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門《洗心賦》練至第一層圓滿就會在靈台青玉蓮子之下點燃靈台識火,靈台識火可做練器之用,但更重要的是將精神力純化,凝練用以孕養青玉蓮子成長,是《洗心賦》坐忘境及以後修煉的重要屏障。從坐忘境開始,《洗心賦》的修煉就必須吸收指向自己的溢散性精神力,這些精神力駁雜不純,同時也帶有著強烈的情感yu望信息,如果就這樣直接吸收不要說修煉,不精神崩潰就是好事。靈台識火就是如何吸收這些精神力的重要手段,靈台識火以這些精神力為燃料燃燒發出意識慧光,而青玉蓮子就是吸收這些純粹的意識慧光來成長,就如同植物吸收太陽光成長一般。隨著《洗心賦》突破,靈台識火的威能也會越來越大,進入洗情境更是可以分離精神力中的人間七情燃出情焰以支持洗情境的修煉,如若作為攻擊手段更是可以使七情混亂意識崩潰形如行屍。從傳承信息中文軒知道,從憐門創派直至傳承斷絕,近千年的歲月,卻沒有一任掌門可以將這直傳掌門的鎮派絕學《洗心賦》突破洗情這一層。文軒分析過原因,《洗心賦》到了洗情這一層需要的精神力太過龐大,因為隻有海量的精神力才能保證提煉出足夠的七情情焰供應《洗心賦》的修煉。而古代人口本就不多,加上通訊也不發達,根本就達不到修煉所需要的人口基數。文軒就不一樣了,單中國就十三億人口,通過電視就可以簡單的讓全國的觀眾看到你,加上緊接著到來的互聯網信息井噴時代,文軒完全具備了將《洗心賦》修煉至頂層的基礎,也極有可能成為憐門創派以來第一個將《洗心賦》修煉完全的人。
文軒現在的手中正凝聚著靈台識火,一遍一遍的洗練著剛剛完成合琴工序的伏羲琴。額、臨嶽、龍池、鳳沼、舌穴、音池、韻沼,文軒手中識火一點一點的洗練著這些細小的部件,隨著識火的洗練,文軒手中的伏羲琴愈加渾然一體,古韻悠然。
古琴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周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約二寸(6公分左右)。琴體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別像征天地。整體形狀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
“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嶽山”,又稱“臨嶽”,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稱為“鳳沼”。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征天地萬象。嶽山邊靠額一側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係琴弦。其下有七個用以調弦的“琴軫”。琴頭的側端,又有“鳳眼”和“護軫”。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經嶽山、龍齦,轉向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征七星。
琴腹內,頭部又有兩個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納音”尾部一般也有一個暗槽,稱為“韻沼”。與龍池、鳳沼相對應處,往往各有一個“納音”。龍池納音靠頭一側有“天柱”,靠尾一側有“地柱”。使發聲之時,“聲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餘韻”。
望著手中的伏羲琴,雖還未上弦,卻隱有空發泛音響,奏天之幽幽,其音如至天際而發,空靈悠遠,清澈圓潤,文軒知道成了。兩天的不眠不休,使得文軒臉色蒼白,起身時腳步也有些虛浮。
“接下來隻要加上琴弦就大功告成了。”說著文軒走向已經被劈的不成形的青銅寶塔,取出冰蠶絲。
以八十一根冰蠶絲編製成線作為一弦,應七情之“驚”,是為驚弦。
二弦七十二絲,應七情之“恐”,是為恐弦。
三弦六十四絲,應七情之“悲”,是為悲弦。
四弦五十四絲,應七情之“思”,是為思弦。
五弦二十一絲,應七情之“憂”,是為憂弦。
六弦一十八絲,應七情之“怒”,是為怒弦。
七弦九絲,應七情之“喜”,是為喜弦。
七根琴弦做下來,文軒手中的冰蠶絲也所剩無幾,收起冰蠶絲,文軒總算是舒了口氣。
“清吟久,蓃紫菊黃,陶然忘機。就叫你忘機吧。”文軒撫mo著琴弦悠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