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三十七話 冤家路窄(1 / 3)

張阿昆離開了香雲莊,太陽漸漸落下山頭,一路上月明星稀,伴隨著張阿昆的隻有這夜色中的蟲鳴鳥叫,夜色如濃稠的墨硯,漸漸在這重山中化開來,銀白的月光灑在漆黑的大地上,夜的香氣在空中彌漫開來,織成了一個柔軟的網,把所有的景物都罩在裏麵.眼睛所接觸到的都是罩上這個柔軟的網的東西,任是一草一木,都不是象在白天裏那樣地現實了,它們都有著模糊、空幻的色彩,每一樣都隱藏了它的細致之點,都保守著它的秘密,使人有一種如夢如幻的感覺.張阿昆靜靜走在這夜色中,無風,無言,與皎月默默相對,前方的路會如何呢?他從不知道,就是這種對前方的路一無所知令他找不到任何方向,向前吧,盡管一無所知,但至少自己已經在路上了。

此時平西王府內河天恒一人獨自在偏堂內飲著酒心裏也是舒服許多,咚咚咚三聲敲門聲打破了這一時的安逸,河天恒開門看去,幾十餘窮困書生在門外見河天恒開了門皆是躬身行了一禮道了聲天恒公,為首一人雖然殘衣落魄但器宇軒昂,精神抖擻。河天恒拱了拱手急忙還了禮隨即問道:“不必如此多禮,不知諸位有何事?”

那為首的年輕書生笑了笑:“今日是元宵節,晚上河道邊皆有燈籠會不知天恒公有意與我等同去否?”

河天恒剛飲了酒本就有些飄忽一聽這書生的提議頓時來了興致:“既如此正好,我也久居府內多日沒有動身了,咱們老少爺們一起去湊湊熱鬧!”

一幹人見河天恒話語間無所拘束,豪氣仗義,皆是喜笑顏開,大家互相簇擁著往燈籠會處行去,一路上好不熱鬧,那街邊的男女老少見了河天恒皆是拱手作揖,河天恒見了也是一一還禮,待來到河道邊,隻見倆岸人聲鼎沸,雖是夜晚但人來人往賣燈籠和猜燈謎的熱鬧非凡,河天恒和一幹書生也去摻入其中,這燈籠會實為燈謎會,猜者要下注一個銅板贏的話便是雙倍外加一個燈籠,雖然一個銅板普通人家也不在乎但是大家在一起圖個樂嗬,便也是興致勃勃!隻見其中一隻燈籠上寫道:“率眾討亂揚塵還(七字俗語)”

這時一書生走上前來道:“這卻是簡單地很,乃:大人不記小人過。”那布置燈謎的人連連叫好將燈籠取下,一旁的一個小丫頭拽著父親的衣角叫道:“爹爹,我也想要那燈籠。”這書生聞言便來到小丫頭身邊將手中贏得的燈籠遞給了她:“小姑娘這燈籠送你了。”小丫頭看著書生嘻嘻地笑著算是回應,那書生又走到布置燈謎的人那將手中多餘的一個銅板遞還給他謝道:“燈謎會百姓皆是歡喜,你我也圖熱鬧,我隻拿回本錢,這多餘的您收好。”那布置燈謎之人道了聲謝,看向書生的眼神多了絲尊敬。河天恒跟在一旁看在眼裏欣慰地點了點頭,那一眾書生又是遊玩大家提議不如一同去找最難的燈謎,這樣才有個勁頭,眾人皆道了聲好,於是便向那些彩頭燈籠處行去,但見一彩色燈籠上寫道:“品嚐杜康樽半空(花名)”

這可難倒了一眾書生,因眾人皆是苦讀之輩,不曾有人在意這些花花草草的名字一時間人群默不作聲,但見此時一書生走了出來沉思片刻道:“我知道謎底了。”

那布置燈謎的人一臉橫肉,滿身羅綺手腕上一個鑲金鐲子,一手把玩著倆隻雕文銅球,蠻橫地看了看他嗤了一聲鼻,沒有理會,書生以為那人沒有聽到又是大聲些說了句:“我知道謎底了。”布置燈謎的人看了看他冷哼道:“先壓十兩金子再說,贏了二十倍利潤外加這一隻五色鑲金燈籠。”

“這怎麼這麼貴,既是彩頭燈謎也不須壓這麼多啊。”

“有錢便壓,沒錢滾蛋別幹擾我做生意。”

一旁的河天恒平日變賣些昔日平西王父子的家產分與窮苦百姓,手裏還算有一些銀兩但從不舍得用,隻是用來救濟窮苦書生,此時河天恒見此人囂張跋扈甚是不平便來到那書生旁輕聲問道:“小兄弟可拿捏得準這謎底?”

那書生胸有成竹地答道:“天恒公且放心,這燈謎小生絕不會錯,隻是沒想到竟有這麼大的賭注一時獻醜掃了大家性,諸位莫要掛懷,咱們不如去別處看看。”說完便自嘲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