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川地鱷潭 第五章飛龍在天(2 / 2)

他抹了一把臉上的湖水,隻覺得頭大的水珠子從半空之中灌下來,不禁回頭看去,這一看,隻嚇得渾身酸軟,一張嘴無論如何都合不上了。

在他背後,白色的巨大水柱之中,是一條矯柔的巨大身影,由下而上,朝著半空之中飛去。這條身影距離他不足五米之遙。水柱的浪花毫不客氣地拍在了他的臉上。但此時的秦老漢也顧不得抹一把臉上的水珠,他整個人都看傻了。不必細說,這時候就算是二傻子也能看明白,這他媽哪是什麼大蟒蛇,蟒蛇哪裏會飛天,這分明是一條龍!

這條龍的腰圍足有五六米,身上的鱗片巴掌大小,渾身泛著青黑色的光暈,隨著它飛升的速度越來越快,它的爪子和尾巴也先後露出了水麵。這條龍完全飛出湖麵之後,雪白的水珠浪花也漸漸息止。巨龍在半空之中距離湖麵十多米的高度往來盤旋,而後,朝著磨山的方向飛去,不多時,便傳來了“喀拉拉”的樹倒折斷之聲。

秦老漢身處湖中心,機械式的踩著水,褲襠已濕,完全嚇尿了。一直等巨龍的身影徹底消失在了濃霧的深處,他抬頭望去,湖邊的霧氣已散,這才醒過神兒來。原來那團濃霧也隨著巨龍的前行移動著。他狠狠地扇了自己倆嘴巴,朝著岸邊遊去。

等上了岸,秦老漢完全站不住了,一路爬著毀了泵房,二話不說鎖緊了房門,一個人頂住門口大口大口地喘著氣,當時他心想:我的媽呀,活了這一大把年紀了,誰能想得到見到真龍了呀。即便是鎖住了房門,他還是禁不住兩條腿打顫。當晚,他都沒有睡好。翻來覆去跟烙餅似的,半夜裏又聽見了人聲鼎沸。他坐起來朝窗外望去,見有不少的人影晃動著手電上了山,隱隱約約還聽到了有人說話的聲音。

他定了定神,人多好壯膽,這才拉開房門上了山。山上已經是人山人海了,附近的村民全都到這兒聚齊兒來了。再看眼前的場景,磨山之上,樹木倒下了一大片。村民們都在議論紛紛。秦老漢自然心知是怎麼回事,但是他也不敢說。你說你見到了龍,這種事情誰能相信?鬧不好會淪為大家的笑柄。再者,龍這種東西,向來是神明的化身。秦老漢也怕自己泄露天機,遭到懲罰。

雖然他之前是個無神論者,可自己親眼見到了真正的龍,還是活的,他已經徹底淪陷了。

自從磨山詭道事件以來,這成為了全村人乃至全國人的大事情。大家議論紛紛,各種說法層出不窮,更有甚者,宣傳是非自然力量,比如UFO之類的。秦老漢聽到這種說法後,心裏別提有多憋屈了。以往依照他的性格,這事有十分,恨不得說成十六七分。可是眼下遇到真龍的這事,甭說十六七分了,就算是說個一二分,大家都不會相信。

自那天以後,秦老漢收斂了性子,天天去龍王廟叩拜了,隻希望龍王爺不要怪罪自己,自己保證不會把這件事情說出去。

聽完了秦老漢的講述,小舅整個人也驚呆了。常言道:酒後吐真言。他算是酒桌上的老手了,一個人喝酒之後說的是真話還是吹牛,他一看便知。麵前的秦老漢雖然滿臉通紅,但是表情嚴肅,口吻莊重,絕對不是開玩笑的。

小舅這才恍惚記起來,東湖邊上的那座龍王廟,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曆史了,據說宋朝的時候就有了。記得廟裏有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一篇文章,大概說的是:宋朝的時候,此地有一天烏雲密布,一道閃電過後,有一條金龍從天而降。後來這座山被稱為了困龍山。宋仁宗得知此事後,親來祭拜,後來覺得“困龍”二字不吉利,認為天降真龍,真龍曆經磨難。所以改名為磨山。龍本是升騰之物,突然從天上降了下來,是不吉之兆。當地縣衙也誠惶誠恐,連忙修築了一座龍王廟。自此香火不斷,直到今日。

小舅當然沒有這麼高的文化水平,能看懂石碑上的文章,這些都是他從老人口中聽來的。小時候,當成故事聽,沒想到這竟然是真的!

從泵房往回走的時候,小舅心裏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抓龍!他這個人自小膽大包天,偷雞摸狗更是家常便飯,進看守所更像是回家一樣。人類犯罪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個人的貪欲。小舅的貪欲就是無限的。很快,一個罪惡的計劃,在他的心裏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