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孕育生產(3)(2 / 3)

在生第一個孩子時,做父母的當然是心裏很快活,然總不免帶幾分恐懼的心。有的將要分娩的婦人,不是在這位太太麵前追問生產時的經驗,就是在那位麵前打聽生產時應有的預備。有的朋友們,為要體恤這位將要做母親的起見,故意替她壯膽,說:“生產並不算什麼一回事,也沒有什麼苦楚,到了相當的時候,自然而然會生出來的,所以千萬不要害怕。”再有一些朋友,認為說真話是應當的,所以將自己身曆最痛苦,最艱難的經驗,都詳詳細細地描寫出來,使得這位將要做母親的,十分害怕。這種“真話”在產婦分娩以前,就種下一種恐怖的心理,這對於生產時是有極壞的影響。

總之,這兩類人都走了極端,一個太過,一個不及。我認為最好的態度,還是對初胎的產婦講,生產是有些痛苦的,不過在自然的程序中,痛苦有輕重緩急之分。世上無論那一件可寶貴的事業之成功,莫不有相當的代價。生產之有痛苦,就是得子的代價。得了子女的快樂要比那生產的痛苦大得多。有人說母親一聽見她的孩子墜地時的呱呱第一聲,就會把以前所有的痛苦,都忘記了,這是好些個做母親的所公認的事實。

生產一事,如同宇宙間一切旁的事一樣,要順著自然的程序,按部就班去做,不是用人意可以擺布的。每逢孕婦到了快要分娩的時候,總不免有些著急,恨不得早生了完事。殊不知這種心情,絲毫無濟於事。生產本身,必得經過相當遲慢的一種程序。就普通而言,可以分作三期。第一期是預產,使子宮頸縮短,子宮口變大。在這個時候,最先是子宮往下墜,腰有些酸痛,大小便的次數,特別增加。後來感覺子宮收縮,並有些微痛,初則每一小時一次,次則每半小時,複次每二十分鍾,每十分鍾,直減至每五分鍾。每次相隔愈近,則腹痛愈烈。這個期限大約需八九小時,這就是俗語所稱為“開生門”的時候。在這個時期,產婦應當注意的是多休息,不要用勁,就是用勁,也是無濟於事,徒耗精力,反貽生產時沒有力量的困難。

第二期是正產期。此期為時比較短些。初胎的產婦,約需一二小時,在複胎的,不過半小時就夠了。在這個時期,子宮頸已大展開,胎兒頭部已下入產婦的陰道。這時候產婦應當依醫師或護士的指導,將口緊閉,深吸一口長氣,再用力往下推,使子宮收縮力加增,以協助胎兒的產生。但當其頭將出陰戶時,應該將口張開,停止用勁,以免推送力過大,使陰戶有破裂之虞。有許多產婦以為胎兒既將要出來,不如將全力使勁,俾早生完事,殊不知用力過當,欲速反不達,並且有害。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不可不知。

第三期為後產期。此時胎兒既出,而胎盤尚存子宮內,故此為胎盤產出之期。就一般而論,胎盤比胎兒要晚產出來半小時至二小時之久。胎兒出後,胎盤要慢慢的與子宮分離,直到完全分離後,因子宮肌肉收縮的緣故,胎盤隨之排出,這也是一種自然的程序。在這時期,最要緊的是聽其自然,切勿著急,更不可在腹部使用力量壓迫子宮,以促胎盤之排出。若用外力,使子宮收縮,則使胎盤於未完全與子宮分離時,即行產出,以致存留一部分的胎盤於子宮內。如此則子宮將長期流血,為害至大。而且胎盤或已完全與子宮分離,在未被排出之前,由外力來刺激子宮收縮,如擠壓,或打收縮針,使子宮收縮力過大,子宮口緊閉,則胎盤無產出的可能。所以往往在大家使用外力已久,而正值疲乏休息的當兒,胎盤反而安然產下。由此可知,不用外力,聽其采取自然的程序,原無多大的危險。若濫用外力,擾亂其天然的步奏,則反有失喪性命之虞。友人之妻,居於鄉間,生第四胎時,非常順利,不過胎盤經久未下。請的那位收生婆,見胎盤未出來,便著了急,想用手到子宮裏麵,把胎盤抓出來。幸而這個產婦有點常識,不許穩婆動手,不過讓她用力在子宮外麵推壓,甚至用門杠來擂。再叫將自己的頭發,含在嘴裏,死命的用勁,但是胎盤仍不下來。後來大家都弄得聲嘶力竭,隻得休息一會。那知在這個當兒,子宮的肌肉,也得著一些休息,終於給胎盤一個機會,自然而然的,順著收縮的力量,落了下來。這個產婦真算是死裏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