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中醫藥治療(1 / 2)

1.中醫學認為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與哪些因素關係密切?《黃帝內經》中早已提出,稟賦不足、五髒虛弱、精神刺激、情誌失調、過食肥甘、形體肥胖與消渴病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此後曆代醫家在此基礎上不斷補充發揮,使消渴病病因病機理論爭鳴發展,內容日漸充實。認為先天稟賦不足,五髒虛弱;後天陰津化生不足,素體陰虛,五髒虛弱是消渴病發病的內在因素。長期過度的精神刺激,情誌不舒,或鬱怒傷肝,肝失疏泄,氣鬱化火,上灼肺胃陰津,下灼腎陰;或思慮過度,心氣鬱結,鬱而化火,心火亢盛,損耗心脾精血,灼傷胃腎陰液;長期過食肥甘厚味和醇酒,損傷脾胃,脾胃運化失司,積熱內蘊,消穀耗液,損耗陰津;富貴人由於營養豐盛,體力活動減少,形體肥胖,等等均促進消渴病的發生發展。

2.針灸療法如何輔助治療糖尿病?

(1)陰虛燥熱證:滋陰清熱為治法,主穴位是膈俞、胰俞、脾俞、腎俞、足三裏、太溪、曲池。若煩渴加肺俞、承漿、金津、玉液。多食易饑、大便幹加胃俞、豐隆。多尿、盜汗加複溜、關元。腹瀉、倦怠加陰陵泉、上巨虛。

(2)氣陰兩虛證:益氣養陰為治法,主穴位是中脘、氣海、脾俞、腎俞、足三裏、三陰交。

(3)陰陽兩虛證:調補陰陽為治法,主穴位是氣海、關元、中脘、尺澤、脾俞、腎俞、足三裏、三陰交。

針灸治療糖尿病有一定的曆史記載,並且臨床上能得到一定的療效,但在實際運用中應注意幾個問題:

(1)針刺對2型糖尿病輕中型療效好,對改善症狀和調節胰島素分泌功能有一定作用。胰俞對控製血糖和尿糖均有較好的療效。

(2)糖尿病急性並發症不宜針刺。

(3)血糖過高者不宜針刺。

(4)針刺部位局部皮膚和針具應嚴格消毒,以防感染。

(5)患者空腹時不宜針刺。

(6)糖尿病患者妊娠期不宜針刺。

3.推拿療法如何輔助治療糖尿病?

推拿療法是用手和手指的技巧,主動或被動地刺激人體的經絡、腧穴,運動患者的四肢關節,可疏通經絡,使氣血流通,陰陽調和,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糖尿病基本推拿方法:

(1)患者俯臥:醫者施一指禪推法在背部兩側膀胱經第一側線上進行治療,自膈俞至腎俞,往返操作約10分鍾;然後用拇指按揉胰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腎俞、命門和局部阿是穴,以胰俞和局部阿是穴為重點,每處按揉2~3分鍾,其餘穴位為1分鍾;接著用輕柔而快速的法在背部脊柱兩側進行治療,重點在胰俞,時間約5分鍾;然後直擦督脈和膀胱經第一側線,橫擦腰部腎俞,均以透熱為度,最後施振法於大椎穴約1分鍾。

(2)患者仰臥:醫者施一指禪推法推中脘、氣海、關元,每穴2分鍾;然後用手掌平推法推兩側脅肋、上腹及少腹部,約6分鍾;接著,在臍部用振法,約1分鍾;用拇指指端按揉雙側曲池穴,每側1分鍾;捏揉掌心第4掌骨與掌中紋相交處5分鍾;然後按揉雙側三陰交各2分鍾;捏揉足底內緣,第1蹠骨小頭下方區域5分鍾;最後擦湧泉,以透熱為度。

4.中醫藥對治療糖尿病腎病有什麼好方法?

首先明確一下,糖尿病腎病發展到臨床腎病期,尿常規出現蛋白尿,中藥也不能很好地去掉尿中的蛋白。這是因為長期的高血糖和糖基化終末產物等因素的作用下,腎小球已經發生硬化,這種病變是不可逆的。但有時候蛋白尿未必都是因為腎小球硬化所導致的,應排除生活中各種因素後才能準確判斷尿中蛋白的來源。中藥治療糖尿病腎病消除臨床腎病期之前尿中出現的微量蛋白尿方麵有顯著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