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誰,來這裏幹什麼??”愣神之下,李大嘴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
倪瑞沿著街道走出馬關鎮,尋覓了半天,中間又問了幾家散居農戶,功夫不負有心人,總算是找到了設在劉府門外的民團招兵站。
來不及感歎兵站的簡陋,餓到不行的倪瑞連忙走了進去……
結果剛一進門,裏麵穿著掉色舊式服裝的中年漢子,竟熱情的打算站起歡迎來,但是仔細一看,他那滿臉便秘似的表情,又不像是在歡迎自己,至於他後麵愣聲愣氣問自己來這裏幹什麼?的話,更是讓人不知所謂。
這呆貨!不認識的人,來這招兵站,不當兵,還能幹什麼?
雖然心裏感到一陣莫名其妙,但嘴上倪瑞卻不敢有絲毫馬虎,要不然這人生地不熟的萬一招人記恨,等進了民團隨便給個小鞋穿穿,那還不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這位大哥您好,我剛在鎮上聽說民團招兵的事兒,所以想過來試試……”倪瑞站在桌子前,目視李大嘴,挺直了腰,簡明扼要說明自己來意。
“哦……是來當兵來的啊!容我瞅瞅……”劉大嘴這時已然回過了神,麵上雖有些尷尬,但並不慌亂,細縫小眼滴溜亂轉,有條不紊的打量起了眼前的倪瑞。
年齡不大,一頭亂長發亂糟糟的披散在肩頭,臉龐消瘦骨感如刀削斧砍似棱角分明,身材不算魁梧,但很高大,渾身最醒目的就是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很犀利,令人印象深刻。總體來說是個好兵苗子。
“嗯!還不錯,算你小子合格了。我呢!是民團劉老爺……不…是劉大人,親自任命的招兵管事,諢名李大嘴,按照新軍的叫法,你可以叫我李長官。對了,你叫啥名啊?”
四下打量了倪瑞一番,確認他沒有先天不足身體殘疾後,無聊幾天終於等來一個應征者的李大嘴,對倪瑞這個丁質量感到十分滿意,隻是人一高興起來,話語間不免又犯了他的老毛病,大話一通。
而此時在倪瑞的眼中,大言不慚自稱為長官的李大嘴,是個三十來歲的大麻子,一臉麻子配合著他說話時的臉部活動,讓人感到十分好笑。
“我叫倪瑞……”
李大嘴當即坐回椅子上,一手執起毛筆沾點墨水,在紙上寫了一句,又接問道:“那裏人?”
倪瑞‘如實’回道:“出生在蜀都,祖籍是滇省河口的!”
“家裏是幹什麼的?”
“世代行商!”
“哦!那家境不錯嘛!為什麼會淪落到此,來當民團兵?”李大嘴不免有些意外。雖然他表麵看起來有些自大,但心裏卻十分清楚,一名普通民團兵的社會地位其實並不高。
“哎……這就說來話長了。”倪瑞故作哀傷的發出一聲歎息。
“我家是行商世家,父母經營有方,家境還算優越。誰知去歲,蜀省先是護路運動,後又大革命,各路神仙稱王稱霸,城頭變換大王旗。今天你收人頭稅,明天我設路卡,好好的生意很快就做不下去了。
沒辦法,父母便典當了僅剩的一點家產,打算一家人返回河口老家求活,誰知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路上竟又遇上了謀財害命的土匪,家人都遇了害,隻有我僥幸活了下來。
本來我是想繼續回鄉尋親,但輾轉流落至此後一想,沒了父母家人為證,家鄉親戚根本沒人認識我,回去了也很可能無人肯認,正巧聽到民團招兵的消息,便決定參加民團,一是希望將來有機會手刃仇人,給父母報仇!二也討口飯吃。”
隨機應變的半真半假說了一通後,倪瑞抬起手揉了下眼睛,拚命從眼眶中擠出了一兩滴‘熱淚’——以此來應證,一句古語‘正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
“這樣啊!……既然是城裏的,以前家境也還可以,那麼應該上過學堂吧?”估計是見慣了流離失所甚至家破人亡的人,倪瑞那精湛的演技,並沒能從李大嘴這裏騙到預想中的同情,至多也就是讓他多了一絲大家都是苦命人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