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主動去和新鄰居中的每一個成員打招呼講究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向鄰居打招呼這是有禮貌、有修養的表現。與新鄰居的首次交談很重要,雙方都會在首次交談中形成印象,心理學上稱為“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會給日後的交往創造成功的條件;惡劣的第一印象,也會給日後的交往帶來不好的影響。主動去和新鄰居中的每一個成員打招呼,打招呼時要微笑,要自然,讓新鄰居感覺到你的誠意和友善。對不同年齡和身份的人,打招呼的方式各有所別,顯示出自己的知書達理,溫文爾雅,給鄰居一個較好的印象。
二、要主動關心鄰居家的每一個成員鄰居的家庭的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是我們今後要交往的對象,友好的相處對大家都是件好事。對於鄰居家的老人和孩子我們要尤其關注,具體要注意以下兩點:
1.當鄰居家隻剩下老人或孩子時,可以去鄰居家串串門,陪老人說說話,替老人解悶;或給小孩子講講故事。適當的時候也可以邀請他們去自己家中玩玩。這樣,與新鄰居的進一步交往就開始了。有的時候,鄰家的老人愛嘮叨,小孩愛吵鬧怎麼辦呢?對此應該設身處地,體諒隨和,言談婉轉,區別對待。老人愛訴說,你可耐心聽聽,既能建立感情,又能更多地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對有病的老人,可提供一些治療信息或土方。閑暇時,可與老人拉拉家常。這樣,你在老人心中就會祝為可親近的人。你要看書,鄰家小孩來吵鬧,不可厭惡訓斥,應以機智的話語引導。
2.要在交往中了解老人或孩子的喜好,如果你的喜好與他們有所不同,也應妥善地處理。例如老人喜歡古典戲劇,孩子喜歡打遊戲機,而你並不喜歡,但最好表示出自己也有些興趣,由於不精通,因而也就無法達到“很喜歡”的程度,讓他們有機會向你介紹自己的興趣所在,你也可以向他們講講自己的愛好特長。這樣,就形成了氣氛融洽的交流。
三、用實際行動讓新鄰居感受到你的熱情和助人為樂例如,老住戶雖然還不知道新鄰居的姓名,仍應主動打招呼,問寒問暖:“你是剛搬來的吧?”“搬個家不容易呀,累壞了吧?”等等。主動打招呼,會使人感到熱情開朗,感情的紐帶便開始建立了。順便時,可以幫鄰居拿牛奶、送信、提東西等等,見到鄰居家衣物飄落,或自行車停放不妥,應主動告之,總之要力所能及地幫助鄰居。這樣,新鄰居就會從心底裏接受你。
搞好鄰裏關係不僅有利於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有益於身心健康,而且有利於促進社會的安全與穩定。讓大家都來為社會的發展盡一份力,願大家都和睦相處,友好往來。怎樣對待家中來客?
接待客人時,有些同學會在不知不覺中做出一些對別人不禮貌的舉止。因此,在這裏必須提醒同學們注意待客中常見的失禮舉止。
一、迎客
家中應保持整潔,待客用的茶杯、茶盤、煙灰缸等要擦拭幹淨。條件好的,還可以準備些水果、糖、咖啡等。客人來了,不論是熟人還是第一次來的生客,都要熱情相迎。如果是約定時間,應提前出門迎候。客人進門後,主人應立即停止手中所做的事情,上前迎接。見麵之初,主人應與客人握手,並致問候。接下來,應給家裏其他人介紹一下,並互相問候,請客人落座。夏天氣候炎熱,可遞給客人一塊涼毛巾,先擦擦臉或者送把扇子,除汗消暑。有條件的,應及時打開電風扇或空調。在冬季則應請客人到暖和屋裏,倒杯熱茶。如果客人遠道而來,要問問是否用過餐。
二、陪客
為客人敬茶,茶具要清潔,茶水要適量。茶葉太多則苦,茶葉太少則淡;水倒得太多容易溢出,水太少又難看。每次倒茶要倒八分滿,以便客人飲用。端茶一般用雙手,一手執杯,一手托底,不能用手指抓住杯口往客人麵前送,這既不禮貌,又不衛生。續茶時,應把茶杯拿離茶桌,以免倒在桌上弄髒客人衣服。若有事情急辦,可向客人說明,並請家人陪客,以免使客人被動尷尬。若又有新客人來訪,應將客人互相介紹,一同接待。家裏有客人時,家庭成員之間應該避免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