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力量(2 / 3)

飛到枝頭吃葡萄。在現實中,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含著金鑰匙出世的,沒有父輩幫我們鋪好一條金光大道,要想取得成功,必須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一步步地往上爬,才能成功。如果不認識到這點,隻顧著怨天尤人,就算你才華橫溢,學富五車,成功也不會是你的。  3、正確對待壓力。蝸牛背著那沉重的殼往上爬,那殼就代表著我們在奮鬥曆程中所遇到的壓力。俗話說,適度的壓力也是動力。沒有壓力,也就沒有動力,就像彈簧一樣,沒有壓就彈不高。當然,壓力不能太大,太大就會把人壓垮,使人精神崩潰。所以,在我們前進的路上總難免碰到大大小小的壓力的,我們應該以正確的心態對待它,把它變為動力,而不是煩棄。  4、走自己的路,讓他人隨便笑去。蝸牛在爬的過程中,遭到黃鸝的嘲笑,但是,依然不放棄,繼續自己的行程。我們在追逐理想的過程中,可能會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和認同,甚至會受到阻礙,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理他,自己堅定走自己的路,因為,我們的人生應該由自己決定,而不是受他人的左右。  5、正確認識自己的實力,運籌帷幄中。這個世界,誰能以最快的速度認識自己,誰就能贏得成功。蝸牛知道自己的動作笨拙,要想吃到葡萄,不能像黃鸝那樣輕易地飛到枝頭,所以早早計劃,早早行動。如果蝸牛不認識到自己的實力,而是等到葡萄熟的時候再爬上去,就隻能吃爛葡萄了。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天資一般,要想取得非凡的成就,也必須早早計劃和行動才行,成功是屬於有準備的人的,那種不懂未雨綢繆,不會運籌帷幄,隻會走一步算一步的人永遠都隻能跟著他人後麵吃爛葡萄,甚至什麼都吃不到。*  記住十個忠告(轉)  1、努力  工作要努力,隨隨便便過日子過四五年也是過,稍微努力的過四五年也是過,努力的過四五年也是過,何不努力好好的幹。如果努力的過好畢業後的四五年,這對我們以後的人生非常有幫助。  2、虛心學習  多與比自己大的人(長輩)/成功人士交流學習,要虛心聽取/認真分析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以免自己以後走彎路。  3、自由  出來外麵做事情,關鍵是自由,愉快,能學到知識。每走一步都要分析,不要因某一小點利益限製了自己的自由。記住,30歲之前,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存款和職位,這些對以後來說太微不足道了。  4、目標  參加一次21天訓練營,提高一下自己實現目標的素質和方法。人生一定要有目標,不僅僅是事業(賺錢)的目標,其他方麵也要有目標,如愛情方麵的目標,健康方麵的目標,家庭方麵的目標。各個目標都要重視。隻賺了錢,不算成功的人生,也遲早會應了“短木桶效應”。  5、計劃。  給自己定一個五年計劃,十年規劃。每季度做什麼事情,每個月做什麼事情,甚至每天做什麼事情。不要每天渾渾噩噩。說什麼計劃敢不上變化的,幾年後你就會發現,幾年來一直沒有目標,什麼也沒有做成。  6、惜時。  如果以上你都做了,我估計你的時間過得很快。不要因碌碌無為而悔恨!我常聽某某人說:“這一輩子,就象昨天今天一樣。”毛澤東說:“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7、了解社會  多了解社會,多實踐。多分析某些社會現象的因果厲害關係。認真分析身邊發生的某些事情。正視社會的陰暗麵,分析社會上某些不良風氣,不要清高自傲,也不要隨波逐流。