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老對此不已為然,“這有啥的,要不說,奇聞都是人創造出來的嗎!如果沒有人,哪來那麼多奇聞故事!能在咱家裏,應該感到驕傲自豪才是啊,咋埋怨起來了。”
白母也覺得好笑,“的確是個奇聞,八九歲的孩子,懂得談戀愛,山盟海誓,這還得了!平時,我想都不敢想,奇聞竟出在咱家。這兩個孩子……叫我說啥好呢。大哥,你問過之後,及早回信,免得牽腸掛肚的。”
許老想法與他們不同,他認為,這不算啥奇聞,這是正常生理現象,“大妹子,說實在的,八九歲的孩子也不算小了,要不說了嗎:自古英雄出少年。你放心,我一定快去快回,給你答複。”
大家說到這裏,吃了飯,白郎用一輛車把許老送回去了。
次日天明,許老早被家人用車送到學堂,給孩子們上課。課罷,布置作業來到白老夫人住處,白老夫人剛從荷花、彩蓮那邊過來,屁股還沒沾熱,許老來了。
“大妹子,早啊!”
“大哥早啊!”
“剛從學堂來,你們很忙吧。”許老笑嗬嗬的。
“沒啥忙的,是不是為昨晚的事而來?”
許老嗬嗬笑著,“到底是大妹子,一猜就猜了個準。我是過來和你說說的。周光祖老夫妻倆在家拉家常,說起趙勝、從善兩個孩子如何漂亮、肯學、聰明、有激情。兩個小孫女和周老夫妻倆一起住的,說話沒避著,讓她們聽聽是好事,全當拿人家的孩子教育子女,未嚐不可。誰知,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後來聽說,兩個孫女愛上了亮亮、龍眼了。老夫妻倆認為是笑話,誰知過了一段時間,才知是真的。你看看,天底下哪有這麼小的孩子談情說愛的。二位老人吵孫女。你們還小,不懂事,等你們長大了再說吧。哪知,失得其反,兩個丫頭說:‘誰說俺倆小了,都八九歲的人了。別看俺歲數小,俺心眼可不小,俺是嫁定了,誰說也不行。’
“二位老人看孩子認真勁,笑了,‘你們兩個同意,人家同意嗎?人家的老人同意嗎?要知你們這樣不知禮數,誰還要你。’
“兩個小丫頭一昂,‘俺咋了,又沒做見不得人的事,不就是談談戀愛嗎,有啥大不了的。反正俺說好了,也發誓了,誰都不許變心的。’
“周老夫妻倆沒再說啥。事後,和兒子說了,周培元拿她們沒辦法,認為這是天意。”
白老夫人聽許老這番話,也感可笑,“大哥,我看這事就這麼擺著吧,孩子都是你的學生,平時多加管教,開導開導,隻要不出其他問題就行。”
許老滿口答應,“大妹子,你放心吧,對於這事,我能不過問嗎?你們都是深明大義之人。周老爺那邊也是這麼說的,孩子的好壞,直接影響兩家的聲譽。如果出了差錯,弄出沸沸揚揚,我這輩子算是白活了。咱為的啥,不就是為孩子嗎!希望長大成人,做出一番事業,造福於黎民百姓。”
“是呀,咱都一大把年紀了,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走下坡路?”
白老夫人還想說啥,趙勝、從善走來。
“你們也是為孩子的事來的嗎?”白母問。
“不是。”
“有其他的事了?”
“是的,一大早接到兩個工頭話,房屋擴建全部竣工,讓咱過去看看,是否還有修整的地方。若沒有,向咱交差了。”
“應該過去。正好,你老爹爹在,啥時去,由他決定。”
許老埋怨自己,“哎喲,你看看,來時想說明此事的。一拉親事,忘掉了。既然那邊捎信,我看定在明天吧。”
“回去告訴兩個工頭,明天一起過去。”白母吩咐。
趙勝、從善回去安排。二人出門,從善道:“大哥,這事拜托你了,我到門診部看看。”
“好吧,事忙,我自個去,你到那邊看看。”
二人走後,許老和白母聊了會話,回學堂看幾個孩子去了。
許老一邊走,一邊思索著,如何擺平這件事呢?哦,不如這樣!
許老走後,幾個孩子沒有一個胡來的,認認真真地做師傅布置的功課。龍眼做得最快,反複檢查了幾遍,坐在位子上安心等師傅來檢查。
人未進,外麵傳來咳嗽聲,幾個孩子瞪大著眼瞅著師傅這次不同往常,麵帶笑容,溫柔可舉,不像往日那麼嚴肅。許老往講台上一站,“你們功課做完了嗎?”
