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一戰勝暫時的挫折(3 / 3)

“最壞情況?”石油商回答道,“答案隻有一個,就是毀了我的生意。我不會被關起來,可能發生的隻是我會因此而毀了。”

卡耐基接著追問:“如果你的生意被毀了,假使你心理上可以接受這件事,接下去又會怎樣呢?”

“我的生意毀了之後,也許得去另外找件差事。”石油商又說道:

“不過,這沒有什麼,因為我對石油知道的很多,所以會有幾家大公司雇用我……”

卡耐基一下子抓住這個話頭,開始了他的解釋:

“我認為,你已經開始覺得好受多了,你的那份憂慮已開始消散一點了,讓你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開始思考這個問題。要清醒地看出自己將要邁出的每一步,如果你把你的全部情況通告給你的律師。他可能會給你找到你從未想到過的路子呢!你一定去試一試。”

在課堂上所看到的和聽到的這些生活中的經驗,卡耐基認為非常重要。他時刻注意總結這些經驗,找出其中的規律性東西,以豐富自己的課程。他深有感觸地說:

“我在青年會夜校的課程中收到了意料的效果。這些富人們聚在一起,互相坦露內心的痛苦,彼此鼓勵對方大量地說話。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充滿了信任和親密感,這種親密和信任使得他們在各個方麵都有了很大的收獲。”

“我的學生大部分是商人——執行人員、銷售員、工程師及會計師這些商界人物及專業技術人員;他們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存在。課程中的婦女、商界婦女及家庭婦女,同樣也存在著問題。我應該試著編寫一本書,一本彙集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的書,能夠指導人們的書。”

卡耐基在給學生們講課時說:“上一次,世界拳王傑克·鄧普西對我講完故事後,我對他說,‘好漢不提當年勇,一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你要能夠承受那種打擊而不能被它擊倒。’他說自己多年來也是這樣想的,他沒有沉溺於往事之中,而是集中精力計劃未來。雖然他自認為沒有讀多少書,但是他的所作所為無意中恰好與莎士比亞的忠告相吻合,莎士比亞告訴人們:‘聰明的人不獨自感歎自己的損失,而是以愉快的心情尋找補救之道。’我不知道你們怎麼想,請哪一位同學談談看法。”

教室裏沒有他料想的那樣熱烈,卡耐基不免有些心慌。他隻好引導大家:“先生們,女士們,請你們想一想自己曾承受過的打擊,或者是正在遭受的打擊!我要告誡你們的是,不要獨自悲傷,不必流無謂的眼淚。大家想想:即使是一代英雄拿破侖都有三分之一的戰役是失敗的,我們這些常人又誰能無錯?要記住,覆水難收,不要為往事傷心過度!”

但還是沒有學生上台講演,卡耐基覺得今天的課程有些異常。他心裏很明白,如果他的課程不能給人們以切實可行的幫助,如果沒有十分有趣的話題吸引住大家,這些人在疲憊不堪的勞動以後會極易產生疲倦和厭煩的。

創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堅持不懈的發展過程,這其中並役有什麼秘密,要真正做到中國古老的格言所說的勤和儉也不太容易。

——李嘉誠但事情很快有了轉機,一位紳士站了起來。卡耐基認識他,那是剛來紐約訪問的好友,華盛頓高等學校的亞倫·桑達斯,此刻,他似乎要幫助卡耐基,為卡耐基擺脫窘境。亞倫開始了他的講演:

“卡耐基先生的講課,使我浮想聯翩。我曾經有過一個終生難忘的教訓,我要把它提供給大家。”

“那時,我雖是十幾歲的大男孩,但因天生多愁善感,常為一點小過失弄得寢食難安。例如,考試後因為擔心不及格而失眠,或者回憶自己的言行時為了某一句話措辭不當和某事做得不妥而後悔,等等。”

“有一天,我們在科學實驗室上衛生學,任教的波爾·希朗得韋因博士在講桌上擺上一隻牛奶瓶。我們不明白,我們的課程與牛奶有何關係呢?正在遲疑時,博士突然起身將牛奶瓶拿到洗手槽邊,有意無意地重重放下。牛奶瓶一下子破了,博士大聲說道:‘不要為打翻的牛奶懊悔!’”

