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雪峰熊嶺 第三十三章夾頭山藏寶洞(2 / 2)

正說著,我們繼續往山洞的深處走,在這裏,我們有了新的發現。山石和冰凍的土壤下,埋著幾隻破麻袋,周圍還散落著幾個細小的玉米棒。這想必就是當年胡子儲備的糧食了。

不過,最令我們驚奇的還不是這些。就在一處大石後麵,我們發現了一堆人的骸骨!

在黑暗的狹窄空間中,這一幕令人頭皮發麻。好在我們五個都是經曆了一番風浪的人,沒有大喊大叫。從骸骨上麵來判斷,這些骸骨在這裏已經暴露了十幾年的時光,現場共有兩顆頭骨,全都破碎了。看來,這裏的遇難者共有兩人。

“小張,你來看這裏。”龐啟秋叫我過去,顯然有了新發現。

我走過去,手電光照向龐啟秋所指的位置,隻見那裏有一道清晰的爪痕,從間距和寬度高度等各方麵來判斷……這是一頭碩大無比的棕熊留下的!這樣的爪痕我們不止見過一次了,就連金鎖也看出了端倪:“這是熊幹的?”

“能將人的頭骨咬碎或者是一掌拍碎,現場又留下來了這樣的掌印,除了棕熊,別的動物也幹不出來了。”

“會是我們遇到的那一頭嗎?”金鎖膽怯地望了望洞口,好像那家夥隨時會從洞口衝進來似的。

“不會,從這個爪痕看,這頭熊的體型雖然也很大,但是比我們要找的這個家夥小一號。”

“小張,看來這裏當初也發生過一樁慘案啊!”龐啟秋頗有感慨。我欣然同意。

出於警察的職業敏感性,他檢查了一下屍體的周圍。剩下的幾件衣服殘破不堪,但還是從裏麵翻出了一張身份證。姚警官盯著這張身份證,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又揉了揉,隨後恨恨說道:“原來你躲在了這裏!”

我見他如此憤恨,便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經過了一番同生共死的經曆,姚警官也不拿我們當外人了,主動將身份證給我們,這還是第一代的那種綠色身份證,照片不甚清晰,不過上麵的個人信息還是很清楚的。

姚警官在一旁說道:“李文光,我們這裏的一個通緝犯,作惡無數。十二年前,突然沒了音信。當時這孫子被我們列為了A級通緝犯,網上重點的追逃人員。那時候我們都以為他逃到了外地藏起來了,沒想到今天會在這裏見麵。”

我想了一下,難道說,這個叫李文光的人夥同同夥兒逃到了這裏?龐啟秋此時分析說道:“依我看,這個逃犯當時就是和同夥來到了這裏躲避警方的追捕,沒想到遇到了覓食的熊。”他撿起了一個玉米棒說道,“熊可能是衝著苞米的味道來的。”

本來,這絕對是一段合情合理的推斷,沒想到姚警官搖了搖頭,果斷地說道:“不對,李文光來到這裏,絕對不會是為了躲避警察。”

我們有點兒詫異。從姚警官的年齡看上去,十二年前他應該還是一個學生,不可能接觸到這一類的重大刑事案件,為什麼會這麼肯定呢?

接著,姚警官對我們講述了這個叫做李文光的人。李文光是吉林通化人,自小就是一個偷雞摸狗之輩。為此,他沒少進局子。後來,從裏麵出來後,仍舊是遊手好閑。那時候,在通化,有一家富戶被殺,錢財洗劫一空,人們都說是李文光做的。可是公安機關逮捕他後,卻因為證據不足,被釋放了!

再後來,心懷僥幸的李文光越來越狠,在這一帶欺男霸女,糾集了一批的地痞流氓。而且,他不知道從哪裏打聽到了精神病觸犯刑法不判刑,竟然托在醫院的親戚給他開了一張精神疾病證明。這件事大家心知肚明,但是警方卻苦於沒有證據。

而隨後,在二道白河,發生了一起重大刑事案件。那還是十二年前,2004年,二道白河的一家農村儲蓄所被槍,經理連同櫃員三人被殺。這件事情甚至引起了省公安廳的高度關注。很快,警方就鎖定了犯罪嫌疑人,正是李文光。在公安各部門的圍追堵截之下,李文光卻不知所蹤。

“原來這傻逼逃到了這裏。”金鎖憤憤不平地說道。

哪知,姚警官搖了搖頭:“不對,李文光不是逃到這裏的。”

我們都很詫異。隨後,姚警官才對我們說道,這個地方有一個名頭,稱為了夾頭山。據說,民國的時候這裏盤踞著一群土匪,為首的匪號被稱為禿瓢子,傳說這禿瓢子當年劫掠了不少財富,尤其是日本人撤退的時候,他截獲了不少金銀珠寶,都藏在了夾頭山上。而李文光等人來到這裏,正是為了這批珠寶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