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四十五頁(1 / 2)

公元1715年

3月5日康熙五十四年農曆正月十四陰

清晨七點。

剛回北京,我就去了東堂。

十四貝勒特別準備了一輛馬車,單獨供我使用,車裏的設施條件跟他的貝勒級別相差不遠,我很喜歡,隻可惜馬車夫換了人,那個長相憨厚的廖丁不知去了哪裏,新的車夫是一個黝黑的麵癱臉,而且超級大牌,無論我跟他說什麼,都不搭理我,偶爾說一句話,還凶巴巴的,跟教訓人似的……

所以我沒有問到他的名字。

安東尼早已習慣中國人的作息,早起帶著神甫們在耶穌聖像前禱告。

見我到來,郎世寧和杜德美等人都非常高興,圍著我說話。他們對我被馬踢的那鈔意外’都有所耳聞,關切地詢問我。我很慶幸,他們沒有責怪我作為一個天主教徒,卻去廣源寺禮佛。雖然我沒有想好該如何解釋,但如果他們感到氣憤,我會道歉。

安東尼對我的到來,沒有任何意外,熱情地跟我打招呼,然後邀請我共進早餐。

說實在的,相比貝勒府那淡而無味的飯菜,我還是更愛東堂裏簡單但是可口的早餐,所以欣然答應。

神甫禁止喝酒,但今天的餐桌上,卻擺著一瓶紅酒。

“這是法國使臣送給你的,我親愛的孩子。”安東尼笑著把紅酒推到我麵前,眨眨眼睛用葡語說道:“不過,你可不要在我麵前就打開哦。實話告訴你,三十多年前,我曾是個嗜酒如命的家夥。皮瓊?龍閣威利?拉蘭伯爵酒莊的極品紅酒專供皇室,在整個歐洲享譽盛名,要是我還沒有追隨聖主耶穌,就算傾家蕩產也要買來品嚐。”

想起姐夫也曾說過類似的話,我大笑不止,把紅酒拿起來看了又看,聞了又聞,最後收到懷裏,心想要是能留到三百年後該多好。

“法國使臣為什麼要送貢酒給我?”我發現了,我不是一般地受歡迎。

安東尼和藹地笑著,濃密的睫毛遮蓋下的眼睛卻光芒閃爍,就像修煉成精的老狐狸一樣。這種表情,在我第一天來到北京時就見識過,那是他叫我寄宿在十四貝勒府的時候。

“親愛的孩子,命運正在把你推向一個無人企及的高度。聰明的人有鷹一般銳利的眼睛,商人般敏銳的洞察力,他們知道在不久的未來,誰有能力幫助他們。”

我且驚且惑,皺眉看著安東尼。他的意思是,法國使臣指望我為他們打開中國的貿易大門?太誇張了!十四貝勒昨晚還說教廷想通過我幹預大清政事,真是太荒謬了!這些人都怎麼了,為什麼突然開始對我這個‘不入流的小人物’寄予厚望?

安東尼看透了我的疑惑,他笑笑,放下刀叉,拎著餐巾擦了擦嘴角,往椅子上一靠,雙手交叉放在腿上,作出了長篇大論的架勢,接著緩緩說道:“康熙十三年,康熙皇帝立皇後所生的一歲的皇次子胤礽為太子,數十年後由於太子本身的素質問題及其在朝中結黨而廢太子,並且清剿□□。但胤礽做太子多年,在朝中密植黨羽無數,如果一網打盡,整個大清朝就成了空殼。所以皇帝對大多數人采取了勸服打壓的政策。這卻讓□□產生了皇帝年老軟弱的錯覺,從而以‘廢嫡立庶不合傳統’為借口變相施壓。要知道大清建國以來幾位皇帝均不是嫡子,這個借口顯然站不住腳,但卻是文人翰林們最咄咄逼人的武器。因為康熙是大清朝最崇尚漢文化的皇帝,漢人的傳統是他的軟肋。朝臣的逼迫加上皇子們為了爭奪皇位明爭暗鬥,讓皇帝非常疲憊,最終,不過幾個月,他選擇複立太子。

康熙自從八歲繼位一來,不論是政治還是戰爭,從沒有輸過,這一次的妥協,肯定讓他心中憋著一口氣。在太子複立的這段時間內,他沒有嚴厲地監管太子,反而縱容他,盡管相較於往日太子已經收斂了很多,但父親的態度讓他以為自己仍舊得寵,所以他並沒有多麼小心謹慎,讓別人抓住了許多把柄。尤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財務問題,這麼多年來,□□幾乎把國庫掏空,建立了一個屬於太子的專屬金庫,皇帝派四皇子追繳戶部虧空,針對的就是□□。

一旦罪證落實,皇帝迅速二廢太子。皇帝對胤礽已經絕望了,而且是在一廢太子的時候就絕望了,複立太子不是因為他對這個兒子扔抱有希望,而是政治壓力所致。複立太子的三年中,他已經有了對付這些政治壓力的辦法,所以第二次廢太子是堅定不移的。

而□□包括胤礽本人,經過上次的勝利之後,都認為隻要故伎重演,康熙一定會再次妥協,所以他們不斷重提傳統和祖製,甚至抬出已故的孝莊皇太後來。這一次,皇帝沒有同他們辯駁,采用不理睬或直接誅滅的冷處理法,但這樣治標不治本,文人依舊用他們的筆杆子大放厥詞,皇上迫切需要一個契機來表明他的堅定。因為,如果□□不能死心,那麼將來皇帝賓天,新君繼位,將麵臨更多無法說清的麻煩,對於整個大清王朝後患無窮。

而你,就是他的契機。”安東尼輕鬆地笑著,把一件連綿數年的政治遺留問題,清晰地講給我聽。我是明白了康熙和□□之間的矛盾,卻不明白他最後一句話。不能說完全不明白,心中有些線索,卻還不甚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