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不到,曾丹的公司即從“點對點”模式發展為“點對麵”模式:她在美國的固定合夥批發商從原先的一個發展為多個。到現在,美國的固定合夥批發商發展到10多個,日本和韓國的批發商也開始向她頻頻示好。至少在中美兩地的“螞蟻外貿”領域,曾丹已小有名氣,大家都喜歡和她做生意。
這種“點對麵”位置的確立,保證了曾丹訂單倍增,業務量不斷加速向上,而她始終隻用自己的信用或少量定金,就能保證整個鏈條正常運作。2002年,像她這樣與在家工作的“SOHO”沒什麼兩樣的螞蟻公司,居然已突破1000萬人民幣的銷量。
我們時常對“事後諸葛亮”非常不屑,但實際上這對反敗為勝是十分必需和必要的。及時總結經驗教訓,轉移市場,就能重獲生機和希望。“疾風知勁草,歲寒知鬆柏”,作為一名精明的商人,就要能在身處逆境之際,經得起暴風雨的襲擊,然後冷靜地分析周圍,認識自己從頭再來。
另外,生意場中的各種人際關係是你重振雄風的重要資源,生意不成,友情在。一份勝似生意的收獲。一份穩定的友情關係,讓你受益終生。很多人在創立事業和人際交往過程中,因為與某人的一次不愉快,就將這人打入自我思維的“冷宮”,這是很不理智的。因為一次合作不成功,還有下一次。如果你能大度一些,不計前嫌,與人保持友誼與聯係,就是在為自己存儲下次合作的希望。它將帶給你驚喜的回報。
威廉姆·弗洛姆描述了他在廣告行銷事業中的一次大革新,證明了“生意不成,友情卻長存”的事實。
我們代理一家電腦公司的廣告。在我們加入之後,他們的事業突飛猛進。我們工作努力,製作了一個聰明的電視廣告,強調這家電腦公司的長期信譽與領先地位。看起來似乎也可以為我們的廣告公司帶來大筆收益,廣告已獲得許可。突然間,在4月1日,我接到董事長電話,說電腦公司已經賣給新老板。他自己也有一家廣告公司,他們不需要我們了。起先我還以為是愚人節開的玩笑,但不是,這是事實。這消息實在令人難以接受。不單是從營利的角度來看,也因為我和該電腦公司的廣告部門已經結下了牢固的友情,特別是和業務部副總經理與廣告部經理,一時的分開的確有點舍不得。
生意沒了,但我們並沒有因此而感到失敗。我們雇傭該公司的廣告部經理來我們公司的會計部門服務,結果是一大成功。因為他熟知電腦業,能協助我們接續失去的生意。我繼續和業務部副總經理保持聯絡,直到他離開那家公司。他最後做到希爾羅斯商業中的總裁,今天是我們的大客戶之一,在規模以及來往金額上,都比先前那一家大得多。
生意沒了,你可以再找;錢沒了,可以再賺;但一分深厚的友情不能斷。要經常與重要的或有能力、有潛力的人物保持聯絡,贏得他們的認可和好感。將來他們為你帶來的好處,遠遠比你眼前的豐厚。把目光放的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