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塑模試模
模具製造廠在模具加工完成後要進行試模。試模中首先檢驗模具是否能按設計在機床上進行安裝並完成開模、合模、推出、側抽芯等過程,要檢驗所生產產品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外觀、製品缺陷的和物理力學性能,要使其全麵達到製品質量要求,為此常常要在試模後進行反複修模。試模時要特別注意模具運動部件動作的有效性和準確性,特別是順序分型機構,多級脫模機構,側抽芯機構。通過試模要對模具設計的合理性和模具加工質量好壞作出最終的判斷。
製品加工廠在模具投產前也要進行試模,其目的是對成型工藝進行探索和確定,生產工藝條件如溫度、壓力、時間、注射速率及其分段、預塑轉速等可在一定範圍內變化調整,試模過程也就是用嚐試分析的辦法對工藝條件進行優化,試模人員必須有豐富的經驗和寬廣的知識,在試模時應詳細記錄,找出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的辦法。
1.注塑機結構形式的選擇和注塑工藝參數的校核
注塑機有臥式、立式、角式之分,臥式是最主要的機型,有的中小型模具為了安放嵌件和取製品的方便將模具按立式或角式注塑機設計,這在試模時就應選擇立式機或角式機。就塑料塑化方式而言有螺杆式和柱塞式之分,後者僅在小型機上還有采用,當注塑聚甲醛或聚氯乙烯一類的熱敏性塑料時絕對不允許采用柱塞式注塑機試模,否則試模時物料會嚴重分解甚至爆炸而發生傷人事故。
對於容易產生流涎的低黏度塑料如尼龍、聚酯等,試模時應采用有防涎(吸回)程序的注塑機,老的方法是采用有閉鎖功能的防涎式噴嘴。
對模溫控製嚴格或有特殊要求的模具,當采用室溫自來水或循環水冷卻達不到要求時,必須配置模溫機,當模溫要求在100℃附近或以上時需采用能產生高壓過熱水或油循環的模溫機,或在模具上安裝電熱棒,電熱圈等加熱元件。
裝模前要校核注塑機的注塑參數與模具是否一致,主要參數有注塑容量、鎖模力、裝模空間(拉杆間距、模板尺寸、螺釘孔位置等)、最大模厚、最小模厚、開模行程、頂出距離,此外還要校核機器的定位孔直徑,噴嘴球頭半徑、噴嘴孔徑與模具是否匹配,具體方法見本書第四章第二節。
2.模具的安裝
(1)模具預檢在試模前操作者應當查看模具的裝配圖,了解模具的技術要求,了解模具的基本結構、動作原理及注意事項。
在吊裝前需預先檢測模具的外形尺寸(寬度、高度和模具厚度),看模具是否能順利地從臥式注塑機的上方吊入或需從側麵移入,檢查模具的冷卻和加熱裝置,注意管道接口(或電熱接頭)的連接方式和方位。
(2)模具安裝特大型模具由於自重很大,不宜采用吊裝的方法,大型注射機配置有專門的裝模機,裝模機平行地安裝在臥式注塑機的旁邊,通過傳遞軌道將模具送入注塑機的動定模板之間。一般的中小型模具多采用起吊裝置,將模具從注塑機上方吊入動定模板之間,對於輕的小型模具可以直接用人工從旁邊將模具移入模板之間。當模具從機器側麵水平移入拉杆之間時,要在下麵的兩根拉杆上墊木板,先將模具吊放在木板上,再緩緩滑入,以免模具碰傷拉杆,在操作時要兩人或多人配合,防止模具傾斜滑落。有一種情況是當模具的寬度大於拉杆之間水平距離,模具無法直接吊入模板之間,但是模具的模厚H1小於拉杆之間水平距離,而模具高度H2又小於拉杆間垂直距離時,可以先將模具的寬方向平行於拉杆軸線從上方吊入動定模板之間,然後將模具旋轉90°到要求方位。
模具一般是采用整體吊裝,吊入後調整模具的高低前後方位,當模具的定位圈進入定模板的定徑孔後慢速點動注塑機,閉合動定模板,用壓板或螺栓固緊動定模,慢速開合動定模,檢查模具安裝情況。模具整體吊裝時最好有鎖緊板將動定模鎖在一起,以防吊裝時由於模具傾斜使動定模突然分開滑落,造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