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社會交往之陌生人篇(2)(3 / 3)

一天,偉大詩人海涅在公園散步,幾個年輕的反猶太種族的極端分子,看到海涅走過來,發出了一陣尖厲的怪叫。海涅鎮靜自若,繼續邁著四方步向前走著。一個卷發的反猶太極端分子粗野地追上去,走近海涅身邊,拉開了嗓門嘶啞地吼著:“詩人,你知道在塔希提島上最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什麼?在那島上,既沒有猶太豬,又沒有黑皮驢!”海涅遭到惡意中傷,怒而不失常態,冷靜地答道:“塔希提島上的情況不是不可改變的,要是我倆一起到島上去,那情況不是完全變了,年輕的先生對嗎?”年輕人無言對答,悻悻而去。

海涅是猶太人,當他遭到極端分子的有意汙辱,仍表現出詩人敏捷的思維,有素的涵養,用犀利的話語,把對方置於其中,讓年輕人自食其果。這種後發製人的辦法,既不魯莽失體,又回敬了對方。如果你遇上這種“玩笑”,不妨可照著海涅的揚正祛邪的方法試試。

俄國學者羅蒙諾索夫是一位不修邊幅、生活簡樸的人。有一天,羅蒙諾索夫穿著一套破舊的西服出席會議。會議休會時,一位紳士打扮的不學無術的“學者”,向羅蒙諾索夫打了個招呼,挖苦地說:“先生,我從你衣袖肘部的破洞裏,看到了你的博學多才。”羅蒙諾索夫麵對他的挑釁,含笑著說:“先生,我從你筆挺的西服上看到了愚蠢。”“學者”自討沒趣,漲紅了臉灰溜溜地走了。

不學無術的“學者”想以對方衣服的破洞,借題發揮,貶低羅蒙諾索夫的人格。這正反映了這位“學者”,用挺括的外衣裹著他那顆無恥卑劣的心。羅蒙諾索夫以學者敏捷的才思,選擇了與“博學”相對應的“愚蠢”詞語,有力地嘲弄了紳士。這一場文雅斯文的對話,揭示了兩個不同心靈、不同追求的人的本質。

我們應該承認,生活中,人際交往中不可能盡善盡美的,來者不善者大有人在。我們麵對不善的“玩笑”,不要發脾氣,更不要一觸即跳,來個臉紅脖子粗、喋喋不休的爭吵。氣急敗壞,謾罵反擊,決不是上策。被人惡語相加時,怎麼辦?

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會經常發生矛盾和衝突。但是在矛盾衝突時,對方蠻不講理,嘴一張就當眾口出不遜、惡語相加。在這種情況下,針鋒相對吧,有失自己身份;忍氣吞聲吧,又於心不甘。處在這兩難境地,我們該怎麼辦呢?

一、明理

當對方惡語相加時,你一定會因為當眾受辱而激怒。但同時,你應該馬上意識到,“怒火中燒”會極大地影響人的身心健康,發怒能使人致病,盛怒能致人死亡。再說,當怒從心頭起的時候,就可能使自己失去理智,從而幹出傻事、蠢事或意想不到的事來,那就悔之晚矣。

二、自控

當對手惡語相加而你怒不可遏時,你還應該想到那些可敬的人,學習他們的“大勇”、“大度”。宋朝大文學家蘇軾不是讚美漢代名臣張良“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嗎?應該說,張良麵對“無故加之”的難堪處境,不是不怒,而是以良好的修養、堅強的意誌和極大的勇氣,克製了自己的怒氣。你也應該極力運用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意誌力量,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至少也要降低憤怒情緒的程度。

三、遷移

當你覺得怒氣直往上撞時,你還可以轉移自己的注意中心,避免直接衝突。比如你可以想想清人閻教銘的《不氣歌》:“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倘若生氣中他計,氣下病來無人替。請來大夫將病醫,他說氣病治非易。氣之為害大可懼,唯恐因氣將命廢。我今品嚐個中味,不氣不氣真不氣。”

四、橫眉冷對

當對方無理謾罵,而你確信真理在手時,你可報以藐視的目光、平和的笑顏,靜觀對方的“盡情表演”,而不予理會。這種沉默無言的蔑視、坦然麵對的神態,往往威力無窮。豈不聞,“此時無聲勝有聲”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