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三節 老鄉(1 / 2)

宴會廳不算很大,中等麵積,能夠擺下一張大圓桌,能坐十幾個人那種。

李振涵帶著謝浩然與賀明明走了進去,依次為他介紹。在座的人除了有兩位滇南商務廳駐燕京辦公室的負責人,其餘的都是在燕京頗有聲望的滇南籍人士。有些是商人,有些在技術部門工作,還有的與李振涵一樣,是文藝界的人。

桌子中間擺著花籃,先上的幾個冷盤沿著圓形餐桌外圍擺放。起來,在座這些人的名字謝浩然大多聽過一些,他們真正是名聲在外。其中有幾位上了年紀,謝浩然在初中時代就經常從報紙上看過關於他們的報道。隻是從未想過自己居然有一能夠與這些人坐在一起,侃侃而談。

他不禁有些感慨:時間的確是改變一切的源頭。

很多人對謝浩然的年齡感到驚訝。李振涵拉著他站起來做了個簡單的自我介紹。聽到“青靈集團董事長”這個稱謂的時候,眾人臉上紛紛露出震驚的神情,發出驚歎。

“了不得啊!這麼年輕,居然創下這麼大的一份事業。”

“現在的年輕人比我們那個時候強多了。他們眼界開闊,思維靈活,我們這些老家夥是比不上嘍。”

“還記得那篇《少年中國》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古人誠不欺我啊!”

“來,來,來,今大家能夠在這裏歡聚,是一種緣分,也是對諸位能力的認可。我敬大家一杯。按照咱們滇南的老規矩,敬酒的先幹,喝酒的隨意。哈哈哈哈!”

“喂,老梁,這是你自己敬酒的規矩吧!要是到咱們滇南少數民族聚集地區喝酒,規矩可就變了。沒聽他們敬酒歌裏唱得嗎,“管你愛喝不愛喝,喝也要喝,不喝也得喝”,這才是酒桌上的規矩……”

(雲南祝酒歌,真實,非杜撰)

談笑風生,氣氛活躍。

謝浩然笑著拿出手機,與剛剛認識的這些人互留電話。正低聲交流,忽然包間的房門開了,走進來一個身穿白色休閑裝,三十多歲,皮膚白淨的中年人,後麵還跟著一個身材矮胖,剃著寸頭,長相帶有幾分凶意,卻不是那麼明顯的中年男人。

“嗬嗬,我來晚了,抱歉,抱歉啊!”為首的男人與商務廳駐京辦的負責人很熟,他走過去主動打著招呼,後者連忙從椅子上站起來,殷勤地招呼著他在空位上坐下,然後轉過身,提高音量:“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咱們滇南省府領導白老的兒子白平江,也是這次聚會的發起人。”

謝浩然對“白平江”這個名字沒什麼感覺,但他看到李振涵的臉色瞬間變了。

不僅是他,除了賀明明,在座的其他人紛紛獻出凝重的表情,還有幾個人立刻怔住,隨即轉化成滿臉的諂媚與驚喜。

“原來是白領導的兒子,幸會!幸會!”一個相貌頗為嚴肅的男人立刻站起來,也不顧自己外表年齡看起來明顯比白平江大很多,快步走過去,彎腰幅度差不多變成了直角,臉上的笑容甜得發膩,低聲話,隻是最後一句聲音大了些,很多人都聽到了。

“白總,這是我的電話,我的名字有些拗口,您就管我叫王吧!”

包間裏原本融洽的氣氛一下子變了。以白平江為核心,形成一個眾人簇擁的圈子。走過去自我介紹的人一個接著一個,甚至有人覺得這樣話不足以顯示出親近,幹脆抬著椅子走過來,直接坐在白平江旁邊。

謝浩然用筷子夾起一塊鹵牛肉送進嘴裏慢慢嚼著,皺起眉頭朝著紛紛亂亂的方向望去,問坐在旁邊的李振涵:“李哥,他們的“白領導”,是不是滇南的省高官?”

李振涵點點頭,壓低聲音:“白平江可不是普通人,他生意做得很大。他父親主政地方那麼多年,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看著正在上菜的服務員,謝浩然苦笑著搖搖頭:“要是早知道這樣,我就不來了。”

李振涵也深有同感:“是啊……這是常態了,領導出場,包括領導的七大姑八大姨親戚出場,所有人都得湊過去混個臉熟。你妹的……商務廳老王打電話約我的時候,明明了今不會有領導出席,我才答應著過來,順便幫他約你。”

謝浩然微微一怔,右手舉著筷子懸停在半空,疑惑地問:“約我?”

李振涵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對:“商務廳駐京辦雖可以聯係到青靈集團,卻沒有你的電話。也不知道他們從哪裏打聽到我認識你,老王在電話裏一再央求,是我一定得把你約出來。人齊了,氣氛才好。順便也讓我們這些在燕京闖蕩的滇南相互認識,以後互相有個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