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這道書第一卷,要能引天地靈氣入體,淬煉經脈,打通穴位,直至將體內濁氣盡數排出,靈氣能在體內運行周天,最終彙聚丹田,形成元氣,方為煉成。
寧靜的深夜裏,黃小餘又一次結束了修煉,睜開雙眼,雖然已是深夜,但卻沒有絲毫困倦,許是受了這天地靈氣的滋養罷,整個人是精神舒暢。
這已是他修煉的第五個夜晚了,黃小餘感覺身體裏的濁氣就快要排盡了,靈氣已能在體內運行大半個周天,估計離修成之日不遠了,想到此心中不免有幾分高興。
而自從開始修煉道法以後,由於天地靈氣的滋養,黃小餘也逐漸開了些心識,覺察與感應的能力敏銳了許多,雖然離上善真人所說的能覺察蠕蟲爬動,感知萬物生長、消亡及天邊地角最細微的變化那等境界還差得極遠極遠,但大致的感知這腳下石階卻是可以的了。
而且身體也感覺變得輕盈了,步履不再似以前那般沉重了。
用心識去感知周圍的環境,“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仿佛進入了另外一個美妙的世界,以前用目視時,覺得每個石階都一個樣,而如今用心識去感知,黃小餘驚奇地發現其實每個石階都各不相同,甚至於它們都有著生命,有著各自的名字。
用心識去感知,走起山道來多了許多樂趣不說,連速度都比當初快樂許多,也不會再摔得鼻青臉腫了。
每天下到映月廣場,黃小餘都會摘下蒙眼的布條,遠遠地望一會兒在廣場上修煉的師兄師姐們,他們有的在練習玄妙的劍法,有的在練看上去很神奇的禦劍術,而趙小雅與淩秀也在其中,這確實讓黃小餘羨慕不已。
而說起趙小雅,黃小餘倒是挺想這個從小一塊兒玩耍的玩伴的,自從入了映月門,他們就沒再見過麵,最多也就像現在遠遠的望上一眼,也不知道這一個多月來趙小雅過的什麼樣。
不過還好,如今黃小餘離中午前走山道一個來回已差得不遠了,修煉道法第一卷也是順利得很,想必要不了多久他也能到映月廣場上練劍了。
不覺又過了幾日,夜裏,黃小餘像往常一樣,靜心打坐,修煉道法。起初還和平常一樣,靈氣進入體內後便不斷地帶著濁氣往外排,但今夜這排出的量卻不斷地變少,最後竟不再往外排了,靈氣在體內行完周天後,最終彙聚在了那丹田之中,隻覺丹田中有些溫熱,然後有一股暖流緩緩地由丹田向全身經脈遊走,而當結束修煉之時,一切又恢複於平常。
黃小餘感到有些疑惑,如今這靈氣已能在體內行周天,彙於丹田,這道法第一卷似乎是練成了。但書卷上說“靈氣彙於丹田,形成元氣,此道乃成”,這元氣到底為何物,形成之時又有何異樣,書上並不曾將講,所以黃小餘並不確定自己是否已經練成了。
想去問掌門師尊,又怕徒鬧一場笑話,思來想去,最後決定尋個機會向呂懷穀師兄請教罷了。
打定主意,人頓感輕鬆許多,黃小餘來到窗前,望了望夜色,隻是這月亮星辰俱烏雲遮住了,夜幕黑得如潑墨一般,感覺沒什麼可看得,便回去睡了。
第二天天空便下起雨來,黃小餘還是跟往常一樣,來到山道上修行。
用心去感知周遭環境,腳在山道上輕快地走著,無蟬鳴,無鳥叫,烏雲翻滾的天幕下,隻有那漫天的飛雨和嗚嗚的山風,還有一道堅毅而又執著的小身影。
當黃小餘返回山上時,下了一清晨的雨已經停了,雖不見太陽,但天空卻已明亮了許多。
呂懷穀看到黃小餘從山道處回來,便上前問道:“師弟,你山道修行回來了?”
“嗯。”黃小餘點頭應道。
呂懷穀高興地拍了一下黃小餘的肩膀,說:“那要恭喜師弟了,你已經能在中午前走一個來回了,等會兒我就去稟告師父,明早對你進行考核。”
“是嗎?”黃小餘有些不確定地看著一旁的日晷說,“太陽也不出來,不知道過了日中沒有。”
“絕對沒有,因為我還沒吃午飯呢。”呂懷穀拍了拍自己的肚子笑著說。
呂懷穀的這一小舉動著實是把黃小餘給逗笑了,想不到平素一本正經師兄也有這麼幽默風趣的一麵,而對於呂懷穀所說的,黃小餘是完全相信的,因為這位師兄做事再認真守時不過了。
“你趕緊回去換身衣服吧,我還有事先去忙了。”說罷,呂懷穀便轉身離開了。
從遇到呂懷穀師兄的那一刻開始,黃小餘隻覺得心中就好似有什麼事,但就是想不起來了,看著呂懷穀師兄慢慢走遠,才忽然想起要請教的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