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1.現代人的尷尬處境(1 / 1)

在這樣一個人人為物欲驅使,熙熙攘攘奔忙不迭的時代,人們衣食富足,早已忘記了昔日吃糠咽菜的苦日子。可就在這樣一個講究享受,講究檔次的年代,卻再也難以找回艱苦年月的那種平凡中的快樂生活;吃喝玩樂、聲色犬馬的享受之後,剩下的卻隻是厭倦、空虛與絕望。

鄰居家住著一對孤寡老人,老頭今年76歲,老伴73歲。他們無兒無女,卻全然不用別人照顧,整天靠在道邊擺個小攤賣點兒冰點冷飲過活。

兩個老人生活並不富裕,甚至還相當艱苦,衣著也不華貴,可他們的日子卻有一種讓人心生羨慕的溫暖。老太太性格開朗,閑著的時候就和五六個人一起在周圍空地上做操,老頭則整天忙碌著做飯、洗衣服、掃地。

有一次,我和朋友談起了兩位老人,朋友也羨慕他們那份悠閑自在、開開心心的生活,感到自己似乎還沒他們幸福。

我問朋友,如果我們也像他們一樣,住在那樣的小屋裏,收入那樣微薄,隻能吃菜市場的下腳菜,不能吃麥當勞、肯德基,也無法玩電腦、上網,我們能否受得了呢?還能像他們一樣幸福嗎?沒等我說完,朋友的頭搖個不停。

其實,不論什麼樣的生活,富足也好,清苦也罷,人貴適意,貴知足,不適意則無快樂可言,不知足則無幸福可講。人的快樂有多種多樣,關鍵在於自己的感受,物質的享受固然重要,但閑適也應該是一種快樂。最傻的是那些擁有一切卻不懂得享用的人,最聰明的是那些什麼都不擁有,卻享用一切的人。人如果能找到放鬆自己的方法,在閑情逸致中享受安寧平實的生活,雖然是粗茶淡飯,也不會覺得愁苦。那些身上穿的是錦衣,口中食的是玉食,心卻不知道遺失到哪裏去的人,和木頭人有什麼差別呢?不擁有一切的人,即享用一切。因為擁有,不僅是你擁有事物,也被事物所擁有,一旦有太多事物纏身,就會失去自己。不擁有而享用,才是生活最高超的技巧。所以佛家說:“安祥何須山水,減去心火亦涼。”

別跟自己過不去

現代人物質生活富足,而精神生活卻很空虛,已經漸漸失去了領悟簡單、樸素、平凡生活的能力以及和這種生活緊密相關的感情,諸如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等等,相反,富足的背後卻是花錢找樂的可憐生活。這就是現代人的尷尬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