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讚美並不一定總用一些固定的詞語,見人便說“好……”。有時,投以讚許的目光、做一個誇獎的手勢、送一個友好的微笑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讚揚的效果還在於見機行事、適可而止,真正做到“美酒飲到微醉後,好花看到半開時”。
2適度的誇獎和表揚
誇獎表揚要適度、如實,不可浮誇。尤其在團隊當中,管理者表揚下屬要恰如其分,要掌握表揚用語的分寸,不能任意誇大情節,評價失實,隨意拔高。
表揚不是搞文藝創作,不能像文藝作品那樣虛構、誇張,必須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對那些確實值得誇獎的人和事做到恰如其分地表揚能起到鼓勵他人的作用。相反,如果你誇獎時隨意把事實誇大,把人家的七分成績說成十分,把人家本來很樸素的想法拔高到理想化的境界,評價失實,隻能產生消極作用。
比如,采礦工人在大年夜堅守崗位,僅一個大夜班采了260噸礦石,雖與平常非節日的大夜班車數相比不差上下,但在大年夜能采出那麼多的礦石,說明職工們工作熱情高漲,放棄了與親人在大年夜與家人團圓的大好日子而辛勤工作,也確實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是值得領導表揚的。
可有個礦業公司經理為表彰工人們的成績,提高其它崗位工人的積極性,便張貼了一張《喜報》,上麵說到“昨晚,采礦工人以礦為家,發揚了無私奉獻的精神,大夜班出礦320噸,創我公司大夜班出礦曆史最高紀錄。”
像這樣的浮誇,隻會造成被表揚者產生盲目自滿情緒,誤以為自己真有誇大的那麼好,也會造成人們的逆反心理。因為人們崇敬的是真楷模,而不是人為拔高了的典型。對於名實不副的樣板,人們會由不服氣到反感而生厭。另外此種浮誇還容易助長人們不務實、圖虛名的不良風氣。
由此看來,誇獎讚揚別人要實事求是。在職場中,領導對下屬的誇獎是對其工作的肯定和認可,對於激勵下屬、樹立領導威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是調節上下級關係的“潤滑劑”,但要收其靈驗之效,領導者首先要明辯是非,善別良莠,將自己的誇獎建立在事實根據的基礎上。這樣,“鐵證”如山,大家才能心服口服,自覺效仿,上下級之間,同級之間關係也會保持和諧和團結。對於領導者來說,要做到實事求是,以功行賞,首先必須掌握公正這一原則。不管是誰,隻要他出色地完成了一項工作,甚至僅僅提供了一條有創意的思路,都應該受到表揚。相反,即使是“皇親國戚,無功也不行賞”。也就是說,誇獎一定要堅持表揚的無私性、真實性,隻有這樣才能發揮讚揚的效力。
深懷誠意的恭維
恭維是一種重要的交際手段,它能在瞬間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任何人都希望能被人恭維或讚美,威廉·詹姆斯就說過:“人性深處最大的欲望,莫過於受到別人的認可與讚美。”
恭維應恰到好處,才能使雙方的感情和友誼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增進,還會調動其交往合作的積極性。那麼我們如何恰到好處地恭維他人呢?
羅斯福的一個副官,名叫布德,他對頌揚和恭維,曾有過出色而有益的見解:背後頌揚別人的優點,比當麵恭維更為有效。
這種馭人術。是一種至高的技巧。在人背後讚揚人,這個方法,在各種恭維的方法中,要算是最使人高興也最有效果的了。布雷本人正是通過這種技巧來取得信任的。
有一群和羅斯福交往的人,覺得羅斯福好像從來不會犯錯,布德稱他們為“瘋狂的搖尾者”。那種人嘴裏永遠不斷地說著:“真令人敬佩”、“這還不值得驚訝嗎”、“多超凡出眾呀”這一類的話。
布德十分欽佩羅斯福,但是他絕不做這樣的“瘋狂的搖尾者”。然而卻沒有幾個人能比他更獲得羅斯福的信任。
對於不了解的人,最好先不要深談。要等到你找出他所喜歡的是哪一種讚美,才可進一步交談。
最主要的是,不要隨便恭維別人,因為有的不吃這一套。
如果有人告訴我們:某某人在我們背後說了關於我們的好話,我們會不高興嗎?這種讚語,如果當著我們的麵說給我們聽,或許反而會使我們感到虛假,或者疑心他不是誠心的。為什麼間接聽來的,便覺得非常悅耳呢?因為那是真誠的讚語。
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為了要拉攏一個敵視他的雇員,他便有計劃地對別人讚揚這個部下,他知道那些人聽了以後,一定會把他所說的話傳給那個部下。
3把握分寸的激勵
激勵是以語言信息的反作用力作為刺激,激起對方按照說話人的意向說話或回答問題。也就是俗話所說的“請將,不如激將”,故也可俗稱“激將法”。這是用來引發別人在不願表態、講話時,講出話來的一種有效方法,借以打開對方的“話匣子”。其實,在影視劇排練場上,導演經常用這一方法,來激勵演員在真恨、真悲、真哭的情境中說出話來。在外交、商務談判中,也不乏用這種方法,以刺激對方作出有利於我方的反應。所以,激勵得當可使你在做事時大多數能起到“請君入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