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子女培養(2)(2 / 3)

普通的人,隻知月經是子宮有了變化,其實月經的現象,是極其複雜的。婦人的月經,大概每二十八日至三十日來潮一次。若是每幾個月,或是每兩星期一次,那必是有特別的緣故,應當細細地檢查研究。月經的流血,當然子宮有變化,不過陰道與卵巢,同時也有生理上的變化,所以要明了月經的所以然,必須同時明白子宮,卵巢,陰道連帶的變化。先就子宮來說,流血算第一期,子宮的外皮細胞的再生為第二期,兩次月經相隔的許多日子為第三期,下次月經未來的前幾日為第四期。就一般而論,在第一期內,自流血日起至第四日止,子宮外皮細胞,大部分是毀裂了,隨血而排出,此又名為破壞期。第二期係自第五日起至第十二日止。在這個時候,子宮外皮漸漸的複生,不過還沒有完全恢複原狀。第三期大約是從第十三日起至第十七日止。這時子宮外皮的組織,完全恢複原狀。第四期是從第十八日起,到第二次月經流血前一日止。子宮外皮的細胞,生長最速,外皮下的腺漲大了,也發現了分泌的作用。

我們同時看卵巢的變化,可以曉得月經第一期的時候,卵還在卵巢裏麵的濾泡中(Graafiau follicle)。在第二期與第三期的時候,卵才從濾泡裏麵出來,所以第二期與第三期又可以稱為產卵期,或交合期。因為在這個期間,遇著兩性交合,精子與卵有相遇的可能,而成受精的現象。倘若精子與卵錯過了機會,則卵產後的濾泡,起化學作用而變成黃體。黃體(Corpus luteum)也是內分泌器官之一,對於懷孕,產乳,月經,都有很大的關係。若是精子與卵會合了,那麼從第三期末尾到第四期的時候,子宮外皮細胞,生長得極其繁盛,作為收納受精卵之預備。卵即在此“種下(Implanted)”,這裏也就是胎兒寄托之所。

在下等動物如白鼠,天竺鼠,兔等等,產卵與春期(Estrous cycle)都有一定的程序,所以子宮的變化,隨著卵巢和春期互為因果。有春期,即有卵可產,有輸卵的現象,即有受孕的可能。但在高等動物裏,如獼猴之類,有月經而可以沒有產卵的現象,在一年之中,並且有定期的產卵。這都是與下等動物不同的地方。這種現象,是不是可以引用到人身上呢?這個問題,此時尚不能有確定的回答。

大半的婦產科醫生,認為婦人的輸卵期是在月經的第二期,受孕的期間則在第三期,很少的時候是在經期未來的前數日或剛過去的幾天裏。在歐戰時有一位醫生,調查過一千三百四十二個婦人,都是因獨次的交合而受孕。懷孕的成分是百分之三十七在經期過了頭一星期中,百分之三十五在第二星期中,百分之二十在第三星期內,隻有百分之五在末了的一星期。這證明大多數的懷孕是在月經過去的兩星期內。

以前大家都以為產卵是月經的先鋒,無產卵的現象,根本就沒有月經。現在研究生殖生理學的人,卻不這樣說。哈氏研究獼猴,發現它們的經期為二十七八天一次,與人的月經一樣,不過有的獼猴隻有月經的現象,而無產卵的事實,尤其是在六月至八月的時候。在那個炎熱的期間,月經雖可以照常存在,而產卵的活動,卻是完全停止。獼猴的受孕期,最普通的時候,是月經後十二至十三天之間,這與人的受孕期,也不相上下。若是人類的月經與產卵的現象,也同獼猴一樣,有分離的可能,那麼哈氏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上麵所講的是月經的生理作用,至於月經的病理方麵,就是普通所謂“月經不調”,大概可以分作下列數種:(一)經期不準;(二)經來腹痛;(三)經血太多;(四)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