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朋友多了路好走(1 / 2)

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冤家多一堵牆。

有一種看法認為,一個人取得成功的要素有三點:立誌、專業技術、人際關係(或處世技巧)。而美國《成功之路》一書的作者卡耐基則認為:“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隻有15%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85%要靠人際關係或處世技巧。”因此,他的基本哲學思想,就是著眼於人的自信心的培養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往、寬容,並汲取了行為科學和心理學的新成果,使人們成為事業成功、家庭幸福、個人快樂的人。

美國一家調查公司的調查結果表明:一個人在生活中,如果不能建立起一個良好的人際網絡,比方說與家人、朋友之間的情誼,與社團、教會、公司維持適度的關係的話,那麼這個人在九年內比社交正常的人,死亡率要高出兩倍以上。這是由於人際關係不佳,會導致許多心理和生理方麵的問題。

有人曾對美國500家大企業作過研究,發現這些大企業提升行政主管的主要考核標準,便是此人的人際溝通能力。

交際是指人們的社會交往,是人們交流思想和信息的重要手段。交際不僅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動,而且是一種社會需要。對渴求成功的人來說,交際直接關係到他們追求成功目標的成效。美國《讀者文摘》雜誌曾載文介紹,對日本“索尼”成功的經驗進行總結歸納,提出四條經驗,其中第一條高度讚賞了“索尼”公司創始人盛田昭夫的交際能力。正因為如此,日本企業界在招收新職員時,把交際能力列為新職員三項必備條件之一。

不少人對必要的交際活動還缺乏了解。他們認為,隻要刻苦勤奮,百折不撓,成功就能實現。是的,這些的確是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但不僅如此,在追求成功目標的活動中,還存在著各種人際關係問題。因為不論任何人,也不論有多大才能,必須得到他人的支持、配合與幫助,才有成功的可能。因此,正確處理好成功活動中的人際關係,將有助於鋪平你的成功之路。

日本著名的伊勢丹商業公司的售貨員都掛一種特別的胸牌,這種胸牌不是用來寫售貨員的號碼,也不是寫他們的姓名,而是專寫能夠表現他們自己特點的文字。例如:有的胸牌寫“我會裁衣服”;有的寫“我懂電器”;或者寫“我喜歡交朋友”,甚至還有寫“我是單身漢”“我的孩子是雙胞胎”等等。別看這些不起眼的牌牌,它一下子就把顧客同售貨員的感情距離拉近了。不同性格類型的顧客在看到與自己有“共同語言”的售貨員時,會備感親切,由此便產生了信任感,也容易互相溝通。“伊勢丹”的生意自然更加興旺。

有位在事業上頗有建樹的朋友講了一件特別的事情。他的辦公室比入口處稍微低一點,這是他特別設計的。這種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當客人由入口進入辦公室時,他站在較低的客廳裏迎接他們。這是種謙虛的表示法,也是誠意的表現。直到現在,這位朋友經商沒有大的失敗,這都有賴於顧客、下屬、朋友等的鼎力相助。

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必須得到方方麵麵的支持與配合,這就需要有相當好的人際關係做基礎,否則的話靠自己單槍匹馬左衝右突,是難以獲得成功的。有一位公司老板,因為不能與人很好溝通,使他的340名職工與他產生了對立情緒,變成了他的敵人,事業的發展因此而受到嚴重的威脅。當他學了卡耐基的與人交往的技巧後,改善了與職工的關係,使340名敵人很快變成了340名朋友,事業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我們經常會看到大雁排成“人”字或“一”字在天空中飛過。科學家發現,成群的大雁排隊飛行,可以比每一隻大雁單獨飛行節省超過10%的體力;另有科學家在風洞中進行試驗,發現成群的大雁飛行,比一隻大雁單獨飛行能多飛72%的距離。人類也是這樣,隻要能跟社會的方方麵麵合作而不是彼此爭鬥,往往能“飛”得更高、更遠,而且更快。

孤獨的個人奮鬥很難獲得大的成就。隻有在獲得社會各方麵的支持與配合下,經過和同伴和諧一致的共同努力,才可能獲得人生的最大成就。即使一個人在荒野中隱居,他仍然需要依賴本身以外的力量生存下去。人越是成為文明社會的一部分,越是需要依賴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