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連綿不絕山嶺,一直延伸到目光的盡頭。那個時候,山清水秀,雞鳴而起,看那嫋嫋炊煙搖晃出一輪橘紅色的太陽,心中亦是欣喜的。寧靜祥和的小村,似是從未覺醒的孩童,沉在他的夢鄉裏,一直安睡著。提了一桶昨夜換洗的衣裳,到不遠處的小溪細細地清洗。溪水是從深山中流下來的,清澈見底,養育了一方水土。兒時騎著破舊的雙輪單車,一路哐當,自山的這麵到另一麵,上學,放學,似一條不可逾越的軌道。那些雨水交加,嚴寒逼人,或者陽光明媚,夕陽西下,以及那條混著黃土走了多年的蜿蜒小路,跟著路走的小溪,迎著山的輪廓,一起構成了我童年的記憶。門前大片稻田,亦使心胸無比闊然。兒時的玩伴亦不知是在何時,忘記了彼此的容顏,甚至忘卻了彼此在心中的份量。
年少時,繼承了大山的隱忍與沉默,在擁擠的隊伍中倒顯得沉靜起來。卻由於脫離了大山的依靠,多了幾分脆弱和無助。然而社會並不是如書中所述,世態炎涼,須得自行把握。仿佛一下子擠進了人潮洶湧的大街,一步一步嚐試著踏入,融合。那時亦可算是一種無憂無慮的日子,不去探索未來有多驚險,不去想明日朝陽是否升起,隻是按著原定的道路,循規蹈矩。但是內心裏依舊藏著些許秘密,比如渴望去的地方,比如想要的某些小飾品,比如那個男生長長的睫毛。但是這些,都被學業的繁重壓下,枯燥的生活並沒有因此而變得多彩起來。但當離別的鈴聲響起的那一刻,所有的遊客都宣布解散的時候,毫無用處的淚水已然落下。斑駁的時光,硬生生的將我們的經過,刻在了某個不知名的樹上,層層疊疊的新葉掩蓋了它的光澤,枯萎,然後被風雨啃噬。
彼年光陰,是往昔不曾領略的風景。身處異鄉的孤獨,讓我時時懷念舊昔。落入更大的漩渦,繁重的課業,以及內心對未來的恐慌,都在一瞬間湧入心口。疼痛,但執著地堅持著。人情世故,許多無法揣測的路途,望不到盡頭的未來,急急闖入心中,讓人猝不及防。小時盼望長大,真正踏入了成年人的圈子時,才笑自己的無知。我們總是以為得不到的是最好,卻往往忽略了身邊最美的風景。想象一下,寬大的教室因為有好幾十號人的存在而變得擁擠起來,潮濕的空氣彌漫四周,在厚厚的書堆中埋伏著幾十個戴著眼鏡的年輕人,他們帶著對未來的希冀,帶著對青春的死寂的失望,拋棄了自由,拋棄了色彩斑斕的生活,在書的世界裏尋找一條直線,直帶他們到生命的最終。誰的笑靨如花裝飾了課室的空曠,誰的俊秀筆跡寫下了華美詩句,又是誰不成熟的嗓音,歌唱了古老的故事?
就現在而言,我依舊是不滿足的。滿溢的心總尋找一個騰飛或者怒吼的機會,而這個機會常常隱現卻從不靠近。被現實驅趕,被壓力所縛,無聲地書寫著年華的荒誕卻總是無法精確地表達。變得銳利,敏感,偏激,自負。時而感到迷茫,時而忘記自己身在何方,時而拷問自己為什麼活在這個世界上,時而對生活感到深深的厭倦。自己雖然不是當年那個見了生人就躲起來的小姑娘,但依舊是一個缺乏成熟的孩童。因為這些困擾,無疑是作繭自縛。
看,我們總以為自己走過了人生的起起伏伏,記錄下來卻隻是一紙荒唐言。看,當我們在幻想的時候,現實是輕飄飄的,而當我們身臨其境時,歎息事實的沉重。可是已經遲了,在感概那段水深火熱歲月時,我們早已離他們遠去。就像一些人,曾經是我們的知己,是我們的朝夕相伴,而今,誰又記得溫暖的雙手曾緊緊相握,在巨大的災難,或者快樂之中,是因了彼此的相伴而更有意義。
日子仍在繼續。手中還有通向未來的通行證,放棄還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所以,往昔啊,再見了。縱是有萬般不舍,亦敵不過一句“再見”的無奈。我鼓起勇氣,真真切切地告訴你,我是多麼懷念,懷念那些散去的人,懷念那些荒蕪的歲月。感激那些在我生命中走過的人,亦希望你們原諒我的離去,人在麵臨許多選擇的時候,往往是無可奈何的。
而今我的的確確是花光了勇氣去麵臨這樣一個選擇,是黑還是白?亦或兩者皆棄?顯然,我選擇了前進。人總有麵臨一些無望的選擇。
所以,如花般的青春,請允許我將你埋葬。若幹年後,雖不知能否清晰得記得你的輪廓,但是我必定記得,你的世界,我來過。足矣。
再見,往昔。我愛你。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