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是否有購買欲,如果對方不需要這種商品,即便有錢有權,你如何鼓動也無濟於事。
不過,“需要”彈性很大,除非風馬牛不相及,如向家庭主婦推銷器械之類。一般講,需要是可以創造的。普通推銷員是去適應需要,而更高級推銷員是創造需要。
以上所述,便是“M、A、N法則”。其中錢(購買力)是關鍵。至於需要,再沒經驗的推銷員也不會弄錯對象,再“欲壑難填”,有好的商品誰都想買,所以,可以說不必考慮對方有沒有購買欲。
購買決定權也是相當有彈性的。除非商品太差,不值一買,否則即使對方沒有權,也會引導你去找有權的人商談。
隻有錢是實實在在的,沒錢就是沒權。你向存款千元、又無處借貸的人推銷汽車,成功是不可能的,怎麼能成功!你也許會想,要是能一眼看穿對方有多少錢就好了,問題就在一眼難看穿。人是愛麵子的,總有人打腫臉充胖子,明明沒錢,卻要裝出一副有錢的樣子;買不起,卻裝出想買的樣子;明明將來也沒錢,卻說過幾個月再說。那麼,到底怎樣才能看穿對方的購買力呢?的確是個微妙問題。隻有靠不斷積累經驗,來培養自己的“超人”的能力。
推銷員要切記“M、A、N法則”,如果無視它,你將常常白費勞動力和時間,而時間和勞動力就是金錢。
前麵我們已經簡單提到“AIDMA法則”,現在我們專門來進一層逐項探討它的奧妙。
所謂AIDMA法則是推銷活動的法則之一。它表明了顧客的潛意識消費欲望如何被引導出來,以致決定購買的心理過程。
A:Attention(引起注意)——花哨名片、提包上繡著廣告詞等是被經常采用的引起注意的方法。例如前麵所述的推銷人壽保險成功的推銷員,在名片上印著“76600”的數字,表示著平均每人一生的吃飯頓數,從而引起對方對自己注意的怪術。
I:Interest(引起興趣)——一般使用的方法是精製的彩色目錄、有關商品的新聞簡報加以剪貼。有些推銷員還自己製作編排許多美觀大方的圖形。加上自己拍攝的廣告照片,一方麵增加親切感,另一方麵也增強說服力,可謂一舉兩得。
D:Desire(喚起欲望)——推銷茶葉的,總是要隨時準備著茶具,給顧客沏上一杯香氣撲鼻的濃茶,顧客一品嚐茶香,就會體會茶葉的美味,從而掏腰包購買。推銷汽車的要舉行試車會;推銷房產的,要領顧客參觀房子。餐館的入口處也總陳列著色香味俱全的精製樣品,這些都是用來招引顧客的。總之,“百聞不如一見”,如果讓顧客親身感受到商品的魅力,就能喚起他的欲望。
M:Memory(留下記憶)——顧客在產生欲望後,如果是廉價商品,很可能會衝動購買,但如果是貴重商品,顧客就會用理智仔細去考慮。所以要努力增由H顧客對你和商品的印象。比如登門訪問前寄一張明信片,或拜訪時帶一些禮物等,都是增加對方印象的好辦法。
一位成功推銷員談他的經驗時說:“每次我在宣傳自己公司的產品時,總是拿著別的公司同類產品的目錄,一加以詳細說明比較。因為如果隻說自己的產品有多好多好,顧客對你不相信。反而想多了解其他公司的產品,而如果你先提出其他公司的產品,顧客反而會認定你自己的產品。”
A:Action(購買行動)——從引起注意到付諸購買的整個銷售過程,推銷員必須始終信心十足。如果推銷員對自己的商品缺乏自信,顧客就會對推銷員及產品產生一種懷疑的態度。從而選購其他廠牌的商品。尤其是在最後簽約成交階段,自信萬不可稍有動搖,否則會使顧客泄氣,從而推銷又回到“零”點。
當然過猶不及,過分自信也會引起顧客的強烈反感,以為你在說大話、吹牛皮,從而不完全相信你的話。
總之,AIDMA法則是推銷活動中必須遵守的法則,不容推銷員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