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川地鱷潭 第六章誠意相邀(1 / 2)

不知道是聽了秦老漢的經曆格外興奮,還是因為罪惡的念頭令自己血脈噴張,短短的一段路,讓小舅的額頭冒出了不少的汗珠。他當晚連家都沒有回,直奔鄰村。在鄰居,有他的一個把兄弟。此人名叫田黎明。說起這倆人,四個字足以形容——狼狽為奸。

這倆人在一起的時候,不是惹事就是生非,糾集了一批小流氓,擾得村子裏邊不得安生。一開始人們還會報警,結果從看守所裏出來後,倆人變本加厲地報複村民,不是糟蹋了人家的地,就是偷了誰家的雞。村民們無奈,時間長了,隻好由著這倆人胡來了。

話說田黎明從小舅嘴裏知道這回事的時候,見他滿嘴的酒氣,麵帶酒色,還以為他喝多了說胡話呢。沒想到小舅誓言旦旦,絕非是一副醉態。田黎明也知道,小舅的酒量不是一般的好,號稱“千杯不醉”。說起磨山詭道的事情,他也略知一二。但一聽說是龍鬧的,田黎明說什麼也不信。

本來以為這件事情過去了,沒想到隨後的幾天,有關龍的消息甚囂塵上,很多村民都信誓旦旦地磨山詭道,正是龍王爺的傑作。

這個說:“還是有人看到過的,看到龍了,在湖裏喝水。”

那個說:“簸箕大的一個腦袋,從水裏頭起來。就是一道白煙,很粗,往上一衝,往天上一衝,衝上去之後,接著又下來,就把樹搞斷了。”

村東頭說:“地下全都有洞,有七八個洞,那個洞裏麵還拖著槽,好像龍走過的地方,有印子。”

村西頭又說:“比船長一些,隻看到腦袋,尾巴還在船的後頭,那是看得一清二楚,身上還有毛。”

就像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說的:“謊言說一千遍,就是真理。”有關於飛龍在天,搗毀磨山710棵樹的傳說甚囂塵上。就連村裏三歲的小孩子都知道了。這可急壞了小舅,他知道,村裏遲早有人會去找龍。

比小舅還急的是田黎明,他沒想到短短幾天,村裏人將這件事情描繪的神乎其神。他現在如坐針氈,恨不得這條龍就在自己麵前,自己一把抱住它,到時候甭管是交給國家還是賣給黑市,都能大賺一筆。這可是絕對爆炸的新聞了。

年輕人窩在山裏早就憋壞了,田黎明終於坐不住了,天不亮就去找到了小舅。他們倆一拍即合,做出了一個立即執行的決定——尋龍!說是尋龍,可去哪裏尋呢?按照秦老漢的說法,那條龍早就飛走了。

倆人雖有慢慢的鬥誌,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商量了片刻後,隻能是先上磨山看看。這地方既然有龍經過,說不定能掉根龍毛,自己能撿片龍鱗啥的,這東西一出,也算是絕對的轟動世界了。

想到這裏,二人不敢遲疑,有道是: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倆人誰也沒敢招呼,獨自上了山。這種事情見不得光,再者,自從磨山詭道事件發生之後,林業部門以及公安部門天天在山上排查,有的地方甚至拉起了黃色的警戒線。白天上山也不可能。

我聽到這裏,強忍著沒笑出來,這兩個人膽大,但絕對稱不上心細,其實這種事情用腳趾頭都能想明白。既然相關部門的領導天天在山上排查,隻怕方圓百裏的線索都被專業技術人員采集走了,這倆人去又能得到什麼呢?

我故意問小王:“後來呢?”

小王搖了搖頭:“不知道了……反正我小舅和田黎明倆人都沒回來。以前我們家和田家也算是沾親帶故,雖然住在兩個村裏,逢年過節地還會相互看望一下。自從他們倆失蹤後,我們這兩家人算是卯上了,吵架拌嘴是肯定的了,有一陣時間還動了手……”

我沒有去過磨山,不過從小王的描述中得知,磨山之上也是叢林地帶。叢林地帶是最有可能迷路的,不過這兩個人都是當地人,應該說就是在磨山上長大的,絕對不會存在什麼迷路了的說法;被人殺害了?這是電影中經常看到的橋段,一個窮凶極惡的歹徒逃到了荒山,偶遇進山玩耍的年輕人,臨時起意,將兩人殺害。

不過又一想,這也說不通。如小王所言,磨山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四下戒嚴,沒有犯罪分子會傻到往山上跑。兩種可能排除後,還有兩種可能性存在:要麼是他們倆遇到了什麼險境,比如陷阱、懸崖、猛獸等;還有一種可能……他們遇到了真的龍。

我眉頭深鎖,緩緩摩挲著下巴,腦海中極力搜索著一個近乎合理的解釋。但是目前看來,不排除後兩者的可能。

良久之後,一旁的崔中元開口說道:“這件事情,我第一次從小王嘴裏聽到的時候,跟你這副樣子一模一樣。為此,我還專門去了一趟磨山。”

我沒有說話,小王是他的手下,崔中元親自去一趟磨山,這正是一個商人的正常表現。我耐著性子聽他繼續說下去。

崔中元歎了口氣說道:“不過我是去晚了,這麼多年過去了,也沒有什麼收獲。而且,最詭異的是那片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