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一戰勝暫時的挫折(3 / 3)

經過多方研討,得出了以下的方法:

第一,強迫自己采取熱忱的行動,並持之以恒,你就會逐漸變得熱忱。

第二,深入挖掘你的題目,研究它,學習它,和它生活在一起,盡量搜集有關它的資料,這樣就會在不知不覺中使你變得熱忱。例如,卡耐基以前對崇拜林肯並不熱忱,直到寫了一本關於林肯的書以後才改變了這種態度,對他非常熱忱地崇拜。對於任何事情,隻有在深入了解之後,你才會產生出熱忱。

熱忱是什麼?熱忱就是將內心的感覺表現出來,挖掘人們對討論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的興趣,並打動人們的內心世界。

卡耐基先生也對熱忱作了嚴格的限定,他警告不可以把熱忱和大聲叫喊與呼喚混同在一起。他在備忘錄中寫到:“我說熱忱,是指一種熱情的精神本質,是深入人的內心。……我喜歡稱之為‘抑製的興奮’。如果你內心裏充滿要幫助別人的熱愛,你就會興奮。你的興奮從你的眼睛,你的靈魂以及你整個人的方方麵麵輻射過來,你的振奮精神也會鼓舞別人。”

在《公眾演說——商用課程》中除了討論熱忱與內在精神外,還分別探討了一係列其他的問題,例如演講方式、演講神態、開場白及結尾的方式。還有包括附於每章之後的練習課程如包括字的發音及換氣。此書以“如何放進措辭”一章作為結束,並在再版時附加了三篇著名演講稿,它們是羅素·康威爾《鑽石田畝》,詹姆斯·艾倫的《在人類思考時》以及哈柏德的《給加西亞的訊息》。

隻是擁有熱忱還不夠,還必須永遠擁有真誠。

真成何在?怎麼樣才能做到真誠?怎樣在大眾演講後獲得群眾的掌聲?為什麼許多人可以長期地培養熱忱以取得老板的信服,達到升遷或為提高薪水而努力?

卡耐基認為,真誠是不可偽裝的,是無法使人拒絕的,它同阿諛奉承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

1930年初,在不斷的教學實踐基礎上,卡耐基簡明扼要地提出了如何教導公眾演說的種種想法,他從身體力行到熱忱再進一步闡明真誠的理論。

在答記者問中,他提到了一個重要想法,那就是:

“事實上,公眾演說是無法傳授的。如果我對一個小男孩演講達到五十個小時,你認為我能教會他遊泳嗎?不行,他必須教他自己,我所能做的隻是領他下水,並試著給他信心。學習在公眾麵前演說,就如學習遊泳一樣,最佳的教師是練習,最大的障礙便是恐懼。”

上麵曾提及克服恐懼,在這當中,重要的是創造一個非常有趣味而且溫馨的環境。

創造這種環境的目的是使學生們在教室裏熱烈地、真誠地暢懷演講。要做到真誠這一步,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而卡耐基認為這些準備是必需的,因為從這些準備工作中可以培養你的真誠、熱忱,並使大家從這些工作中尋找你的真誠。

責任感常常會糾正人的狹隘性。當我們徘徊於迷途的時候,它會成為可靠的向導。

——[印]普列姆昌德演講中的真誠原則包括做好演說的準備,不要背誦或大聲地對著觀眾讀演講稿,使用引人注意的開場白,並確定在你的聽眾希望你結束演說前談完。最重要的是,除非你是天生的幽默家,否則的話盡量避免用玩笑調侃的方式,而應以直接的方式對你的觀眾演說。

馬熱維蘭是卡耐基課程的一個學員,他在參加訓練前是一家公司的職員,雖然馬熱維蘭是一個精力充沛熱情洋溢的人,但他的言行卻往往感動不了別人。參加卡耐基課程幾個月後,情形大為改觀。馬熱維蘭在課後與卡耐基進行了一次長談。馬熱維蘭問卡耐基先生,他在演講時愛講些小小的笑話,往往也能引起人們的笑聲,卻收不到很好的效果,你認為應該怎麼改進呢?卡耐基意味深長地說:“問題正在這裏,你體現了你的熱忱,這一點可以使你立於不敗之地,但一些並不幽默而且會使你演講遜色的玩笑往往會適得其反,因此,摒棄那些玩笑吧,勇敢表現你的真誠,那麼你就會走向成功的。”

卡耐基認為人們在擁有了熱忱和真誠之後,隻要勇敢地、不畏恐懼地站出來行動,那麼,就會走向成功!

卡耐基還通過與學員們的對話,展開了他對演講中一些重要問題的看法。

“談一些你感興趣的事,若你能以熱忱談話,就一定會使你的聽眾感到興趣。”

有學員問:“我該怎麼進行演講前的準備工作呢?”

