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滇邊蛇窟 第四十一章胡氏祖孫(1 / 2)

我原以為,老財所說的評書有時間有地點有人名,不過是從細節著手,讓聽眾認為這是真的,可我沒想到這一段往事竟然真的存在!我陷入了沉思,老財是如何知道這件事的?看來回到景洪後,我得好好問問這老家夥。

“老先生,您不是一般人。”我忽然說了這麼一句。

胡九川眉毛一軒:“嗯?”

“在火車上,你單手就把我的行李包扔到了上鋪,還知道化解狐仙糾纏的辦法,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就是因為這樣,我才懷疑胡九川決不是為了祭祖來到這裏,事情不會這麼簡單。

胡九川笑著說:“你想多啦,我學點兒這方麵的東西,當初也是為了混口飯吃。你要是不信的話,等雨停了,我帶你去看看我仙人的墳墓。”

雨勢越來越大,我們又加了幾把柴。看看表,這時已經是夜裏八點多了,我們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胡嫣夢漸漸支撐不住,靠著牆壁睡著了。我也禁不住上下眼皮打架,頭一歪,就睡去了。

當我睜開雙眼,一道暖暖的陽光照射進來,大雨已經停了,我起身一看,這間屋子裏僅剩下了我一個人!胡九川和胡嫣夢去哪裏了?這倆人連個招呼都沒打,太不仗義了!不過一想起本來這次我就是一個人要完成這次行動的,也就不放在心上了,隻是想起了胡嫣夢的音容笑貌,心裏有點兒惋惜。我站起身來的時候,不小心踢到了篝火隊,,灰燼揚起,伴隨著在半空中紛紛舞動的灰燼,還有兩三片黃色的符紙殘片。這胡九川,昨晚在搞什麼?不過我也顧不上這些了。不能耽誤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雖然雨勢停了,但是村中的道路還是很泥濘。我接著昨天的路繼續尋找那間屋子。往村落的深處走去的時候,村子裏房屋的建築結構悄然發生了變化,從青石建築轉為了木石結構,幾乎全部是東西走向,絕大多數房屋都是三層樓,樓頂全部是灰色小瓦。房屋間彼此間距非常窄,有的地方僅容一人通過。這帶給了我很大的搜尋難度。很多房屋進入後,我都要上樓查看清楚。

因為時間太過久遠,房屋年久失修,木質的地板早已腐朽不堪,稍不留神便會踩斷。我不得不慎之又慎。

轉入一個路口的房屋中,我推門進去後,赫然大驚!一口紅木棺材出現在我的麵前。大白天在荒村裏遇到這東西,太邪門了吧?空蕩蕩的房屋裏,僅有這一口棺材,再無其他,這樣的氛圍令人不寒而栗。我壯著膽子走上前去。

這口棺材前後被兩條長凳架起,上麵布滿了灰塵,紅漆也出現了脫落。這種棺材,甭說粽子了,你就說裏麵的屍體馬上坐起來我都信!難道說,胡九川所說的亂葬崗就是指這種方式嗎?中國曆來講求入土為安,除了南方的部分地區有懸棺,我還沒聽說北方有這麼明目張膽的葬法呢。

我正在費解的時候,“喀拉”一聲,後麵的凳子腿折了,整口棺材突然滑落在地,棺材蓋也翻到了一邊,巨大的響動嚇得我心跳加速。斜眼一瞧,棺材竟然是空的!我鬆了一口氣,北方大部分地區都有一個習俗,家中老人到了一定年紀,家中會提前備好棺材,據說有的地方還會要求刷十八道漆。看來,這裏的習俗也是如此。不過我很費解,如果說村裏的人撤離這裏,搬家去別的地方,一定會帶上這口棺材啊。過去的人是十分迷信的,忌諱換棺材,有的地方認為棺材的好壞決定著子孫生活的好壞。

如今這口孤零零的棺材似乎佐證了一件事情:這裏的人撤離得十分匆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我在村子裏搜尋了一個上午,都沒有發現閆教授所說的那間屋子。胡九川和胡嫣夢也沒有了蹤影。時間地點都對,閆教授沒理由杜撰出一個遺像的問題來糊弄我,可是好端端地怎麼會沒有了呢?

穿過了南邊的一片房屋,我眼前的實現豁然開朗,我拿出了一個望遠鏡仔細觀察,忽然發現,三十裏外的荒地上,有一片墳墓——亂葬崗!我三步並作兩步,急忙衝過去,來到這裏後,才發現這裏真的是荒廢了好久了。許多墓碑飽受風吹雨淋,連上麵的字跡都看不大清楚了。加上剛下了一場大雨,這裏的道路滿是泥濘。不過,我並沒有見到胡九川和胡嫣夢的影子,難道說這倆人已經離開了嗎?

我穿插在了亂葬崗的墳堆之間,希望能找到一些有價值的線索,辛辛苦苦來了一趟,總不該空手而回吧?墳墓中的墓碑,大部分是姓徐的,鮮有旁的姓氏。畢竟這裏是徐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