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十七節(2 / 2)

2004年的春節,我見到了久未謀麵的靳。說心裏話,對靳,我是有些愧疚的,在她人生那麼低落的時候,我都不曾陪在她身邊,沒有給過些許她安慰,我可以找一大堆的理由,說自己工作忙,家裏事情多走不開,可事實上,隻有我自己明白,我是在抗拒、在逃避,我沒有勇氣在自己一次次與痛苦和絕望苦苦抗爭之後,再去麵對她的傷痕累累,那隻會讓我喪失掙紮下去的力量。我不得不承認,自己是自私的,自私到隻想要保護自己。幸運的是,靳看上去還不錯,隻是清減了不少,臉色雖然蒼白,但至少能看到笑容。她辭掉了工作,在離父母家不遠的街邊開了一間的花店,日子過的悠然恬淡。

2007年夏天,靳的花店裏來了一位奇怪的客人,他預定了一束粉色玫瑰花,並留下一張卡片,卻沒有說明花要送到哪裏,隻說,會有人來取。靳把花打理好,並插好卡片,等了一天,也沒見人來。第二天,第三天……直到花枯萎了,還是沒見有人來。因為花已經付過錢了,所以靳覺得有些過意不去,所以就留下了卡片,想著取花的人來了再打一束給她。可是,等了一個月,還是沒有什麼動靜,出於好奇,靳打開了那張卡片,一行字映入眼簾,曾經滄海難為,除卻巫山不是雲。

人生有時候就是兜兜轉。十五年後,在經曆了各自失敗的婚姻之後,靳和江這兩個互為初戀的人,又回到了原點。

2008年春節,梅回到了闊別十二年的綠城,探望定居在這裏的父母。她八歲的兒子虎頭虎腦,非常可愛。四人個坐在一起,回憶往事,講述各自的人生經曆,感歎歲月匆匆令人唏噓。不得不承認,梅才是我們四個人中,最大的贏家,老公事業有成體貼顧家,兒子聰明懂事,而她自己看上去也是別有風韻。雖然,她也述說了當年創業時的種種艱辛,但不是每個人都能用十幾年的時間,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盡管也許付出的更多。

就像是我們的老同學高煒,畢業的十幾年裏,去海南打過工,逢年過節擺灘賣過對聯,在理發店做過學徒,跟人去新疆摘過棉花,到礦井下挖過煤,在建築工地篩過砂子、搬過磚……用他自己的話說,隻要是工作的工作都嚐試過了,隻為了能自食其力的活下去……而另一些人,比如我們的另一個同學他的好友峰,在父親去世後,繼承衣缽,明正言順地成為診所的老板兼坐診醫生,不僅開上了私家車,還動不動在qq空間裏曬旅行照片,已然一副生活的姿態。

誠然,隻隔著十幾年的光陰,再見麵時,許多人之間卻已經是魚與飛鳥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