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朋友多了路好走(2 / 2)

人是社會的,要想獲得高質量的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得到大家的幫助。因此,能否與別人合作,是一個人事業成敗的關鍵環節。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社會是個人情網絡型社會,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對“合作精神”給予更多的重視。這就是俗話說的:“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冤家多一堵牆。”

對於個人而言,如果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首先要獲得他人的信任。一個人如果學會了如何獲得他人信任的方法,這要比獲得千萬財富更足以自豪。但是,真正懂得獲得他人信任的方法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大多數的人都無意中在自己前進的康莊大道上設置了一些障礙,比如有的態度不好,有的缺乏機智,有的不善待人接物,常常使一些有意和他深交的人感到失望。為此,一個有誌於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必須克服一些不良的習慣與性格,盡量拉近與他人的距離,獲得他人的信任。

首先,我們要警惕自己的優越病。優越病在許多人身上都有表現,在一些具有一定職位的領導人身上表現最為突出。具體有以下形式:

一、自覺高人一等。如果是一個領導,即使職位不高,也喜歡高高在上,發號施令,坐享其成;有的故意通過減少與員工的接觸等形式,來營造自己神秘的氛圍;有的喜歡以豪華轎車、漂亮住房、華麗的辦公室、漂亮的“小秘”來抬高自己的地位——而不管社會影響和企業實力是否允許。

二、個人主義膨脹。隻顧及個人利益、地位和尊嚴,以及自己對外的老板形象,再不像創業時期那樣顧及員工的利益。隻在自己利益受到損害時才堅持原則,或者隻維護經常在自己麵前說奉承話的員工的麵子和利益,而不關注大部分員工。總希望自己揚名,從而忌恨下屬中有能力的人。

三、傲慢自大,口出狂言。以為自己在一切方麵都能力超凡,輕視各方麵的業務骨幹,甚至輕視跟著自己打天下的同伴和朋友。誰愛提建議,就認為誰不自量力,或忘恩負義。不分年齡和性別地罵人、訓人。反對提意見,死不認錯。常常威脅要開除和真的開除員工,對失誤不承擔責任。

四、言行浮誇,好大喜功。喜歡滔滔不絕地說話,信口開河,好像什麼事都能辦成。愛許諾,但很少考慮兌現。愛聽別人吹捧的話,臉不發紅心不跳。開始熱衷攫取名譽,開始附庸風雅,開始喜歡新聞媒體來捧場;開始亂花錢,開始吹牛,開始蔑視一切,開始敢答應一切。勞動者出身的,開始輕視勞動;知識分子出身的,開始輕視知識……上述就是很多人在事業發展比較順利的那個階段的“優越病”。這種病可怕就可怕在常常是發作在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前夕,而且發作的速度很快,讓你猝不及防,並且,它毀掉的不是一名創業者,而是一項事業;它毀掉的也往往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另外,這是一種通病。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做事業的人都可能患上這種病。所以,我們要百倍警惕。

其次,我們要盡量克服不受別人喜歡的幾種習慣。每個人都想表現出自己最佳的形象,或是希望讓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有些人到處受人歡迎,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而有些人則相反,這是為什麼?主要是因為這兩種人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前者的生活習慣較好,而後者的生活習慣則往往令人難以接受。那些不受人歡迎的人,隻要努力調整自己的不良習慣,同樣能給人留下好印象。那麼什麼習慣不好,需要改正呢?一位西方人曾指出過不受別人喜歡的幾種常見習慣:一、太愛抱怨;二、從不聽別人的意見;三、太愛否定別人;四、顯出無所不知的樣子;五、輕易對別人發脾氣;六、對別人依賴性太強;七、要求太多、太苛刻;八、太缺乏幽默感。

雖然東西方文化有一定的差異,但上麵列出的幾點不受人歡迎的習慣,也基本符合我國的實際。隻要我們引以為戒,反其道而行之,就容易給人留下好印象,成為受歡迎的人。

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人緣越好,事情就越好辦,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朋友多了路好走。欲要成就一番事業,你就要養成與人和諧相處的性格,著力建造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是你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