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社會交往之師長篇(9)(2 / 2)

二、疏導與宣泄

平時你要有意識地與他多接觸、多溝通、多交流,創設條件,讓他能盡情地傾訴形成不良性格的原因。遇到矛盾和衝突,就及時讓他訴說自己的委屈,並給予開導和安慰。

三、鼓勵與學習

要鼓勵他多學習,尤其要多讀有關修養方麵的書籍。要使他認識到,為人心胸狹窄的危害,更要使他懂得,人的性格有差異,但這種差異並非不可逾越,重要的是在於人生曆程中的鍛煉和培養。要欣賞他的專長,誇獎他的優勢,讓他能看到自己的長處,增強克服性格缺陷的勇氣,鼓勵他不斷探索“重塑自我”的途徑和方法。

四、參加集體活動

鍛煉氣量的好方法是“不要脫離集體”。這是專家的金玉良言。對於你的朋友來說,積極主動地參加班級和學校的集體活動,通過活動,有意識地培養和造就良好性格,這才是最好的途徑和辦法。因此,你要鼓勵他,多多參加集體活動,通過活動,幫助你的朋友成為一個興趣廣泛、性格開朗、喜愛交往的現代青少年。不懂得到朋友家“串門”的規矩,怎麼辦?

年輕人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誰不喜歡多交幾個朋友呢?朋友之間的互相往來,對於交流思想、溝通信息、增進感情、推動學習,都是大有裨益的。

可是,有的學生朋友卻因為這件好事在發愁。他們也喜歡到朋友家去“串門”,可是去了幾次以後,就感到主人的熱情在“降溫”,有人甚至感到自己簡直像個“不受歡迎的人”。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訪友是一門學問,到朋友家“串門”也要講規矩。這種規矩不是可有可無的繁文縟節,而是一個人文化素養、道德水準的外在表現。每一個當代學生,都應該懂得這些基本常識。

那麼,訪友做客後該注意些什麼問題呢?我想,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麵:

一、要選擇適當的時間

有的學生朋友認為,我和朋友關係不錯,啥時候去跟他聊聊還不是一樣?這種看法是欠考慮的。和朋友交談是件好事,但它畢竟不能隨心所欲,隻應該在你和朋友都有閑暇的時候進行。你也許會有這樣體驗:老師交給你的材料還未寫好,你剛在桌上鋪開了稿紙,卻來了個朋友找你聊天,結果他談了些什麼你根本就沒聽進去。由此可見,訪友做客一定要選擇適當的時間,特別是要替人家考慮,盡量不要占用朋友的學習時間,做客不要過於頻繁,時間也不要太長,以免給朋友帶來麻煩,影響學習和休息。

二、要注意自己的舉止

文明禮貌是每一個人都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即使到自己的朋友家去“串門”,也不應例外。就拿敲門來說吧,有的小夥子上門做客,用拳頭使勁捶門,甚至用腳去踹門,這樣的“通知”方法隻能使主人感到不快。還有的人在朋友家裏高蹺著二郎腿,旁若無人,甚至亂丟果皮、煙蒂,隨地吐痰,這樣的行為更會引起人家的反感。所以,我們應該使自己的舉止文雅大方,妥帖得體。到別人家裏去做客,對人家的家庭成員,特別是長輩老人,要熱情問候;對主人給予的招待,要及時道謝;要尊重別人家裏的衛生習慣,不要給人家帶來麻煩;如果你帶著弟弟去“串門”,就得告訴弟弟不要亂跑亂叫,不要翻動和拿走人家的東西,更不能隨地大小便。這樣做,才會使對方感覺到你對他的尊重。

三、要選擇合適的談話內容

朋友之間的往來,是建立在感情融洽的基礎上的,朋友之間的交談,也是一種平等的思想交流。所以,和人家談話時,首先要耐心聽取人家的意見,讓人家把話講完。如果自己有不同看法,也應該盡量用委婉的方式、和緩的口氣講出來,切不可當麵就激烈地駁斥對方的看法,使主人在家裏感到難堪。還須注意的是,除非特別必要,一般不要提及主人不願談起的事情。如果你要請朋友幫你的忙,如事情簡單,你就不妨直言,無須轉彎抹角;如事情複雜、棘手,你可以先談些相關的事情來探詢主人的態度,這樣,就不會使朋友感到過於為難。

“串門”的規矩還真不少呢!上麵談到的隻是常遇到的一部分問題。隻要我們注意了這些,就會使自己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