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的閨房中,纖纖玉手穿針引線,手下是一幅漸漸完整的少女春遊圖,精致秀美,細膩逼真,既有古典水墨畫的風韻,有隱隱摻雜著西方繪畫的技巧,雖說不上巧奪天工,也堪稱大師之作。

顧曼璐將手中的繡棚用白色的布蓋好,將針線一一放進紫色的針線盒裏,這才起身。16歲的少女身姿婷婷,眉眼秀麗,穿著簡單的白襯衣,藍色裙子,卻顯得形容俏麗,她一向習慣把頭發綁成馬尾辮,倒是不用麻煩的打理。

看著身上的衣服沒有褶皺,這才走出房門,客廳的餐桌上,顧老太太,顧先生,顧太太還有幾個孩子已經都在了,曼璐道歉,“對不起,我剛沒有注意時間,讓你們久等了。”

曼璐晚到了也就兩三分鍾,大家也沒有責怪她,偉民一向是家裏的小霸王,很是不滿的低聲咕噥:“大姐總是這樣,害的別人挨餓。”

顧先生低喝:“偉民,那是你大姐姐!”一家之主的威嚴讓隻有十二歲的男孩低下頭。偉民隻是向來被老太太寵著,打心裏不太看得上不受重視的大姐。

顧老太太對於兩個孫兒向來寵溺,看不得兒子嗬斥,連忙安慰大孫子,“偉民啊,餓了吃雞腿,都給偉民吃。”邊說邊將盤子裏的兩根雞腿都夾到偉民的碗裏。又加了幾塊給小孫子,才一歲多的傑民碗裏。

顧太太看著,小聲的勸道,“傑民還小呢,媽您吃。”剛長出米粒大小的乳牙的傑民早就放棄了淡而無味的米糊,伸著小手,抓起麵前的散發著香味的肉,往嘴裏塞,哪怕最後整塊肉都塗滿口水,也沒有咬下一絲肉末。

顧老太太看著正在那兒手足無措的阿欣,氣得大罵:“你還在那兒看著幹什麼,搗成肉末,喂給傑民吃。”又看了看有些緊張的曼幀,安靜的曼璐,倒也沒有再說什麼。

吃晚飯之後,顧父要去一個同事家中做客,整整衣服就出門了。乖巧的曼幀留在家中,幫著顧太太整理一下家裏的衣物,父親平時上班穿的衣服有些破舊了,顧太太剛從布店扯了一塊深藍色的布,準備做一件長袍。

曼璐和同學甄巧巧,杜春雪約在書店見麵,甄巧巧家境比曼璐家稍好一點,但也不是多有錢的人家,倆人當然不可能像那些有錢人家的小姐一樣,到咖啡館,西餐廳之類的高檔地方。杜春雪家裏倒是聽說挺有錢,但是曼璐和甄巧巧不可能占她的便宜,最後就定在書店裏。

甄巧巧臉上帶著促狹的笑容,打趣曼璐:“真想不到,我們的好學生曼璐竟然訂婚了。”

“對呀,曼璐,我一直以為你和那些追求新思想的女生一樣,不會接受家庭的包辦婚姻呢。”杜春雪也很好奇,曼璐在學校裏一直學習很好,很能接受外國進步思想,私下裏,還費盡心思的學習英語和法語,好像對移民很感興趣的樣子。

曼璐一點也不淑女的翻了個白眼,為這兩個好友的大驚小怪,她是後世穿越而來,重新投胎,自認是非常能接受這些一點也不新的新思想,她要是生在杜春雪家,肯定努力勸著家人移居美國,避開以後的戰亂,可是,父親隻是在一家書局工作,每月的薪水微薄,將將維持現在這幅衣食無憂的生活,連全家到香港的船票也買不起。隨著弟弟妹妹的長大,這個家庭的經濟一定會越來越拮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