘇聯政府提出了強烈抗議。
開玩笑要注意對象。人的脾氣、性格、愛好不同,開玩笑也要因人而異。一般來說,男性不宜同女性開玩笑,下級不宜同上司開玩笑,晚輩不宜同長輩開玩笑,正常人不宜同殘疾人開玩笑。即便可以開一些玩笑,也隻限於逗笑之類,而且要暗含尊敬、褒揚,不能放肆、輕佻。切忌揭人之短,尤其是殘疾人之短處。
開玩笑還要注意親疏的差異。一般情況下,與自己比較親近、熟悉的人在一起,開玩笑即使重一點,也不會影響友好關係。但與自己比較陌生的人在一起,就不宜開玩笑,因為你對對方的個性、經曆、情趣、隱私都不了解,可能在開玩笑中冒犯了對方,引起對方的反感,不利於今後的互相了解和友誼的發展。
開玩笑要適可而止,如果使對方太難堪了,那就失去了開玩笑的意義。你笑你的同學考試不及格,你笑你的朋友怕老婆,你笑你的親戚做生意因上了別人的當而虧了本,你笑你的同伴在走路時跌了一跤……本來這些都是應該抱以同情的,而你卻拿來取笑別人,不僅使對方難堪,也表現出你的冷酷無情。同樣,不可拿別人生理上的缺陷來做你開玩笑的素材,如對眼、麻子、跛腳、駝背等,屬於一個人的不幸,你應該是憐憫而不是取笑。
玩笑好比是鹽,適當地運用可以使菜味鮮美。開玩笑是人與人之間最常見的一種說話取樂方式。它可以活躍氣氛、調節情緒,創造一個和諧、輕鬆的氛圍,使你的語言更具魅力。但亂開玩笑的後果,常常是既傷害別人,又傷害自己,不是惹人厭煩,就是挑起是非。所以,開玩笑一定要注意場合,把握好尺度。
專家點撥:
1玩笑是不能亂開的,尤其是取笑別人的玩笑更開不得。古人說:“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滅國。”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2不可使開玩笑成為你的談話習慣。
3除了開玩笑就不會說話,隻能表示你的淺薄。
化解尷尬,讓談話順利進行
尷尬是在生活中遇到處境窘困、不易處理的場麵而使人張口結舌、麵紅耳赤的一種心理緊張狀態。在這種時候,人的感受比公開的批評還使人難受,引起麵孔充血、心跳加快、講話結巴等。尷尬有時是對方有意的,依仗親密的關係公開揭你的短,或講述你過去的傻事。有時是無意的,不知不覺中說出了你的隱痛之處。如果真的動氣,別人還會說你沒有涵養,可見,尷尬是人在生活中不願碰到還不能不碰到的,問題在於怎樣應付尷尬。
案例分享:
一次,美國總統裏根在白宮鋼琴演奏會上講話時,夫人南希不小心連人帶椅一同跌落在台下的地毯上,觀眾都發出驚叫聲。在二百多位觀眾的注視下,裏根夫人急忙靈活地爬起來回到了座位上。正在講話的裏根見夫人沒有受傷,便插入句俏皮話:“親愛的,我告訴過你,隻有在我沒有獲得掌聲的時候,你才應該這樣表演。”頓時,掌聲一片。
經驗總結:
裏根依靠那超群的能力和膽識,機智而又幽默地化解了妻子南希和自己的尷尬,維護了雙方的形象,同時又活躍了會場上的氣氛,給演奏會添了一個小小的插曲。由此可見,當一個人處境困難或陷於尷尬境地時,有時可使用幽默來化險為夷,度過難關;或者通過幽默間接表達潛意識意圖,在無傷大雅的情形中,表達意念,處理問題。
人們在交往中難免會碰到一些意外的事,如何處理好這種交往中的窘境是對人們的一種挑戰和考驗,它能從某方麵折射山一個人的應急處事能力,從而表現一個人的內在修養和氣質。
肉體凡胎免不了不犯錯誤。不小心揭了他人短或被他人揭了短,做了錯事被人發現或發現別人做了錯事,自己或他人遭遇窘迫手足無措,自己未能踐朋友之約或朋友未踐自己之約……凡此種種都不免尷尬,麵紅耳赤下不了場。尷尬能消磨人的意誌與勇氣,使人因此而畏首畏尾起來。此種場合,若暫且放棄常規思維,出之以幽默,也許能事半功倍、如湯沃雪,瞬間即將尷尬化解得一幹二淨。
有一個朋友小王到一個老鄉家做客,女主人指著旁邊一個年輕姑娘問小王:“你還記得她是誰嗎?”小王望著麵前這個文靜而秀氣的姑娘,慌了,因為小王對姑娘毫無印象,一時愣在那裏不知說什麼好。女主人在一邊說:“別著急,再想想。”那位姑娘也期待地望著小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小王說不記得她了,對她算得上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可是小王拚命地想,腦子裏關於這個麵孔的記憶仍是一片空白,最後小王隻好搖搖頭:“不記得了”。那位姑娘聽了,十分失望和難堪。
其實當時隻要幾句話,就能讓氣氛緩和很多。“看著很麵熟,以前肯定見過,讓我想一想……”“哎呀,原來是你呀!真對不住,沒能馬上想起來。不過你不能怨我,因為幾個月的時間,你的外貌竟會變化這麼大。真的,你比那時又漂亮了一大截。女大十八變呀!”另外,在記不起對方姓名時,也可以直接問對方。不過問的時候最好靈活些。比如這樣說:“你看,在這個世界上沒幾個人讓我有興趣再問一次名字,但你是為數不多的一個。請問你尊姓大名?”待對方告訴姓名以後,還可以再加幾句:“你以為我真想不起來了嗎?我隻是想確定一下,要不,萬一我把你的名字說錯了,那不是太失禮了嗎?”接下去可以說一些上次見麵的細節,以引起雙方對過去的愉快回憶。如果不好意思直接問對方姓名,還可以采用別的方法。我們可以將通訊錄遞給對方:“我們以後多聯係吧,請將你的地址寫一下。”這時對方就會把姓名也一並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