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全市第一的小學光環是bling(1 / 1)

考小學是個很麻煩很麻煩的事,其主要原因還得歸結於我神聖的娘親大人,雖然對我放棄了奧數班表示失望,但對於培養優質少女這一點依舊不拋棄不放棄,秉持著堅持就是勝利的優良傳統努力把我往高處送。

我至今清晰的記得考那所全區第一的幼兒園的時候,滿臉慈祥笑容但頓顯老氣橫秋的年輕美女老師誘哄的塞給我一個滿是洞的盒,告訴我把對應的幾何塊塞進洞裏去。我之所以對此印象深刻大概是因為全塞對後那個老師立馬笑逐顏開的塞給我一張銀光閃閃美麗無雙的卡,這張卡對我的衝擊力大概比他們後來給我媽的錄取通知還要大。另外一個點就是,這個無比簡單的塞幾何塊竟然是用來測智商的!當我得知這一點後,我對於我發達的智商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雖然不懂是什麼意思,但依舊得意洋洋。

我之所以提這件事是因為它跟我的小學考試可以做一個清晰的對比。很不幸,想要考進這所全市最牛小學的最牛實驗班為期一星期的考試有五天全在測智商。大概因為考完沒什麼禮品衝擊,所以我對於大部分考試都忘得差不多了。就記得,最簡單的測試是在一個教室裏滿屋轉悠,跟體檢一樣一個一個考過去,最變態的那個女老師讓我從一數到20,然後讓我倒著數一遍,然後要求我倒著數的例子是這樣的(比如從一數到十二)“21、11、01、90、80、70、60、50、40、30、20、10”六歲的我表示數完這串有點頭暈,然後那個老師微微一笑,突然問我:“那麼小朋友,倒著數的第十二個數是什麼…?”我:“!…”不知道當時我是怎麼在10秒內反應過來並且說出正確答案的,但以我現在飽經風霜榆木疙瘩一樣的腦子,是怎麼也想不出來的。

這種考試是一場場過的,過一場給一次通過證明才能參加下一場,而我對倒數第二場記憶猶新。家裏有辭海或者牛靜英漢詞典的可以掏出來看一看,然後砍掉三分之一的厚度,就是那場考試的題目厚度。整整一本邏輯+迷宮+幾何+奧數題目測試,限時一小時,要求全部做完。我想我對此記憶深刻,實在是因為那一本“duang”的堆到我麵前時給我的衝擊力不亞於那張牛光閃閃的卡,而且作用力是相反的,前者是驚喜和幸福感,後者是末日崩塌。當年的我第一次從中體會到了啥叫做“認命”。

機器人沒有自己的思維,被輸入什麼指令程序就去完成,這就是機器人定律。不得不說有的時候機器人定律是很有用的,在一到五歲期間,由於自己的思維還沒有建立。如果家長重複說話,或者不斷下達某個指令並在其後給予獎勵,孩子就會去嚐試完成。我一直認為可能這就是人類學會說話的原因,並且也是人類開始學習的原因。在機器人定律的執行下,老老實實學習並且做題的我順利的考上了這所全市第一的小學。而這個有著聖級光環,在所有家長眼裏“b—lingb—ling”閃光的牛掰學院直接鋪好了我今後十年的人生,成就了我懶惰的溫床,給予了我一個充滿煩惱但又算快樂的童年。

------題外話------

嗯。回憶總是充滿甜蜜和痛苦,而且還很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