卡耐基先生回答說:“如果你打算說七秒鍾,就應該花一個小時做準備工作。在時間方麵,我認為人們專心準備所花的時間必然會有實際效果。我自始至終地相信。一位演說者在開始談論題目前應先了解主題,主題是很關鍵的。事先準備既可來自人生經驗也可用圖書館的資料進行研究。演說者對每一個主題必須要擁有實際的知識,千萬不能不懂裝懂,自己欺騙自己,偽裝隻能使你走向失敗。”

有學員繼續問:“如何安排演講內容的框架呢?”

卡耐基建議:“首先專注於你想表達的事物,循序漸進使主題清晰、明了、有趣、生動、活潑。然後創造一個吸引注意力的開場白以及使人印象深刻的結尾。”

學員繼續問:“在演講中,應該如何使用手勢及哪些手勢呢?”

卡耐基先生微笑著說:“在演講中不要太擔心手勢問題,聽眾在一般的情況下不會太在意你的手勢。”

“雖然如此,在演說的同時,使用生動的手勢能幫助你放鬆自己,並增加自然的熱忱度和真誠感。”

有的學員問:“卡耐基先生,在演講中是否應該將手置於口袋中?”

卡耐基先生說:“對於這個問題,如果是泰迪·羅斯福或者威廉·珍尼斯·布瑞安的話,是完全可以的。但如果你在演講中雙手放在旁邊感到不自在的話,那麼最適合的位置就是將雙手放在口袋裏,這是完全可以被聽眾接受的。”

學員們又問:“是否可背誦演講稿?”

卡耐基激動地說:“不行,永遠不可以!”繼而又解釋說:“不過如果有一些簡短的摘要是能接受的,我便常在較長的演說中為自己準備一張小小的提示卡。”

如果你做某事,那就把它做好。如果你不會或不願做它,那最好不要去做。

——[俄]列夫·托爾斯泰學員們提出了最後一個問題:“演講最佳時間是多久?”

卡耐基建議道:“如果聽眾希望你停止時便可以停止演說了,那就是最佳的時間段。亞伯拉罕·林肯的亞茲堡演說就不足五分鍾。如果你的能力超越你原先所想象的,思路開闊,文如泉湧,否則就不該超過十分鍾。”

與學員的這次討論在愉快、成功的氣氛中結束了。卡耐基似乎已為學員們打開一條邁向演講成功的光明大道,而他也似乎看到了他的學員們奔馳在這大道上,隻不過他是走在最前頭,是一個傑出的領路人,但他又毫不吝嗇地指出通向成功的道路。

卡耐基數年來在演講中的的影響,使得人們對卡耐基的信服力越來越強。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卡耐基課程的培訓。由於自己影響力的擴大,這位曾是農夫、銷售員、演員以及教師的人,成了一名公共演說家,一個能增進人們信心的人。由於他創造了一個充滿支持力的溫馨環境,在那裏,無論你是商人、職員、作家或者是單身漢、寂寞的人,都能找到一個發揮自己熱忱與真誠的地方。

從此以後,越來越多的學生們聚集在他的教室裏,聽他講課,學習他的方法,同時又以掌聲鼓勵他,購買他的書籍。

這位指導者——戴爾·卡耐基在美國社會變得越來越優秀,越來越出名了。

當時,卡耐基還隻是在美國國內大受歡迎,他的工作成果尚未影響到全世界,但就在這時,從古巴寄來一張購買他的書籍的訂單。

那個古巴人叫羅吉,他在信中向卡耐基詢問了許多問題。卡耐基開始非常驚異,很快就熱情洋溢地回了一封信給他。

原來這位羅吉和他夫人在公共場合上都很是害羞的人,極害怕在公共場合上演講,而羅吉又是一個律師,職業迫使他要學會公共演講的本事,他隻好向卡耐基求救了。

這件事給卡耐基以深刻的啟迪。看來,他的這套方法,不僅適用於美國人,而且也適用於所有渴望演講成功的外國人。我們想,卡耐基課程後來在全世界廣受人們的歡迎,這位古巴人的來信可能是卡耐基決意要把他的成功經驗推向世界的最初動因。

在演講中怎麼分辨真誠呢,怎樣才能使自己真誠呢?

卡耐基告訴學生們分辨真誠和表現真誠的方法。

卡耐基在一場教學課上對學生說:“分辨真誠如同判定讚美和阿諛奉承一樣的簡單,一是由心而發,二是出自唇齒;其一是不自私,其二個則包含自私。”

而表現真誠更為簡單,卡耐基認為:表現真誠就如同表現微笑一般簡單,如果你做了,你很快就能相信自己,而後,由衷的真誠感覺將隨行動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