某些時候辦事情,是需要這方麵幫助的。  8、不要害怕貧窮  也許你家裏沒有幾十萬上百萬。大膽的去做事情,不要怕貧窮。即使我們事情做失敗了,我們大不了回到起點——還是窮人。  9、吃苦耐勞  不要怕吃苦。在創業階段,我們要的是名氣,是經驗,有時候在保本的情況下可以以低價策略來和別人競爭。我們出賣的是點腦力活,力氣活,年輕人,睡一覺起來什麼都恢複了。  10、合作  不要隨便與人合作,與人合作要考慮好利與弊。如果有想法盡快去幹,一個人努力的幹,賣命的幹。幹到差不多了,有資本了,可以與人短期性的合作。與人合作目標一定要明確!  (轉)洛克菲勒給兒子的信:現在就去做  人生就是一場偉大的戰役  格言:機會是靠機會得來的。  壞習慣能擺布我們,左右成敗。它很容易養成,但卻很難伺候。  成功地將一個好主意付諸實踐,比在家空想出一千個好主意要有價值得多。  (toconqueryouhaveneedtodo,todoagain,evertodo!andyoursafetyisinsured。)  december24,1897  親愛的約翰:  聰明人說的話總能讓我記得很牢。有位聰明人說得好,“教育涵蓋了許多方麵,但是他本身不教你任何一麵。”這位聰明人向我們展示了一條真理:如果你不采取行動,世界上最實用、最美麗、最可行的哲學也無法行得通。  我一直相信,機會是靠機會得來的。再好的構想都有缺陷,即使是很普通的計劃,但如果確實執行並且繼續發展,都會比半途而廢的好計劃要好得多,因為前者會貫徹始終,後者卻前功盡棄。所以我說,成功沒有秘訣,要在人生中取得正麵結果,有過人的聰明智慧、特別的才藝當然好,沒有也無可厚非,隻要肯積極行動,你就會越來越接近成功。  遺憾的是,很多人並沒有記取這個最大的教訓,結果將自己淪為了平庸之輩。看看那些庸庸碌碌的普通人,你就會發現,他們都有在被動的活著,他們說的遠比做的多,甚至隻說不做。但他們幾乎個個都是找借口的行家,他們會找各種借口來拖延,直到最後他們證明這件事不應該、沒有能力去做或已經來不及了為止。  與這類人相比,我似乎聰明、狡猾了許多。蓋茨先生吹捧我是個主動做事、自動自發的行動者。我很樂意這樣的吹捧,因為我沒有辜負它。積極行動是我身上的另一個標識,我從不喜歡紙上談兵或流於空談。因為我知道,沒有行動就沒有結果,世界上沒有哪一件東西不是由一個個想法付諸實施所得來的。人隻要活著,就必須考慮行動。  很多人都承認,沒有智慧的基礎的知識是沒用的,但更令人沮喪的是即使空有知識和智慧,如果沒有行動,一切仍屬空談。行動與充分準備其實可視為物體的兩麵。人生必須適可而止。做太多的準備卻遲遲不去行動,最後隻會徒然浪費時間。換句話說,事事必須有節製,我們不能落入不斷演練、計劃的圈套,而必須承認現實:不論計劃有多周詳,我們仍然不可能準確預測最後的解決方案。  我當然不否認計劃非常重要,計劃是獲得有利結果的第一步,但計劃並非行動,也無法代替行動。就如同打高爾夫球一樣,如果沒有打過第一洞,便無法到達第二洞。行動解決一切。沒有行動,什麼都不會發生。我們無論如何也買不到萬無一失的保險,但我們可以做到的是下定決心去實行我們的計劃。  缺乏行動的人,都有一個壞習慣:喜歡維持現狀,拒絕改變。我認為這是一種深具欺騙和自我毀滅效果的壞習慣,因為一切都在變化之中,正如人會生死一樣,沒有不變的事物。但因內心的恐懼——對未知的恐懼,很多人抗拒改變,哪怕現狀多麼不令他滿意,他都不敢向前跨出一步。看看那些本該事業有成,卻一事無成的人,你就知道不同情他們是件很難的事。  是的,每個人在決定一件大事時,心裏都會或多或少有些擔心、恐懼,都會麵對到底要不要做的困擾。但“行動派”會用決心燃起心靈的火花,想出各種辦法來完成他們地心願,更有勇氣克服種種困難。  很多缺乏行動的人大都很天真,喜歡坐等事情自然發生。他們天真地以為,別人會關心他們的事。事實上,除了自己以外,別人對他們不大感興趣,人們隻對自己的事情感興趣。例如一樁生意,我們獲利比重越高,就要越主動采取行動,因為成敗與別人的關係不大,他們不會在乎的。