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消費者的八大步驟,我們可以實際例子做說明:
假設在逛街的時候,如果看到一家店門前圍了許多人,勢必會引起我們的注意力,走進一看,原來是家茶藝館,於是產生了興趣,想進去瞧瞧到底會有什麼特殊之處,一看架子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茶葉,腦海中自然產生了聯想,可能有凍頂烏龍、文山包種、鐵觀音……,又想到每次到朋友家中,他們都泡茶請客,而朋友到家中作客卻隻能喝白開水,應該也買一些茶葉回去,心中自然產生購買欲望,剛好茶藝館中有著各式各樣的茶葉,再想想哪一種比較適合自己需要?價格、飲用的味道……於是開始產生比較心理,比較之後覺得烏龍茶最合適目前的購買動機,因而產生信心,決定買下。日後邀請朋友到家中,將所買的茶泡好請他們喝,心裏終於獲得了極大的滿足。
樹立啟發需求的信念
由這一串消費過程中,我們得知有時候需求是因為啟發而顯現的,直銷事業也是運用啟發式的方法來引導消費者,但是如何啟發呢?目前很多報章雜誌都報道過直銷的傳奇——月入百萬的故事。許多讀者看到了這些訊息,開始產生興趣、聯想,自忖這些錢我能賺嗎?適不適合自己?這些報道的內容是真的嗎?因此產生加入直銷業的欲望,但是很多人會在欲望中夭折。因為他可能盤算自己一個月才賺兩萬多元,但是別人一個月卻賺了兩百多萬,之間差距太大了,自己不可能賺得到,於是欲望就此終止。所以直銷人必須先了解朋友的潛在需求,給予啟發,並解答、滿足他們心中的疑問,朋友的信心建立了,自然就會加入直銷行業。
新朋友在決定是否加入直銷業之前,本身也會麵臨到六個心理過程:選擇——徘徊——觀望——掙紮——決定——結果。
這六個過程稱之為因果得失,一般人了解直銷業的好處後,會選擇它到底適不適合自己?然後分析,反正白天工作收入也過得去,晚上是休息的時間不要太累了,但是另一個聲音會告訴自己,有額外的兼職也不錯,心裏於是開始徘徊,一個月好幾萬的兼職,到底是真的嗎?進而產生觀望的態度,希望朋友先去做,等成功了,賺了錢再告訴自己。但是如果知道朋友在這一行做得不錯,我應該也可以做,就會產生掙紮,還沒賺錢就得先花錢,萬一血本無歸怎麼辦?在掙紮的過程中,一般人會決定要或不要加入,決定不要時就失去了一個成功的機會,決定要時就須準備接受直銷人員的訓練,開始創造自己的事業,於是產生結果。
一般人遇到掙紮期時,最需要的就是保證,這時直銷人必須告訴朋友,隻要有心做,保證他一定可以回本,而且還能賺更多的錢,並舉自己的情形做例子,目前早已回本,月收入已達幾萬元……等。朋友聽到保證後會比較安心,當然會決定加入直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