“全部……做……完了,請……師傅……檢查吧。”
“今天作業暫不檢查,等說完話,再仔細檢查。”
師傅今天怎麼了,往日那麼嚴厲,臉色不象今天這麼溫柔,每次一來,啥事不幹,首先檢查作業,做不好,挨板子。今天為啥不檢查了呢,相互猜測,誰也摸不透師傅的心,個個靜靜地坐在那兒。師傅一反常態,使孩子誠惶誠恐,心神不安,心裏像十五隻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許老看了看,“上次給你們講的,都還記得嗎?”
“師傅……我們……都……記得。”
“你們都記得了些啥?”
“講今後怎樣做人,如何處事的道理。“
許老笑笑,“都沒忘記,不錯。可是啊,仍做得不夠好。不是今後咋做,而是現在該咋做,隻有現在做好了,才能做好今後的事。十歲去做,二十歲去做,還是三十歲、四十歲?要是這樣,這輩子不是白白地過去了嗎,還能做些啥呢?
“人從小要有遠大的抱負和誌向,知道做啥,不僅自己去做,還要幫助他人去做。做有價值的,沒有價值的不去做。即便去做,也要把握分寸,要有尺度,雙方都要克製自己,共同製定目標,去完成賦予自己偉大的使命,這樣才能無愧於父母,無愧於自己,無愧於人類。人生天地間,就要造福於天地,不能因兒女情長而毀於自己的一生。當然,我並不是說人在世上不需要妻小,而是說,應何時考慮,如不考慮妻小,我們還有後代嗎?
“萬事萬物,都是在不停變化中產生的,沒有不動的,靜止的。因而,人類要比其它事物進步得快,發展地快,先進得快。如果都停留在一個起點上,社會將不會前進。就拿一個人來說,不也是如此嗎?有人說,一個小孩談戀愛,太可笑了。我說的不是這裏,是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結果害了自己,也害了他人。你們想想,如果一個人迷戀於這種狀態,不求進取,人會進步嗎?社會會進步嗎?人類還會進步嗎?這種現象並不是壞事,應正確去麵對,如何處理好,共同去創造人類最美好的生活,這才是大事呀。”許老先生講到這裏,看了看幾個孩子。
龍眼忽的站起,“師傅,我聽懂了,人的一生不光要幹大事,而要幹成大事。幹好大事,必須從小事做起。如果連小事都做不好,咋幹好大事呢,更談不上為人類作出貢獻了。”
亮亮沒等龍眼說完,“師傅,我也聽懂了,人的一生應有妻小兒女情長的,應分清誰先誰後,理想首位,妻小、兒女情長居二,共同完成理想,造福社會。”
佛手、馬鈴相繼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許老連連點頭,“你們的靈性已和天地連在一起了,我相信你們的靈性,一定會感動天地的,你們的一生將是光明、燦爛的一生,是一個碩果累累的一生,是受人們尊敬永遠傳誦的一生。從即日起,你們要好自為之吧。”
許老的話為他們的人生鋪下了金光大道,灑下了金色的雨露,沐浴在無邊無際花的海洋裏,孩子們更雄心勃勃了。
許老語言婉轉,“快拿來,我要好好檢查。”檢查完畢,給以鼓勵,“你們都是聰明人,往後就看你們的了。自己該咋做,你們都很清楚,我不再說啥了。在學業上,還需努力。今天上到這裏,回去好好溫習功課。”
上燈了,白母聚集全家,傳達今早許老的話。大家各自發表看法,最後白母做主,“這件事,先擱下,先聽聽那邊的意見,再作決定。總而言之,兩個丫頭,非常聰明,無須惦掛的。明天過去看房子,果仙你安排一下,誰去誰不去,你決定,別耽誤明天的事。”
次日,全家在大廳等候。許老、兩位工頭趕到。商議麵鋪留下白彩蓮夫妻二人,其他人由二位工頭帶領參觀房舍。
眾人步入圓門,兩處空白,是題作妙處。眾人醞釀,題啥為好。白郎觀之,開口而雲,“不如書上‘藥效九雲天,醫治天下病。’”
大家誇讚,“妙哉,妙哉,好個‘醫治天下病’。”
出離圓門,左拐處,是一條通道,甬道上鋪滿了形態各異,類型眾多的圖案。有栩栩如生、蓬勃生機的奇花異草;有活靈活現、形象逼真的珍禽怪獸;有小巧玲瓏、精巧別致的樓台殿閣;有彎彎曲曲、跌宕起伏的揚長小道;有清撤明鏡、碧波蕩漾的湖水小溪;還有密密麻麻、枝葉茂盛的高風亮節的翠竹,數不勝數,美不勝收,煞是好看。
