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做不好的工作,隻有不負責任的人。責任是職場最強的能力,與此相對應,感恩是職場最大的動力,兩種力量相輔相成,共同彙集成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懂得感恩,可以讓周圍的人覺得更重要,在激勵別人的同時也會帶給自己力量,尤其在一個團隊當中這種效果更明顯。不要自恃才高就看不起周圍的同事,更不要因為忙碌而忽視了周圍同事對你的幫助,有時候簡單的“謝謝”兩個字,也會產生巨大的情感力量。
清代金纓的《格言聯璧》中有這樣一句話:“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在後世廣為流傳。它的意思是沉靜下來要經常自省自己的過失,進而以是克非、為善去惡;閑談的時候莫議論別人的是非得失,這是儒家倡導的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
這個看起來非常嚴肅的道德問題,可以通過感恩和人的需要結合在一起。因為感激他人對待自己的恩德,所以在遇到衝突和矛盾的時候,不是尋找和指責他人的不是,而是靜下心來,反省自己的錯誤。即使他人有一些不對的地方,也因為感恩的緣故能夠在內心裏達成真誠的諒解。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感恩心做人、責任心做事,這樣的處世態度,既有利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也有利於個人的成長和進步。
小宋是名牌大學畢業的,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單位裏要寫很多材料,她畢竟剛來,公文寫作還不很熟,於是每次寫好後,她都要給同事老王看,待老王修改完,她再拿去請科長審閱。很快,小宋的材料越寫越好,老王已經沒有什麼可以修改的了,可科長仍舊東塗西抹,不留情麵。小宋雖有些不悅,但沒說什麼,依然是很謙虛地請科長批改。老王憤憤不平,他認為科長的水平修改不了小宋的文章了,他給小宋講過這樣的故事:赫魯曉夫觀抽象畫展,看不懂,就破口大罵,負責展覽的藝術家回敬道,您對藝術根本不懂。赫魯曉夫說出了他的那句名言,當我是一名礦工時,我不懂,當我是黨的低級官員時,我不懂,但是,今天我是部長會議主席、黨的領袖,因此,我現在當然懂。老王揶揄道,他現在是科長,他當然能夠修改科員的文章。小宋隻是笑,顯得不介意。有時被老王逼緊了,她也隻是說,不就是改個材料嗎,又不是修改我的人生。
由於小宋的謙虛勤奮和才能,科長把小宋推薦給上級宣傳部門,小宋上調了。
一天,上級要求科裏寫一個大材料,材料組織好後,科長讓人先送到宣傳部門說是請上級把關,兩天後,小宋把材料修改好。這個材料得到了上級的好評。科長很滿意,說小宋還真行,我沒有看錯人。老王也服了小宋。小宋拿出錢來請大家吃飯,有人私下裏對小宋說,你應該讓科長請你吃飯才對,那文章是你寫得好。小宋說,那怎麼行,我會寫材料是你們教的,我得感謝才對。我老爸在我參加工作時,送我四個字:感恩,責任。就是說要感恩心做人,責任心做事,隻有這樣才能把事做好。
小宋並沒有抱怨和指責科長的專製和挑剔,而是感激科長給自己帶來的成長進步的機會,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她確實得到了能力和職位的提升。
互相感恩、共擔責任是企業常青的支柱。員工因為對企業感恩,對工作感恩,對同事感恩,才會互助合作。因互相感恩而共同擔責,像戰場中的兄弟連一樣共進共退,奉行這樣職業精神的企業,即使剛開始隻有三五個人的小公司,最終也會成為一個像微軟、IBM、聯想、海爾這樣的大集團。
我們在公司中,同事之間相互稱呼有時會用到“同仁”這個詞,當然這個詞的含義遠不隻是一個稱謂,它背後更深刻的含義是揭示了我們人與人交往時應持有的同心同德、互助感恩的態度。因此,在公司如果我們叫一聲同仁,就應當同心同德,互助感恩,共擔責任。這樣,企業上下就會是一個同心圓,凝聚成一股巨大、恒久的力量。
所以,身在職場,與上下級和同事相處,要互相理解,互相幫助;多反思自己的不足,多感激別人的恩惠,少談論別人的缺點,對矛盾不要老是耿耿於懷。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同仁之間的摩擦就會減少,工作就會更加和諧,生活也會更加溫馨。正如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所說:“忍耐是痛苦的,但是,它的結果卻是甜蜜的。”感恩心做人,責任心做事,你一定會得到豐厚的回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