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談何容易?當時的蒙古鐵騎天下無敵,而完顏承麟即便是盡了最大努力收羅舊部,也就僅僅聚攏了一千餘人。見蒙古勢大,這些人中邊有人暗中投靠了蒙古,引軍來攻。這裏的迷宮建造了近百年,從完顏宗弼到完顏承麟,一直作為了金國最高的軍事機密存在。就連皇室宗親也未必知道迷宮的奧秘。
當蒙古大軍傾全力進攻這裏的時候,不出意外地被迷宮所阻。大軍裹足不前,蒙古軍隊便決意用大炮轟開這裏。不料這時完顏承麟的身體本就一天不如一天,得知蒙古大軍殺來,急火攻心,一命嗚呼,連遺詔都來不及下。完顏承麟死後,意味著擁有120年曆史的金國徹底覆亡。其餘殘部也陸續撤出了這裏,向蒙古人投降。唯有皇帝親隨,十八名護衛忠心耿耿,護送著完顏承麟的棺槨來到了這裏。
這裏的牆雕文字,正是其中一名護衛的傑作。根據文字中的描述,這個護衛原來做過石匠,為了保護完顏承麟的屍體,他們秘密將棺槨運到了這個地方。眼看投降的人越來越多,甚至還有熟知迷宮路徑的大臣。無奈之下,他們隻好啟動了金國最後的殺手鐧來阻止敵軍。這便是千足屍蟊。
相傳,中華極北之地有蟲焉,千足而色黑,白斑成點,喜食血肉,凶猛非常,世人呼為“鐵將軍”。這種凶猛的蟲子,金國備有不少,是用來輔助迷宮防禦的。十八護衛將千足屍蟊放了出來,如潮的蟲群湧向了蒙古大軍,蒙古大軍雖然被擊退,但是十八護衛也被咬傷。絕望之際,他們便安詳地躺入棺中,在龍首牆壁的外圍殉葬。
牆上大概就記載了這樣的一個故事。金鎖問太乾:“完啦?”太乾點點頭。“不對吧,外麵為什麼豎著那麼多的石頭,這上麵怎麼不說呢!”金鎖問道。
我說出了我的看法,這雕刻在牆壁上的文字所記載的內容已經十分詳細了,沒有記載到那些巨石,似乎隻有一種解釋了:那是蒙古人的傑作!
金國人做的事情應該會在這麵牆壁上記載下來,既然沒有……我們似乎可以做出一個推斷:完顏承麟死後,金國最後一支抵抗力量被消滅。蒙古人雖然徹底剿滅了對方的殘餘勢力,但是自己所付出的代價也很慘痛。千足屍蟊的殺傷力非同一般,蒙古大軍緊急撤退後,為了告誡後世,這才樹立起了巨石陣來標注這個地方,而為了不讓人亂闖入,可能還有高人在其中布下了反八陣圖的大陣。
我又想到了薩仁,這個小丫頭曾阻止我,現在想來,雖然還不知道她所說的聖物是什麼,但是我卻敢提出一個大膽的疑問,這個小丫頭是否就是當年設置這些巨石的蒙古人後人?他們部落的訓示很可能就是世世代代來守衛這個秘密。所以當我們出現的時候,他才會三番兩次來阻止我們。
金鎖一拍大腿:“對呀,毛爺,您他媽真是毛利小五郎!”
我沒時間跟金鎖鬥嘴,其實這種推斷類似於考古發現,從現有的一些現象去推曆史。真實的曆史是怎樣的,其實誰也不知道。這一切都隻是一個合情合理的推斷,但在某些情況下,合情合理並不代表著真相。
不管怎麼說,死裏逃生,曆經艱辛,我們總算是搞清楚了這裏墓主人的身份。金鎖問我,當時金國的國力怎麼樣,經濟發不發達。提起金國,人們所能聯想到的更多是《嶽飛傳》裏,對於屠城的金兵更是恨得咬牙切齒。加上女真族當年是遊牧民族起家,導致很多人對於金國的認知存在偏差。其實自靖康之役北宋滅亡後,金國的國力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諸如汴京、洛陽等一係列的北方重鎮都被納入了金國的版圖。
有了大城市就有了人口及先進的經濟保障,這也為什麼在後來的宋金對決中,南宋始終不能占得絕對優勢、甚至偶爾還處於下風的原因之一。
曆史上有一段偽齊時期,說起來頗不光彩,是北宋叛臣、原濟南知府劉豫在金國扶植下所建立的傀儡政權。
在劉豫偽齊時期的中原,經濟大舉倒退,民不聊生,再加上和南宋的常年戰亂中原都首當其衝,偽齊又倒行逆施,甘當金國馬前卒,征兵伐宋,造成了百姓大量逃亡,經濟遭受嚴重打擊,金天會十五年(公元1138年)廢偽齊,直接管轄中原,再加上金朝改革派掌握政權,中原地區抗金情緒也大為削弱,經濟得到發展,經過世章盛世之後,更是一片欣欣向榮,雖然始終無法恢複到靖康前的水平。畢竟北宋經營了一百六十年,9年的宋金戰爭所造成的破壞傷害,大量人口的南遷。金國能發展成這樣也是不易。
所以,千萬不要認為金國是蠻荒之地,一群野蠻人統治。能跟宋朝一決高下的國家,絕對不會是等閑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