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繞指柔(1 / 2)

戲院裏熱熱鬧鬧的,幾個捧著茶水的老爺夫人紛紛落了座,談起天來。

“聽說今兒這戲唱的,是個女兒將軍。”

“喲,可不是那個——那個花木蘭?”

“花木蘭那戲是老的了,從小聽大的,誰還要聽的?”

“要說女兒將軍,除了花木蘭還有什麼?莫不是寫了新的?齊老爺子,這你可得給我講講。”

“我哪裏曉得,隻說出了新戲,沒人瞧過,好不好也沒個準兒的,且聽著,且聽著……”

一聲鑼響,戲台上走出個將軍打扮的刀馬旦,咿咿呀呀地唱起來。

“佳人當配郎君,青梅笑竹馬。猶待伊人回還,莫肯君憐……”

……

“都說大家閨秀該是弱柳扶風,亭亭玉立,你倒偏好舞刀弄槍,白占了個好名字,倒不如讓與我。”喬卿靠在柳樹下,笑吟吟地看著。

言柳收了劍,隨手丟給一旁的侍童,道:“舞刀弄槍有什麼不好?我是要替三哥從軍的,哪像你,就曉得悶在屋子裏頭一天到晚‘之乎者也’。”

喬卿道:“我讀我的聖賢書,你懂什麼?”

言柳道:“我是不懂,我懂這個也沒用,又不能考狀元,還不如參軍,好歹能砍幾個匈奴。你們文人就嘴皮子厲害,打仗的流血的還不是我們?”

喬卿嗤笑一聲:“旁的也就罷了,要說你,半吊子的拳腳,還砍匈奴呢!仔細著別被砍了吧!”

言柳道:“哼,你一個文人曉得什麼?旬日我就要參軍了,到時候功名傳下來,看你服不服?”

喬卿驚道:“旬日?這麼快!我怎麼沒聽到消息?”

言柳道:“你們一家子文人,成天悶在屋子裏頭,知道才怪呢!怎麼,我要出征了,不備點薄酒歡送一番?不是說你們文人都愛什麼‘折柳送別’,不如你也折一枝給我,叫我好去好回。”

喬卿沉吟片刻:“不好,折柳折柳,意頭不好。”

“哪裏不好……”言柳正想反駁,忽而想起自己的名字,才明白過來,不由笑道:“你們文人就是迂,不就折柳麼?倒像多大事兒似的!”說罷順手折下一根柳條遞給喬卿,“你們家種的柳樹不少,不在乎這一小截。喏,你拿著,算是替我收著,等我打了勝仗回來,要向你討的。”

喬卿哭笑不得:“這算哪門子的折柳?白折了我家的柳樹。”

言柳撇撇嘴:“倒像多矜貴似的,不就一棵柳樹麼?”說罷還踢了一腳。

喬卿見她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竟不知該說些什麼。

小時候被關在屋子裏念書,覺得旬日像是一年那樣漫長,如今倒是奇怪,數著數著日子,還沒反應過來就到了出征的日子。

言府一家老小紛紛出來相送,連言老太太都拄著個拐杖,顫顫巍巍地去送自家孫女。老太太拉著言柳的手,道:“柳兒啊,我們言家的人,上戰場的不少,回來的卻不多啊。奶奶老了,不中用了,不曉得同你說些什麼,隻記得一句話,要好好地回來。”

人們七嘴八舌地說著,吵個不停,喬卿後來回想起來,隻記得場麵十分熱鬧,說了些什麼,聽了些什麼,都記不大清晰。渾渾噩噩地去,渾渾噩噩地回來,久久不能回神。

哦,也不是。依稀記得有這麼兩句話。

“你這樣打扮,半點而不像女子,活脫脫一個倜儻的言三公子。說來也極少見你作女子打扮,都說女子一襲大紅嫁衣最是動人,什麼時候你也穿來看看?”

“好啊!等我回來,就傳給你看。”

喬卿也不知道這一仗要打到什麼時候,他一個文人,雖略讀了一點兵書,對戰場上的事卻是一點兒也不懂,隻好一日日地幹等著。瓷瓶裏插著的柳條早就枯了,喬卿便又折了一段替上。邊境常傳來消息,這個將軍戰死了,那個士兵立了功,獨獨是沒有一點言柳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