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塑造好性格從細節開始(1)(1 / 3)

性格是生命的圓鏡,拂去塵土,本身就是光明;性格是出於自然的璞玉,關鍵在於打磨;性格是深林的沉香,一經開采,必將散發出迷人的芳香。

優化性格的原則性格具有可塑性

李開複曾在《做最好的自己》一書中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做過兩次‘Myers Briggs測試’(一種性格自測問卷)。在我做經理之前,我的‘內向外向’指數是4,在做了十多年經理後,我的‘內向外向’指數是6。也就是說,我可以在較為內向和較為外向的範圍內,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性格。”

李開複之前的性格是較為內向的,但成為一名高層管理者需要更高層次的交際能力。後來,他通過多次的演講和練習,鍛煉自己的溝通能力和談話能力,使自己的性格轉為較為外向,具備了高層管理者的必備素質。李開複通過對自身性格的認知和未來職位對自己性格的要求,從而在未來的工作中做到遊刃有餘。

可見,人的性格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具有可塑造性。我們需要對自己的性格進行優化和改造,使之更有利於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優化性格的五大原則

性格改造或者說優化性格的目的,就是克服性格缺陷,實現不良性格向優良性格的轉化。要做到這種轉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一個長期努力的過程。我們可以根據以下五個原則著手進行塑造和鍛煉。

(一)循序漸進原則

莎士比亞說:“金字塔是用一塊塊石頭堆砌而成的。”優良性格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不良性格的克服也需要不懈的努力。性格是一種相當穩定的個性特征,這種穩定性特點決定了性格的形成和轉化隻能是一個緩慢的漸進過程。無論是克服不良性格還是塑造優良性格,都必須堅持循序漸進、從大處著眼小處做起的原則。

(二)漸變轉化原則

人的情緒是性格的特征指標之一,對性格的形成和轉化具有誘導感染作用。比如,一個性格暴躁、個性很強的人,可以通過努力培養安定平靜、從容不迫的情緒,使自己經常保持心平氣和的心境,以促進暴躁性格的漸變轉化。一個人如果能經常地消除煩惱、憤怒、急躁等不良情緒,對克服急躁易怒的不良性格肯定是有好處的。正麵的情緒鼓勵愈經常愈持久,對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培養也就愈有利。

(三)以新代舊原則

一種不良性格形成後,要改變它,辦法之一就是從改變習慣入手,用新的習慣克服和改變原有的性格弱點。比如,你向來優柔寡斷,做決策時總是猶豫不決,在今後的決策中,一旦深思熟慮後,就強迫自己果斷做出選擇,一定要培養自己果斷行事的風格。

(四)積累性原則

一個人的性格,一般都可以表現為臨時性和穩定性兩種不同狀態。穩定性狀態始終存在於個人的性格特征之中,而臨時性狀態僅存於某一特定的環境和過程之中,一旦環境和條件發生變化,它便不複存在。比如勇敢,在有些人身上即表示為一種穩定性性格,不論什麼情況,他都是勇敢的;而在有些人身上則儀為一種臨時性狀態,即他隻是在某地某時某事上才表現出勇敢。當然,臨時性狀態是不穩定的,一旦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它就會消失。但這並不是說,臨時性狀態和穩定性狀態是互不相容、不能轉化的。如果我們有意識地把臨時性狀態作為培養良好性格成為穩定性狀態,那麼,我們就能達到優化性格的目的。

(五)自我修養原則

性格優化的過程,從根本上講,就是一個人自我修養水平不斷提高和強化的過程。兩者是相輔相成,密切相關的。為此,必須要不斷地進行自省,進行持久不懈的自我修煉。

挖掘和培養自身的積極性格挖掘自身的積極性格——從轉換心態開始

所謂積極性格,是指一個人的性格特征與社會文明和倫理進步的一致性及其對一個人精神活動的推動力。每一種性格都有它積極的一麵,隻要善於發現,善於挖掘,它必將發揮其積極的作用。

在美國,一位叫塞爾瑪的女士內心愁雲密布,生活對於她 已是一種煎熬。她隨丈夫從軍,沒想到,部隊駐紮在沙漠地帶, 住的是鐵皮房,與周圍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語言不通;當地氣 溫很高,在仙人掌的陰影下都高達華氏125度;更糟的是,後來 她丈夫奉命遠征,隻留下她孤身一人。因此她整天愁眉不展,度日如年。在無奈中,她隻得寫信給父母,希望回家。

久盼的回信終於到了,但拆開一看,她大失所望。父母既沒 有安慰自己幾句,也沒有說叫她趕快回去。那信封裏隻是一張薄薄的信紙,上麵也隻有短短幾行字:

“兩個人從監獄的鐵窗往外看,一個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 另一個看到的卻是天上的星星。”

她開始非常失望,還有幾分生氣,父母回的怎麼是這樣一封信?但盡管如此,這幾行字還是引起了她的興趣,因為那畢竟 是遠在故鄉的父母對女兒的一份關切。她反複看,反複琢磨,終於有一天,一道閃光從她腦海裏掠過,這閃光仿佛把眼前的黑暗完全照亮了,她驚喜異常,每天緊皺的眉頭一下子舒展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