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7章 民企的“雙子星座”(1 / 1)

世界上植物什麼最低賤?野草。世界上什麼植物生命力最頑強?還是野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冬去春來,那些埋在土壤裏的草根“一有土壤就發芽,一有陽光就燦爛”。而且,哪裏有土壤,草根就會堅強地走向哪裏,給貧瘠的土壤帶來一片生機。野草看似勢小力微但集少成多,彙集到一起就是強大的力量。因此,經濟學家經常用“草根經濟”來生動地比喻溫州民營經濟;用“草根英雄”來稱呼溫州的民營企業家。因為草根好養活,即使沒人施肥澆水,生長條件惡劣,它也會不屈不撓地尋找生存空間。溫州民營經濟之所以不斷發展壯大,走在全國的前列,靠的就是這種“草根精神”。

最初創業的溫州人,無不是一根根“小草”,他們散落在全國各地,在外地人不屑一顧的那些領域默默奮鬥。幹修鞋、小發廊、小商販這些事情,與其他地方的民工、小商販沒有什麼兩樣。但溫州人並不甘於此,他們自強不息,生命力強,懂得如何生存,知道怎樣發展,所以生意越做越大。

翻開溫州民營企業家的履曆表,就會發現他們多是出身貧寒的“草根”:正泰集團的南存輝就當過修鞋匠,德力西集團的胡成中是一個小裁縫,人民電器集團的鄭元豹是工人,奧康集團的王振滔是一個木匠……這些草根英雄們當初的創業條件都是非常艱難的,但是,他們身上的草根精神使得他們最有頑強的生存能力。他們嚐遍酸甜苦辣,他們一直吃苦耐勞,他們執著地尋找適合自己生長的方式。在沒有能力選擇生存環境的情況下。最終,他靠自己的適應力頑強地生存了下來,而且茁壯成長,成為了一個個的財富英雄。

南存輝與胡成中的發展好似平行線,從一個起點同時出發,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學生時代是同班同學,一個當班主席,一個是當體育委員;他們在同一時期創業,創業之初,一位修皮鞋,一位做裁縫;創業時期,他們是合作夥伴,1984年他們合辦了求精開關廠;後來兩人在同一地區發展,還在同一行業競爭;今天,兩人各自發展事業,比翼高飛。

胡成中的父親原來就是做衣服的,在經濟發展被限製的年代,因為帶了幾個學徒,又蓋了一座房子,結果1萬塊錢的房子被沒收了,人也進了班房。全家7口人,隻靠母親的28塊錢的工資維持生活。因為家庭生活所迫,胡成中不得已做了裁縫。南存輝,當時家住的是樂清最破的一套房子,這套房子,趕上下雨的時候,外麵下小雨,屋裏下大雨。因為父親修鞋的手藝非常精,也因為家庭困難,因此中學畢業以後,他修了3年的皮鞋。

後來,南存輝在街上擺攤修鞋的時候,因為很多供銷員跑來跑去鞋破了、皮包破了,要來修理。他由此猛然發現柳市供整條街全部都是前店後廠,全部都是做電氣的,有專門賣零配件的,有專門去做裝配的,南存輝那時候就發現,商業這個行業很賺錢。於是在1984年,與胡成中合辦了求精開關廠。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後,南存輝與胡成中分家了,求精開關廠變成了兩個企業,一個是正泰,一個是德力西。經過多年的發展,這兩個集團經營業績過人,被全國工商聯等排序為中國民營企業五百強的第五、六位,兩位草根英雄也成為了中國民企的熠熠生輝的“雙子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