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曆曆苦辛宜自珍(2 / 2)

羅敏便一揮手,讓那仆從退回原位。

用過飯,男修女修分別一個院子,五人進了自己分到的屋子,各自歇息。

趙瑤泡好一壺“鴻蒙”,端坐桌前,取了紙筆,認真記錄下一路見到的植物,以及幾次和零星劫匪的交手情況,沒有再看《小星演術》,天色尚早,卻收拾一番,飲盡一壺仙茶,和衣而眠。

這七天晚上都半夜起來值夜,她實在有些累了。羅敏也是如此。

一覺起來,已是月上中天。趙瑤披衣起身,推窗望月,清瘦的影子長長而默默地拖在身後。

今日正是十四,一輪明月尚未圓滿,光華卻已然動人非常。庭院牆邊有叢翠竹,在如水的月光中,晃動的黑影猶如悠然浮動的水草。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後麵的,趙瑤念不出口。

忽然,從不遠的地方傳來陣陣簫聲,乃是一首《陽關三疊》,又名《渭城曲》,根據王維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譜寫而成。原曲於現世後期失傳,後人複寫,這仙靈大陸卻流傳著原曲。

三千世界,界界相連,仙靈大陸所在的世界常有別界的仙人聖者到訪,各界的許多詩文典籍也由此緩慢傳播交通。雲子衿雖然是“女主”,根據鈴兒某次抄寫課文時抱怨所說,她需要的時候,背出一首古詩,必然可以標榜為“原創”,但是在劇情影響不到的地方,自有道理在其中。

這些隻不過是趙瑤匆匆一念,不值多提。且說這首曲子,原是古琴曲,現改為簫曲,少了點平和朗健,多了點纏綿幽思,與這月夜更為契合。倒是有些“反其意而上”的意思了。

趙瑤側耳細聽了一會兒,取出一枚塤,輕輕試了幾個音,與那簫聲和了起來,吹了一會兒,不覺有了些淚意。一曲奏完,趙瑤抬袖擦過淚,簫聲又起,仍是《陽關三疊》,好似在發出無言的邀請。

她眼角淚痕未幹,心裏卻略感欣然,認真和了起來。誰料越用心,越動情,越是體會曲中真意,越是淚如雨下,最後情難自已,一曲畢,竟然忍不住伏在窗沿小聲哭了起來!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霜夜與霜晨。

遄行,遄行,長途越渡關津,惆悵役此身。

曆苦辛,曆苦辛,曆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她到這世界已經十三年了啊!甚至都沒跟親友好好告別一聲。這首遲到的《陽關三疊》,竟是一個萍水相逢的陌路人所贈!

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可與人言者無二三。一個人可以獨自咬著牙走過很長的路,有時卻脆弱得聽不完一首歌就淚流滿麵。如果不是親身經曆過,誰會懂?

哭了好長一會兒,趙瑤撐起身子,才發現,簫聲已經停了。想來,吹簫人已經走了。

也罷,相逢一曲已是有緣。

趙瑤輕輕撫摩手裏的古塤,送到唇邊,重新吹起《陽關三疊》。熟料,剛起一個音,便有簫聲來和。她略吃了一驚,倒也不去多想。

手隨心動,氣隨意至,思緒卻是放空了,仿佛什麼都想了,又仿佛什麼也沒想,意識的“流”中,她任意沉浮,抓住一片思緒,卻是《陽關三疊》的一節樂譜。

所謂物我兩忘,便是如此耶?

一曲收音,趙瑤頓覺心境豁然開朗,心下還對那吹蕭人好奇得緊。

躊躇片刻,她將古塤往懷裏一揣,理好儀容,穿齊外袍,單手撐在窗沿,翻身出房。側臉去看羅敏房間,也是窗戶大開。

羅敏正坐在月光中閉目打坐,臉頰有淚痕,眉目間卻是一片釋然。

趙瑤微微一笑,負手出了院門,順著還在繼續的簫聲到了湖邊。

(5/5!喜歡此文?記得收藏/評論/投推薦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