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之後,"請君入甕"便成了成語,特指誘使對手自掘陷阱、自蹈覆轍、自投羅網,而達到辦事的目的。
戰國時代的孫臏不僅是著名軍事家,也是一位大謀略家,他指點田忌使他賽馬勝了齊威王之後,齊威王便總想找個機會報複他一下,教訓教訓他。
有一次他們來到一座山腳下,齊威王突然心血來潮,就給孫臏出了一道難題,對他說:"你能讓我自願走上山頂嗎?"
孫臏笑了笑,編了個謊言說:"陛下,我實在沒有能力讓您自願走上山頂,不過,如果您在山頂上的話,我倒是能讓您自願走下來。"
齊威王不知道這是個謊言,心想無論怎樣也不能主動走下山來,看孫臏能有什麼高招。
於是,齊威王走上了山頂,而這時,孫臏說:"陛下,我已經讓您自願走上山頂了。"齊威王這才知道中了孫臏的計。
使用"誘敵人甕法"這一說服技巧,必須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1)圈套要設好
在揣摩對手心理狀態的基礎上,主動以進攻者的姿態發問,或假設其事,或虛言誇張,巧布疑陣,設好"口袋",誘使對方上鉤,為後麵做好準備。
(2)引誘要巧妙
可以采用障眼法,巧布疑陣,不露痕跡,以免被對方識破而功虧一簣。當對方不輕易上鉤時,便輔之以激將等法,盡快誘使對方進入你預先設好的圈套。這是誘敵人甕的關鍵所在。
(3)反擊要有力
一旦對方進入圈套,就應不失時機地紮緊袋口,迅速出擊,甕中捉鱉,不給對方以回旋的餘地。
反擊時要配以類比、歸謬、兩難推理等方法,與前麵設下的圈套遙相呼應,由此及彼,抓住要害,給予有力的反擊。
這三個要素緊密聯係,互不孤立,你如果能巧妙地用好這一計策,便可以在寥寥數語中漂亮地辦完事。
11.反客為主,求人理由要充分
求人要講理由,理由不充分,一切都白搭。理由是人想的,完全可以做做手腳,隻要能打動對方就行!
作為求人者一般居於弱勢地位,當對方不肯輕易順從你的意見,甚至顯示出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時,求人者可以使用謊言之術,"往自己臉上貼黃金",把本來非常自私的目的,說成是為了對方的利益著想,隻有將理由提高到這樣的高度,對方方沒有理由拒絕,甚至不敢拒絕。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伍道夫善於做美國國防部的"思想工作",從而使因戰爭而陷入困境的可口可樂起死回生。
戰爭與飲料,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善於經營的伍道夫卻從一位正在菲律賓服役的同學那裏得到啟發。他的那位同學告訴他,在南洋那麼熱的地方,如果能喝到可口可樂,那真是舒服極了。伍道夫一聽,心想,如果前方都能喝到可口可樂,那不是可口可樂很好的出路嗎?而且當地老百姓知道了可口可樂,不是間接做了廣告嗎?興奮的伍道夫立即找到美國國防部,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不料五角大樓的官員根本就不把這種想法當回事,甚至懷疑伍道夫是"癡人說夢"。
伍道夫並沒有因此退卻,他轉化角度,將重點放在讓國防部知道可口可樂對前方將士的重要性上。於是,他組織了三人小組,寫出了一份關於可口可樂對前方將士的重要性及密切關係的宣傳資料,經他修改後,成了一份圖文並茂的精美小冊子:《最艱苦戰鬥任務之完成與休息的重要性》。小冊子的內容特別強調:戰士在戰場上,在可能的情況下,必須有生活的調劑。如果一個完成任務的戰士,在精疲力竭、口幹舌燥之際,能喝上一瓶可口可樂,該多麼愜意。
知難而上的伍道夫,為把可口可樂推銷到前方,還特別召開了一次擴大的記者招待會,特邀了國會議員、戰士家屬和國防部官員。會上,他避開可口可樂的利潤追求,而不斷強調:可口可樂是軍需品,可口可樂是為了對海外浴血奮戰的兄弟表達誠摯的關懷,為贏得最後的勝利貢獻一份力量。
他的話贏得了戰士家屬的支持。一位老婦人緊緊地抱著伍道夫說:"你的構想太偉大了,你的愛心能夠受到上帝的支持。"在輿論的支持下,在戰士家屬和國會議員的促請下,國防部的官員終於同意了他的想法。
不僅如此,五角大樓幹脆好人做到底,宣布不僅把可口可樂列為前方將士的必需品,而且還支持伍道夫在前方設廠生產可口可樂,以便供應戰士的需要。但是,戰時受炮火影響很大,設廠投資冒險性太大,所以這種龐大的投資,也就自然由國防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