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走得一點都不大方,甚至還有些膽怯,我怕我五十歲的腳步,在文學的路上會走得非常坎坷,也可能走得非常稚嫩,走得要讓人取笑的。
因為人生的路,千條萬條,哪一條路都比文學的路好走。想想我自己,中學畢業回到農村種地,我很快就熟悉了農業生產的許多技能,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我生活的村子,哪怕是白了胡子的老人,說起我,也要稱讚我是不錯的莊稼把式;在地裏種著莊稼,我卻又自學著木匠的手藝,也不是正式拜了師傅地學,完全憑著自己的悟性,先在家裏給人成批地做蜂箱、釘蜂架,慢慢地做著,就開始打製娶媳婦嫁女要的描金箱子和板櫃了。更進一步的,我還學會了做風箱和打架子車,這樣兩種木製作品,是最見一個木匠功夫的,我仍然可以豪邁地說,在我生活的那一方天地間,因為我做的風箱總是氣足,而我打的架子車又都勁兒訇,所以要比別的匠人多賣幾個錢!我後來還做了一段財務工作,下來又做了一陣新聞工作……什麼樣的事情做起來,隻要有心,善於用心,其實都是不難做到的。而文學,似乎不是那麼容易,便是有心,也真正地用了心,結果也不一定就好。
我就有這樣的經曆,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曾十分醉心於文學的創作,雖然也可說小有成就,但我的付出,與那樣的小成就是遠遠不能相稱的。
忽然地到了五十歲,再一次撲到文學創作的道路上,我熟悉和要好的幾個朋友,都很驚訝我,放著舒服自在的日子不過,給自己找罪受嗎?
當然也有朋友是支持的,對我重新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給予了熱忱的支持和幫助。
我在這裏想要真誠地說一聲:謝謝!
我感謝我的朋友,不論是懷疑我自找罪受的人,還是大力支持幫助我的人,正是他們的懷疑和他們的幫助,讓我的腳重新踏上文學創作的道路後,一步步走得特別的踏實,特別的堅定,我知道,幫助是一種支持,而懷疑更是一種鼓勵。
張軍孝先生主持著西安出版社的工作,值此建國六十年之際,在大過年的日子,和我約在南郊的家裏聊天,他感慨西安的作家,立足於西安,創作了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而西安出版社卻很少出他們的作品。他為此遺憾著,設想出一套西安作家的精品係列叢書,並以此向建國六十周年獻禮。對軍孝先生的這一創意,我打心眼裏高興著,答應他,一定要全力配合,使他的美意,迅速變為現實。
我緊張地整理著我的新作,我是要把我認為的好作品自選出來,參與到這套創意非凡的活動中去。但我知道人是一樣的,自己的娃娃自己愛,沒法取舍時,就把《新華文摘》《小說選刊》《中篇小說選刊》《讀者》以及中國散文排行榜上榜作品都選進來,給自己裝一裝門臉了。
我願讀者朋友喜歡我的作品。
2009年3月12日西安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