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個學者,學富五車,精通各種知識,所以自認為無人可以和自己相比,很是驕傲。他聽說有個禪師才學淵博非常厲害,很多人在他麵前都稱讚那個禪師,學者很不服氣,打算找禪師一比高下。
學者來到禪師所在的寺院,要求麵見禪師,並對禪師說:“我是來求教的。”
禪師打量了學者片刻,將他請進自己的禪堂,然後親自為學者倒茶。學者眼看著茶杯已經滿了,但禪師還在不停地倒水,水溢出來流得到處都是。
“禪師,茶杯已經滿了。”
“是啊,是滿了。”禪師放下茶壺說,“就是因為它滿了,所以才什麼都倒不進去。你的心就是這樣,它已經被驕傲、自滿占滿了,你向我求教怎麼能聽得進去呢?”
事情傳出,頓時成為一段佳話。
太喜歡表露的人是很難結識到良師益友的,低調、謙遜是一種風度,一種情操。如果你不想讓有真知灼見的朋友對你避而遠之,最好收斂一些,把你僅有的一點見識藏好。
19世紀的法國名畫家貝羅尼到瑞士去度假,但他並不是單純的四處遊玩,而是每天仍然背著畫架到瑞士各地去寫生。
有一天,貝羅尼正在日內瓦湖邊用心畫畫,來了三位英國女遊客,站在他身邊看他畫畫,還在一旁指手畫腳地批評,一個說這兒不好,一個說那兒不對,貝羅尼沒有反駁,都一一修改過來,末了還跟她們說了聲“謝謝”。
第二天,貝羅尼有事到另一個地方去,在車站又遇到昨天那三位婦女,她們此時正交頭接耳不知在討論些什麼。那三位英國女遊客看到他,便朝他走過來,向他打聽:“先生,我們聽說大畫家貝羅尼正在這兒度假,所以特地來拜訪他。請問你知不知道他現在在什麼地方?”
貝羅尼朝她們微微彎腰致意,回答說:“不好意思,我就是貝羅尼。”
三位英國婦女大吃一驚,又想起昨天不禮貌的行為,都不好意思地跑掉了。
真正有見地的人是不顯山、不露水的,過分抬高或表現自己都會使你變得一文不值,自負狂妄隻會使社交變得一無所獲,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