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
孕——“陰陽人”——性病——隨時檢查——孕期夫妻生活——產後不滿月行房事可導致死亡
卵遇著精子而結合的現象,叫做“受精”。受精即是孕的開始。精子與卵結合後,不久便起染色體(Chromosomes)的分裂作用。染色體分裂以後,即引起細胞的分裂與繁衍。細胞逐漸加多,終於形成一個桑椹式的圓球,侵入子宮外皮內膜之下,叫做“種卵”。卵有了寄托之後,更開始多種細胞的複雜的分化,真正的胎兒生活,也可以說在這時候發端。這種種過程,在下等動物的胚胎學或發育學裏,我們早已很清楚地認識,不過人類的胚胎學,對於這一部分的過程,尚沒有能得到很詳盡的知識,但推想起來,和其他的動物,大約相去不甚遠。婦人在受孕兩星期之後,胎兒與其附帶的胎盤,據有的學者估計,其重量總共不過0.1克。在這時候,除了用顯微鏡鑒別而外,肉眼是無法看見的。胎兒寄生在母親的子宮裏,不斷地吸取養料,才有生長的可能。桑椹式的一團細胞,從此便漸漸地分化為外中內三層胚層,然後成為各種器官的組織,現出耳目口鼻等等的形態。但在這時候,這些外麵的形態,與其他高等動物的胎兒比較起來,並沒有很大的區別。一直要到六七十天之後,才略具人形。因此普通的人,往往把初期流產的胎兒,當作猴頭豬麵的怪物,其實這是不足為奇的,胎兒在那時根本還沒有取得人的形狀。
再說兩性的區別,在初期的胎兒身上,也是不容易認識的一點。胎兒長成到三四個月時,我們才能從他生殖器官的外貌,鑒別出來是男是女。精子和卵的細胞組織,是發源於一種原始的細胞。最初時內外生殖器官,本來也是一件東西。若胎兒是男性,則屬於女性的器官,漸漸萎縮退化;若是女性,則結果正好相反。所以有時候在一個人身上,可以同時發現男女兩性的性器官,這種人我們通常叫做“陰陽人”。這顯然是由於兩性的生殖器官,沒有完全分化清楚所致,無疑是一種變態的表現。
至於胎兒在未下地之前,能否肯定其性屬,已是大有疑問。若是說能有方法預測胎兒一定是男或是女,恐怕是癡人說夢。上麵所說的,大半屬於胚胎學範圍之內。胚胎學或發育學,是一種專門學問,我們在此,不宜過細討論。好在我們目前要注意的,不是孕的本身,乃是孕期的衛生常識。
孕婦受孕之後,當施行一次乏舍門氏血清反應的試驗。若母親染有梅毒毒素,可由血液傳於胎兒,以致胎兒不能正常發育,而在二三月後,發生流產。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婦人,接連發生過六次的流產。檢查的結果,知道她的子宮並沒有什麼病狀足以引起小產,但是血清試驗的結果,卻發現極嚴重的梅毒。這梅毒雖由她的丈夫傳染而來的,而孕婦本人,尚全然不知。在一般人的眼光看來,總覺得婦人不孕,或孕而不育,一定是她自己的錯處。從這位病人看來,可知若不用乏舍門氏的血清試驗,把夫婦兩人,檢查一番,恐怕那“莫須有”的冤獄,便永遠沒有昭雪的一日。當然,我們做醫生的任務,不是來斷定誰負這種錯處的責任,乃是如何替婦人保護胎兒,和她自己的身體。
血清診斷確定之後,在受孕的時期裏,可以給她注射治梅毒的藥劑,一直到胎兒足月為止。這位婦人經過這種治療以後,居然在第七次受孕以後,得到了一個強健的寧馨兒,這當然是一件可喜的事。然而他倆本身的梅毒,還存在雙方的血液中。沒有治本方法,難保下次不再流產,更難保梅毒不傳至腦部,以成不治之症。所以得了孩子之後,他們應該繼續診治,才是辦法。
孕婦在懷孕期間,應當隨時受醫師的檢查,這是第一件應當知道的常識。要檢查的各點是:子宮及胎兒是否在繼續長大;胎兒的方位是否正當;孕婦的骨盆是否合適;小便中是否帶蛋白質或糖質;血壓是否異常,等等。若是子宮及胎兒不是在繼續長大,不是胎兒發生了病態,便是胎兒已經因病或因傷而死。那麼,最妥當的辦法,是使它早早產下,或用手術把它取出。又從骨盆的大小及胎兒的方位,可以預測前途有沒有難產的危險。順產是人人所願望的,然而難產有時候,也是勢所不免。若是能預先知道,而早為之計,至少可以減少臨時的手忙腳亂,以及種種害怕與張惶的心理。
查驗小便,也是一件重要的事,因為不少的產前產後的驚厥症,都可以由小便的化學成分而預先知道。知道後可設法避免或減少它的危險性。有的病在小便裏沒有發現之前,可由血壓的高低而加以預測,血液的測驗之所以重要即在此。例如小便內雖無蛋白質的發現,而孕婦的血壓,忽然增高,眼目暈眩,這就是有病的征兆。
就普通而論,在孕後三月至六月時,每月當檢查一次;自第六月至第八月,則每三星期當檢查一次;第八月至第九月,每隔十日一次;九月至將臨產時每五日或每三日一次。產前若經醫師詳細檢查,自然免去臨產時許多危險。這些都是一般孕婦不可不注意的。俗語說“瓜熟蒂落”,原是一種聽其自然的信仰。往往有人以為婦人一有了孕,隻須聽其自然,等到成熟時,自然會生出來的。這固然也有理,但女子的情形,各有不同。在身體強健的,骨盆又大,胎兒的生長與位置又如意,當然用不著太操心,像植物的開花結實一樣,聽其自然。但就是對於這類女子,我們至少也得隨時留意,好比植物也得常有園丁去照料它。陰晴雨露,固然隻得聽其自然,但在可能的範圍裏,有時也需人工的方法去補助或救濟,才能得美滿的結果。婦產科的醫師,就是孕婦的園丁。雖說不是每個孕婦都有求園丁的必要,不過一般產婦與她們的丈夫,似乎應該向園丁去討教一些關於園藝學的常識,方才是有備而無患。我國舊式接生方法,斷送了因難產而死了的母親,當不在少數,一半固由於穩婆不學無術,而一半也未始不因為這一類常識的缺乏。大家但知惦記著添丁進口的可欣可賀,而對於達到這目的的手段應如何注意,庶幾可以避免重大的損失,便往往付之不聞不問之例。如今要改變這種局麵,即難產與對於生產的一種恐懼心理,我們當園丁的人,是責無旁貸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