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管事領著一幹人,將運到的糧食等一應補給物詳細登記入庫,趙瑤五人便要在旁守著,待拿全了書契,才得空去吃午飯。
五人各拿了自己的身份玉符出來,與溫帆手裏的書契一並出示給管事確認。玉符隻是一個普通的信物,相當於介紹信,遠不若身份玉牌打眼,於是趙瑤便坦然取了玉符示於人前,然後悠哉收回。
這管事正當中年,該是手腳靈便、頭腦活泛的時候,手下人也多是青壯年,可是指揮人點起糧來既慢又亂。溫帆費了些心思指點,倒是也不見著惱。
整個十丈城連同周圍城郊人口約三十三萬人,除十丈城自給自足的部分外,還有約兩萬五千人的缺口。按人均每天一斤計算,這兩萬五千人每五天的糧食缺口就是十二萬五千斤。
單這十二萬五千斤、整整八架木牛流馬的糧食就用了快一個半時辰才點好,這還是分了八組來清點的結果,幸好溫帆神識過硬,又有羅敏幾人從旁協助才照看過來。
另還有一車是些雜貨補給,糾糾纏纏、零零碎碎又清點了一炷香的功夫。
直忙到申時三刻,好容易才跟一眾凡人交接清楚,饒是溫帆等人養氣功夫也算上佳,仍不免稍稍鬆了口氣。
管事的忙賠著笑臉問:“仙姑仙長們可是現在用些熱湯飯?”
五人中午連幹糧也沒顧得上吃一口,現下差事一了,頓覺身倦神乏,也顧不得什麼時辰了。
溫帆麵有倦色,仍是微微對那管事一頷首全了禮數,答了聲,“有勞了。”又微微抬手,示意季琳和夏憲道,“美石、子慎,你二人且去後廚斟酌著食材吩咐兩聲。”
他們一路行來,也不盡是餐風宿露,也有在城內過夜的時候。他們到的時候都是傍晚,菜不多,自然沒法隨意點菜,那時候是羅敏帶兩人去城主府後廚吩咐的。有時天色太晚實在沒法講究,將就著用些剩菜剩飯也是有過的。
些許小事,二人自然不在話下,於是齊齊答道,“是,溫師兄。”便由仆從帶路,輕車熟路結伴去後廚點菜了。
羅敏對管事說:“不用作陪,退下吧。”
那管事俯身一禮,“是。仙姑仙長們稍待,有事吩咐便是。小的失陪。”縮身告退。
等飯菜上桌的間隙,三人分散而坐,各自調息打坐,這才感覺紊亂的心境漸漸地重新平和下來——莫看這一路有驚無險,這些瑣碎小事若是能處理好,照樣能磨練心境。
所幸這遲來的“午飯”算得上豐盛,熱湯熱飯,有菜有肉,比他們一路上吃的好多了,自然也不是剩菜剩飯隨便湊合成的。五人稍感欣喜,掌著粗瓷碗,舉著青竹箸,斯文進食。
趙瑤夾了一塊燉肉,剛一入口,便極輕微地挑了挑眉,道:“這燉肉用的高湯裏有不下二十種靈材。”
“噢?”溫帆正舀了一碗熱湯,聞言喝了一口,品了一會兒,點頭,“師叔所言不錯。”
羅敏也抿了一口,不由得點了點頭,暗道:小師叔真是細心。
這樣的高湯必不是專門為五人熬製的,以這十丈城的財力,這麼一份靈材也堪稱奢侈,非年非節也不至於這般鋪張。若是府中有人生辰,那好歹該請五人吃個壽桃饅頭。以上都不是,想來是有貴客到訪。
羅敏便問一旁侍立的仆從:“府上可是有貴客?”
領頭的那個仆從帶著些惶恐,上前半步,跪伏在地上,結結巴巴地答:“回、回仙姑的話,瓊、瓊淩派、宋長老的公、公子,來、咱們府上結親來了。”
這話一出,大半仆從的臉上都露出些與有榮焉的神情。一個容貌清秀的婢女臉上卻閃過憤憤之色。
“嗯。”趙瑤點點頭,將在場仆從的表情看在眼裏,又溫聲問,“是貴府哪位小姐?”
“是、是六小姐。”
那名婢女聽見“六小姐”,輕微皺了下眉。
趙瑤又點了點頭,不再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