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隻能限本人重複使用。
(2)注射器在不使用時一定要蓋上針帽。
(3)除了幹淨的皮膚及胰島素瓶塞外,不要讓針頭接觸任何其他物品,否則需更換。
(4)針頭彎了或鈍了後不應再用。
(5)不要用酒精擦拭針頭。
(6)盡量減少重複使用次數,反複使用不要超過10次或3天。
28.如何選擇胰島素注射部位?
(1)胰島素注射部位的選擇:注射部位的選擇不僅關係到藥物的吸收與並發症的產生,而且可以減輕痛苦,有利於長期接受治療。
(2)人體皮下注射的最佳部位:上臂前外側、臀部外上1/4區(即肌肉注射部位)以及腹部與腰周圍部位。以腹部吸收最快,但腹部注射不要在肚臍附近。如注射後立即進行運動,應避免在上下肢注射,以免過快吸收引起低血糖。
(3)注射部位的交替:把每個注射部位劃分為麵積2cm×2cm的小方塊,每次注射選一個小方塊,兩次注射點應間隔2cm,如此左右交替注射,一定避免在同一個小方塊內連續注射。
29.怎樣保存胰島素製劑?
(1)如未開瓶,放在冰箱內2~8℃,注意切勿接觸冰凍層或冰凍盒。
(2)如已開瓶,盡可能放在2~8℃的環境內。如無冰箱,放在陰涼處,其儲藏溫度不能高於25℃,但不宜超過30天。
30.胰島素治療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
全身反應:低血糖反應、過敏反應、胰島素性水腫、體重增加、屈光失常、胰島素抗藥性。
局部反應:皮下脂肪萎縮,皮下脂肪纖維化,局部紅腫、發熱、發癢。
31.安裝胰島素泵的糖尿病患者應做好哪些護理?(1)嚴密觀察血糖。置泵後前3天每日監測血糖5~7次,3天後視血糖控製情況改為每日3~4次,為醫師調整胰島素用量提供可靠依據。
(2)注意低血糖反應,尤其是置泵後3~7天為胰島素劑量調整期,容易發生低血糖。
(3)局部皮膚護理。充注軟管在皮下保留3~5天後,需連同舊的裝置一起拔出丟棄。更換部位用新的充注裝置,重新安裝皮下充注軟管,新充注部位與原充注部位應相隔2~3cm以上。應用手輕輕將原穿刺點裏麵的組織液擠出,以0.2%碘酊或75%酒精消毒局部皮膚後,塗以紅黴素軟膏加以保護。如有感染,應立即更換充注部位和裝置,更換時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長期用泵者應3~5天(冬季可適當延長至5~7天)更換一次充注部位。我們發現少數患者出於經濟上考慮,7~8天才更換充注裝置,這樣會增加局部感染的機會。
攜帶胰島素泵治療的患者,一般在醫院經過短期治療護理後,帶泵出院即進入漫長的家庭治療護理期。為確保患者在家裏安全有效的治療,要求住院期間患者家屬必須來院兩次以上,接受胰島素泵相關知識教育3~4小時,教育內容為:
(1)胰島素泵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及報警後的處理措施。
(2)快速血糖測定法。
(3)皮膚感染對這類患者的危害性及簡單的皮膚護理措施。
(4)預防低血糖的發生,低血糖在夜間發生較多,症狀不典型且很危險,家屬要協助觀察和防止低血糖,必要時患者應睡前少量加餐或減少基礎釋放量。
(5)教育患者走出認識誤區。多數患者認為安裝胰島素泵後,血糖控製即一勞永逸。胰島素泵雖然非常精確,但仍然在人的控製下工作,患者需堅持飲食控製和運動療法,才能達到治療目的。
32.怎樣監測尿糖?
在血糖增高的情況下,通過腎髒排出葡萄糖稱為尿糖,一般情況下血糖越高,則尿糖越多。但因為腎髒排糖的能力因人而異,老人及腎衰竭的患者排糖能力差,而孕婦及小孩排糖量較正常人多,所以尿糖檢測與血糖的真實水平有一定差距。但由於尿糖檢測簡便,易掌握,成本低,作為血糖水平變化的監測手段也非常有效。
監測尿糖一般采用試紙法。
第一步,將尿糖試紙的試劑部分與被檢尿液接觸1~2秒;
第二步,取出後,稍待30秒(具體時間根據試紙說明確定);
第三步,與試紙盒上的顏色板進行比較,確定尿糖含量,比較時間不能超過1分鍾。因為比較時間越長,顏色變化越深,結果也會不準確。
33.糖尿病尿監測中“四次尿”和“四段尿”如何留取?四次尿是指三餐前及晚間睡前留的尿,一天共4次,每次留尿前30分鍾排空膀胱,再留取餐前30分鍾的尿液。
四段尿指收集早餐後至午餐前(第一段)、午餐後至晚餐前(第二段)、晚餐後至晚間睡覺前(第三段)及晚間後至第二天早餐前(第四段)的尿,並測尿量。
34.什麼人需測尿酮?
孕婦;1型糖尿病患者;手術糖尿病患者;血糖>17mmol/L者。尿酮體在“++”或40mg/dl以上須迅速就診住院。
35.如何使用血糖監測儀監測血糖?
(1)采血技巧:采血前可先用溫水洗手、擦幹。
使用酒精消毒手指,手指表麵幹燥後,讓被采血手臂下垂10~15秒,用采血筆在指端兩側部分采血(手指兩側的神經末梢分布少,痛感較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