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起義軍聲勢愈來愈壯大。隋朝官員們再也坐不住了,不想把自己綁在這艘將沉的船上等死,於是紛紛起來造反。大將楊玄感就是其中一位。由於楊玄感威望高,他的造反影響很大,使得吳人朱燮、晉淩人管崇在江南地方起兵響應他。這兩人號稱將軍,擁有人馬十餘萬,聲勢浩大。隋煬帝很畏懼他們的勢力,派遣大將吐萬緒、魚俱羅率大軍征伐叛軍,但再三攻打都沒有取勝。
王世充認為他的機會終於到了。他的如意算盤是,先打著王軍的旗號發展勢力,正當合法地招兵買馬,又能得到中央的財力物力支持,比率先打出義旗的人占優勢得多。他想現在召集一支隊伍去攻打朱、管,憑著才幹和實力,一定能夠取勝,這樣在隋軍中他就能嶄露頭角,成為一支勁旅。到後來他大權在握,決定去留在他一句話了,那不是進退自如了嗎?
於是,王世充當機開始招募兵馬,江淮間子弟以前受過他的恩惠的,聞風而動,紛紛趕來效力,很快就聚集了一萬多強悍的士兵。他率這支隊伍去征討朱、管,連連得勝。每次打了勝仗,王世充都大肆褒揚下屬將士,許多人都立功受獎。每次繳獲的財物,都按人頭分發下去,王世充本人絲毫不取。他的下屬為他的無私、公正欽佩得五體投地,紛紛說:“不替這樣的人賣命,替誰賣命?”
王世充的部隊像滾雪球一般壯大了起來,在隋軍中,就數這支隊伍功勳最為顯著,不久便成為最強勁的軍隊。
身為領導對自己的下屬要寬容一點,這才是領導的藝術,更是掌控下屬、籠絡下屬,做好領導的高明手段之一,這樣的領導才能得到下屬的擁戴,成就一番非凡的事業。
東漢光武帝劉秀在河北與自立為帝的王郎展開大戰,王郎節節敗退,逃入邯鄲城裏。經過二十多天的圍攻,劉秀大軍攻破邯鄲,殺死王郎,終於取得勝利。
在清點繳獲來的書信文件時,官員們發現了一大堆私通王郎的信件,這些信件有好幾千封,內容大都是吹捧王郎,攻擊劉秀的,寫信者都是劉秀一方的人,有官吏,也有商豪。看過信的人都十分氣憤,認為這些人吃裏爬外,應該抓起來統統處死。而那些曾經給王郎寫過信的人,內心裏則無比的恐慌與害怕,整日提心吊膽。有的人把事情報告給了劉秀,劉秀知道這件事後並沒有看寫信的人是誰,而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叫人把那些信件取過來當眾扔到火中燒掉了。
劉秀對大家說:“有人過去寫信私通王郎,做了錯事。但事情已經過去,可以既往不咎。希望那些過去做錯事的人從此安下心來,努力供職。”
可以說劉秀的這種處理方法是非常正確的,與其把人們趕到與自己為敵的一方,還不如對他們施以德行,以收為己用。而那些曾經私通王郎的人鬆了一大口氣,他們都從心眼裏感激劉秀,甘願為他至忠效勞。
正如古人所說:“大德容下,大道容眾。蓋趨利而避害,此人心之常也,宜恕以安人心。”也就是說,大德能夠容納下方,大道能夠容納眾人。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應該寬恕他們以安定人心。
寬容待人是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但這需有量,隻有非一般的人物才能做到。這種彰顯胸懷的攻心術,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也很好地利用了一次,而且其效果也是非同凡響。
蜀漢建興三年(225年),蜀國南中(今四川南部及雲南、貴州地區)孟獲擁兵叛亂。諸葛亮親率大軍出征,討伐孟獲。
孟獲是南中一帶的部落酋長,有萬夫不當之勇,豪俠仗義,在少數民族中很有威望。諸葛亮又聽從參軍馬謖的建議,攻心為上,決定盡力把孟獲爭取過來。於是,諸葛亮命令部下,遇到孟獲,切莫傷害他,要抓活的。
第一次戰鬥,蜀軍在諸葛亮的指揮下逮住了孟獲。當兵士押著孟獲進營帳時,諸葛亮親自給他鬆綁,還叫人擺酒席款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