“接著,博士把我們叫到洗手台邊,指著那隻已破損的瓶子說道:‘請你們仔細看!我希望諸位在以後的歲月中始終銘記這個教訓——牛奶已流到下水道去了,任你如何頓足懊悔,也無法收回一滴來。假如事先稍加小心,也許不會把瓶子弄破,但現在談假如為時已晚了,我們所能做的乃是:把這件事完全忘記,將自己的精力轉移到下一件事情。’”

“時間過去很久了,我忘卻了很多東西,但那次的經曆卻依然記憶猶新。事實上,這也是我四年高校生活中獲得的最實用的生活法則,它告訴我,事先須小心,不要使牛奶受到損失,如果牛奶已流到下水道去了,就應徹底忘卻。”

他的談話激發了課堂的氣氛,也許是有同樣經曆的緣故,同學們開始紛紛議論起來。一位穿著工作服的男青年站了起來。從容地講道:

“談到這裏,我想到了我的舅媽葉蒂斯。她和法蘭克舅舅住在土地貧瘠、水利不便、雜草叢生的農場裏,生活相當艱苦,幾乎花每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盡管他們的農場已被抵押出去了,可舅媽還是喜歡買些小東西,如門簾、窗簾等來裝飾他們破陋的小木屋,當然全是記賬!農夫氣質的舅舅對‘借債’兩字一向諱忌得很。當他得知舅媽賒賬的事情後,就暗中向店老板請求,不要再讓舅媽記賬。舅媽知道了內情,怒不可遏,又吵又鬧。此情形延續多年。我曾無數次聽她提到這段往事,她總要數落舅舅的不是,無論舅舅在不在場。”

“現在,我覺得,舅媽為了挽回自己的麵子而記恨舅舅的過失所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五十年的歲月,全都是在痛苦和憤怒的不平靜中度過的。”

卡耐基在教學中還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大多數學生對未能接受大學教育都頗感遺憾,他們似乎認為,未讀大學是他們事業前程的一大障礙。

為解決學生們的此種憂慮,卡耐基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

“我要告訴你們一個連小學都沒讀完的男人的奮鬥成功的故事。”

“他的家境赤貧,連父親去世後買棺材的錢都是鄰居親友湊齊的。父親亡故後,他母親在製傘工廠上班,每天工作十個小時,下班後,還帶些按件計酬的工作回家做,一直忙到晚上十一點。”

“在這種境遇中成長的他,少年時有一次參加附近教會舉辦的話劇演出,他覺得很有趣,從而決心要學好演講,這次偶然的經驗,成為他日後從政的契機,三十歲時終於當選為紐約州議員。但他坦白地告訴我,當時他尚欠缺履行議員職責的準備。”

在香港,靠打工是絕對不行的,為他人做嫁衣,沒有前途可言,要幹就得自己幹。

——莊克競“由於他的文化水平很低,所以,工作中碰到很多困難。當他閱讀必須付諸表決的冗長而複雜的議案資料時,他完全莫名其妙,有如麵對一種難辨的文字一般。再有,雖然他從未踏進森林一步,卻被選為森林法立法委員,而從未跟銀行打過交道的他又被選為銀行法立法委員會的一員。”

“這不得不使他感到懊悔煩悶,真想辭職不幹。但他終究未辭職,其原因乃是不願讓母親知道他無法勝任議員職務這件事。麵對此種困境,他沒有退卻,他認識到不必為自己菲薄的知識而難過,隻有發奮圖強才可以彌補一切。他下定決心,每天學習十六個小時,對一切問題都感興趣並加以鑽研。不懈的努力終究使他從地方性政界要人變成全國性的政治家。《紐約時報》曾盛讚他是紐約最受歡迎的公民。”

“這個不凡的人就是亞當·史密斯。”

“從這件事中,我們能學到什麼呢?當·史密斯從不為自己的無知而傷悲不止,而是努力自學,忘掉自己未上過小學的恥辱。自學十年後,史密斯已是紐約州政治事務的最高權威,獲得了無數的榮譽:連選為四屆紐約州長,六所大學——包括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都曾給這個小學都未畢業的男人贈與名譽學位。”

講到這裏,卡耐基告誡學生們:“每一個人都不必為自己沒受大學教育,或者有過某些過錯與損失而悲傷不止;相反,你們應該更加努力地去接受現實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事情已經發生了,無論你怎樣悔恨和歎息都是沒有用的。你唯一可做的是輕鬆愉快地接受它,更加努力地做好你該做的事。”

卡耐基為解除學生們的煩惱,所做的努力是成功的、有效的。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遇到煩惱,但不能因為煩惱的存在而喪失生活的信心。卡耐基為我們提供了克服煩惱情緒的種種辦法,並列舉了許多成功解除煩惱的例子,我們不妨試著做一做,一定會有收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