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論辯的原則及手法(2 / 3)

4利用正反邏輯進行論辯

從邏輯的意義上看,所有的事物都符合自己的邏輯發展規律,所有的事物的原理都包含在邏輯之內。論辯中常用的邏輯多是指事物、思維的規律以及推理的原則。論辯所使用的工具———語言要符合邏輯才能理順意通,話如泉湧,滔滔不絕。同樣,如果論辯時不注意邏輯,就會漏洞百出,一旦被對手抓住破綻,很容易不攻自破。古往今來,有許多哲學家都很善於利用邏輯來進行詭辯。

漢武帝晚年的時候很迷信,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到處搜尋不死藥。一天,有人獻上不死丹藥一丸。當時東方朔正在武帝身邊。他上前拿起丹藥後,假裝好奇地問武帝:“陛下,這藥可以吃嗎?”武帝回答:“當然可以吃了。”東方朔聞聽此話,馬上把藥塞進嘴裏,嚼了兩下咽進肚裏。武帝阻止不及,氣得臉色發青,暴跳如雷,要把東方朔拉下去砍頭。東方朔連忙跪下,說道:“陛下,且慢,臣有話要說。”武帝本意並不想殺東方朔,就問道:“你有什麼要說的?”東方朔從容地回答道:“陛下,我剛才吃得可是那‘不死丹藥’,可現在我卻要被陛下砍頭了。如果這藥能使人不死,那我為什麼要身首異處了呢?可見那‘不死丹藥’是假的。如果這藥確實是那‘不死丹藥’,陛下應該殺不死我啊,自然也不用殺我了。如果殺得死我,就證明了獻藥之人是在蒙騙陛下。況且我在吃藥之前已問過陛下藥是否可以吃,陛下已經準許,所以臣才能吃此藥。倘若未經陛下允許,臣怎麼敢吃呢?若陛下今天殺了我,隻會向天下證明陛下被人蒙騙了,恐怕有損於陛下的聖明,而且百姓又怎麼敢相信您的話呢?”武帝一聽,轉怒為喜,立刻赦免了東方朔。

在這裏,東方朔就運用了邏輯手段。他先是吃掉了藥,以此為前提,然後在回複武帝時,從不死之藥出發,逐步演繹推理。第一條邏輯關係:不死之藥——吃了可以不死——東方朔吃了不死之藥——所以東方朔可以不死,這時武帝如果殺了東方朔——不死之藥是假的——東方朔吃了也無罪。如果不死之藥是真的,那麼武帝殺不死東方朔,殺他也沒有用。

無獨有偶,我國已故的的著名作家張天翼先生寫過這樣一個寓言:一天,老鷹看見一隻麻雀在大樹上曬太陽,就批評麻雀說:“這樣的好時光,不努力工作,反倒在這裏曬太陽浪費時間,真是可惜。”麻雀說:“沒有的事,我已經準備學一門技術。它應該是沒人學過的獨家技術,而且方便好學,還可以賺大錢,這樣我就可以過安逸的生活了。”老鷹大笑道:“天底下哪有這樣的技術啊?假如沒有人學過,那麼就沒有人會這門技術,你向誰去學呢?如果是方便好學的技術,又沒有人去學它,那就一定是天底下最沒有用的技術了。”老鷹對麻雀的反駁實際上就是運用了同東方朔回答漢武帝一樣的方法,隻不過一個是正推,一個是反推罷了。

5運用對比進行論辯

聊天討論中,將正反兩方麵的事實加以對照、比較,從而推出正確的結論來,這就是正反比照的雄辯技巧。俗話說:“不怕不識貨,隻怕貨比貨。”運用對比,能使事物的特征和本質很容易地顯露出來,給人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春秋時期,齊國大夫寧戚去宋國見宋桓公。深深行禮後,宋桓公卻不動聲色,置若罔聞,非常傲慢。寧戚見此情景,抬起頭來,長長地吸了口氣,說:“宋國真危險啊!”

宋桓公說:“你這話什麼意思?”

寧戚問:“你和周公相比,誰更賢明?”

“周公是聖人,我怎敢和聖人相比。”宋桓公答道。

寧戚接著說:“在周最強盛的時候,如果周公聽說有人來見他,即使他正在嚼著飯,也急忙把飯吐出來,先會見客人,即使這樣,他還怕失禮。可是你怎麼做的呢?宋國這樣衰落,國內接連發生殺死人的事情。您的王位並不可靠,就算您像周公那樣禮賢下士,有本事的人恐怕也不願意到您這兒來,何況您這樣傲慢呢!宋國的處境還不危險嗎?”

宋桓公趕忙道歉說:“我沒有治國經驗,先生請不要介意。”

寧戚將宋的衰落與周的鼎盛、宋桓公的傲慢與周公的謙遜放在一起,製造了一種鮮明的對比,使對方受到強烈的震撼。

論辯中運用正反比照術,可以比較同類事物,也可以較異類事物;可以比較同一對象的不同方麵,也可以比較不同對象的同一方麵;可以是縱向的比較、橫向的比較,現狀的比較、曆史的比較,也可兼而有之。但不管哪種比較,都應特別注意比較事物的強烈反差,製造鮮明的對比,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曾有一位美國記者對周恩來說:“一個國家向外擴張,是因為該國的人口過多。”周恩來當即反駁說:“我們不同意你這種看法。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人口隻有4500萬,不算太多,但是英國在一個很長時期內是‘日不落’的殖民帝國,美國的麵積略小於中國,而美國的人口不及中國的五分之一,但美國的海外駐軍卻達150萬。中國人口雖多,卻沒有一兵一卒駐在外麵領土上,更沒有在外國建立軍事基地。可見,一個國家是否向外擴張,並不決定於它的人口多少,而決定於它的社會製度。”

這裏,周恩來通過同類事物,正反比照,造成一種鮮明的對比,產生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論辯中,正反比照法往往會發揮著神奇的作用,它好比一磅重型炸彈,有著巨大的殺傷力。

6反詭辯的語言藝術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為了維護自己的觀點或看法,往往會構設詭辯來向對方發難,陷對方於被動尷尬的境地。詭辯在論辯中固然厲害,但詭辯自身存在著語言模糊、內容矛盾、邏輯錯誤等方麵的局限性,因此,反駁詭辯可從以下這些方麵打開突破口:

1.抓住其邏輯錯誤,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