這時候,我們最好把它推一把,如果我們怠惰、退縮,坐等別人采取主動來推動事情的話,結果必定會令人失望。  一個人隻有自己依靠自己,他才不會讓自己失望,並能增加自己控製命運的機會。聰明人隻會去促使事情發生。  人生中最令人感到挫折的,莫過於想做的事太多,結果不但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做,反而想到每件事的步驟繁多,而被做不到的情緒所震懾,以致一事無成。我們必須承認,時間有限,任何人都無法做完所有的事情。聰明人知道,並非所有的行動都會產生好的結果,隻有明智的行動才能帶來有意義的結果,所以聰明人隻會汲取做了以後獲得正麵效果的工作,做與完成最大目標有關的工作,而且專心致誌,所以聰明人總能做出最有價值的貢獻,並撈到很多好處。  要吃掉大象需要一口一口的吃,做事也是一樣,想完成所有的事情,隻會讓機會溜掉。我的座右銘是:洛克菲勒對緊急事件采取不公平待遇。  很多人都是自己使自己變成一個被動者的,他們想等到所有的條件都十全十美,也就是時機對了以後才行動。人生隨時都是機會,但是幾乎沒有十全十美的。那些被動的人平庸一輩子,恰恰是因為他們一定要等到每一件事情都百分之百的有利,萬無一失以後才去做。這是傻瓜的做法。我們必須向生命妥協相信手上的正是目前需要的機會,才會將自己擋在陷入行動前永遠癡癡等待的泥沼之外。  我們追求完美,但是人類的事情沒有一件絕對完美,隻有接近完美。等到所有條件都完美以後才去做,隻能永遠等下去,並將機會拱手讓給他人。那些要等到所有事情都已經準備妥當才出發的人,將永遠也離不開家。要想變成“我現在就去做”的那種人,就是停止一切白日夢,時時想到現在,從現在就開始做。諸如“明天”、“下禮拜”、“將來”之類的句子,跟“永遠不可能做到”意義相同。  每個人都有失去自信,懷疑自己能力的時候,尤其是在逆境中的時候。但真正懂得行動藝術的人,卻可以用堅強的毅力克服它,會告訴自己每個人都有失敗的時候,有失敗得很慘的時候,會告訴自己不論事前做了多少準備、思考多久,真正著手做的時候,都有難免會犯錯誤。然而,被動的人,並不把失敗視為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卻總在告誡自己:或許我真的不行了,以致失去了積極參與未來的行動。  很多人都相信心想事成,但我卻將其視為慌言。好主意一毛錢能買一打,最初的想法隻是一連串行動的起步,接下來需要第二階段的準備、計劃和第三階段的行動。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少有想法有主意的人,但懂得成功地將一個好主意付諸實現比在家空想出一千個好主意要有價值得多的人卻很少。  人們用來判斷你的能力的真正基礎,不是你腦子裏裝了多少東西,而是你的行動。人們都信任腳踏實地的人,他們都會想:這個人敢說敢做,一定知道怎麼做最好。我還沒聽過有人因為沒有打擾別人、沒有采取行動或要等別人下令才做事而受到讚揚的。那些在工商界、政府、軍隊中的領袖,都是很能幹又肯幹的人、百分之百主動的人。那些站在場外袖手旁觀的人永遠當不成領導人物。  不論是自動自發者還是被動的人,都是習慣使然。習慣有如繩索,我們每天紡織一根繩索,最後它粗大得無法折斷。習慣的繩索不是帶領我們到高峰就是引領我們到低穀,這主得看好習慣或壞習慣了。壞習慣能擺布我們、左右成敗,它很容易養成,但卻很難伺候。好習慣很難養成,但很容易維持下去。  要有現在就做的習慣,最重要的是要有積極主動的精神,戒除精神散漫的習慣,要決心做個主動的人,要勇於做事,不要等到萬事俱備以後才去做,永遠沒有絕對完美的事。培養行動的習慣,不需要特殊的聰明智慧或專門的技巧,隻需要努力耕耘,讓好習慣在生活中開花結果即可。  兒子,人生就是一場偉大的戰役,為了勝利,你需要行動,再行動,永遠行動!這樣,你的安全就能得到保障。  祝聖誕節快樂!我想沒有比在此時送給你這封信,更好的聖誕禮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