過了通道,前麵是一個大小不小的八角亭閣,其間一座甚是精美,與左右兩個搭配,顯得格外協調。亭柱上,紫光漆奪人二目,八角上的棱椽上,雕刻著花蟲鳥曽。一邊崇山峻嶺,小橋流水。一邊紅光祖先出智能,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營造人間。再往上看,琉璃瓦,光輝耀眼。轉過八角亭,迎麵是一片海青房舍,房舍中間立著一座排樓,排樓高有丈餘,層層疊疊,直插雲霄。順著通道一直來到庭院,高大堂樓,雄偉壯觀。門兩旁一對朱漆大門,金黃銅鎖,分掛兩邊,左右各有一幅對聯,上聯是“如日之升”,下聯是“如月之恒”,橫批“天地同存”。跨過大門,正麵是一座屏風,高有一丈。
白母指著屏風,“這是無字屏風,想必是觀者之作,看誰書上。”
趙勝看罷,“家庭過日,講究勤儉樸素,不如‘吉星高照平安全,福壽常臨勤儉家。”
從善思索一會,“這幅對聯好是好,倒是俗點,不如書上‘仙起連雲淩北鬥,堂開愛日升南山’”
趙勝誇讚,“到底還是二弟出絕頂的好,展示仙草堂的雄風。”大家跟著喝彩。
許老提出自己不同看法,“這幅好是好,這是屏風,不是房舍,依我之見,不太合適。”
果仙一旁,“不如書上‘如鬆茂也,如竹包也’”。
許老連聲叫好“妙,妙,妙……鬆竹萬年青,綠滿沁芳心,我看就書上這幅吧。”
拐過屏風,後麵一空院,四周是青樓木料結構房舍,十分整齊。大家順著東角門,進入二跨院,迎麵一幅大壁畫,緊靠壁畫,下麵地上有好多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的雕塑,有如活蹦亂跳的玉兔,有如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如威風凜凜的天王,有如強壯勇猛的大力士,有如搖頭擺尾的威武雄獅,有如奮蹄騰空奔馳的駿馬。有一尊臥道,長達數米,側身斜臥,眼睛微閉,神情安詳。看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雕塑,在場的人無不嘖嘖讚歎。
白母問道:“這是怎的雕刻?”
兩位工頭稟告,“老人家,這是一塊臥地大石,就此雕刻而成。”
“真了不起啊。”
再看那一幅大壁畫,壁畫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道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有繪製各種造型建築物的,有介紹曆代名人的,還有描繪自然風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個成百上千的跌宕壁畫,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敲鑼打鼓,挑著彩旗,迎娶新娘;有的手捧鮮花,輕灑人間;有的田園作業,精耕細作,管理果樹、疏菜、莊稼的農夫(婦);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的仙女……特別是男女老少排隊就醫,那麼情真意切。整個壁畫,顯得極為和諧。
白母看了這些壁畫,驚奇不已,“真乃巧奪天工。”轉身問二位工頭,“你們真是巧人也,這副雕塑為何如此精美?”
“不是俺巧,俺哪有那麼大本事,是你兒媳果仙姑娘所為,沒她設計,哪有此美。”
“還得有人雕刻呀。”
“都是果仙請來高手一起做的,要誇還是誇他們吧。”
許老佩服,“難怪有這般出奇的手藝,競是出自果仙之手,真是美妙絕倫!我來多次,為何不曾見到此畫和塑像?”
“果仙姑娘不曾吩咐,圍牆圍住,您老不得一見,給你們一個驚喜。”在場的無不敬佩,“真是神人也。”
“爹爹,要說功勞嘛,都是您的。”果仙道。
“孩子,咋又成我的了呢?”
二位工頭說,“這是您的傑作呀?老爺,您還記得不,按果仙的擴建,哪有那麼大的規模,也沒有這麼多的景觀哪,這樣的雕塑,這樣的壁畫,都是您老出資。沒有您,哪有這麼多的雕塑和壁畫呢?您說,不是您的功勞又是誰的呢?不信,問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