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機遇偏愛有準備的人(2 / 2)

有了足夠的信心,山田多喜二的大腦又飛快地轉了起來。他注意到,當時,神戶市裏通了電車,他認為有了電車之後,自行車的需求必將減少,而電器事業將來一定會有光明的前景。因此,他決定離開幹了多年的自行車車鋪,到大阪電器公司去工作。這一想法就此改變了他的一生,從此踏上了成功之路。

山田多喜二愛動腦筋,這個習慣不因環境和人事的改變而改變。在電器公司,他勤奮好學,不但工作成績顯著,而且利用業餘時間發奮學習,力圖全麵掌握電器知識。他往往不顧白天工作辛勞,在晚上下班後,徒步走很遠的路程去關東工商學校夜間部學習。“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沒過多久,他就成了全公司的業務尖子。

偉大的發明往往始於偶然。山田多喜二有一次為一位穿高跟皮鞋的年輕太太修理破裂的高跟皮鞋,皮鞋的前半部分已經斷裂,照常理,大多數的人都不會再穿這樣的皮鞋了,可這位太太非要山田多喜二給她修好不可。無奈之下,他隻好試著用一塊薄金屬片把斷裂的兩部分連接了起來。就在此時,他的腦中突然電光石火般地產生了一個念頭:“用一塊薄金屬片代替鏍絲釘,把電線放進燈頭內,和薄金屬片接觸,即可生效。”

山田多喜二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發明,而且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因為他在擔任技術師的時候,就發現人們使用的電燈燈頭製造不夠完善,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這種電燈燈頭裏麵要用兩隻鏍絲釘,再用錫焊牢,他認為是多餘和浪費。如果采用他的發明,就可省去鏍絲釘,直接減少了一道焊接手續。

興奮不已的山田多喜二於當年就為他的發明,向日本標準局申請了專利。從這件事中,山田多喜二意識到認真利用機遇既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條件,也是一個企業成功的必備要素。對於誌在獨自創業的他來說僅僅會發明幾項東西是遠遠不夠的,他必須要學會如何去抓住、利用稍縱即逝的機遇,隻有兩者兼具才有可能成功。

山田多喜二的成功,就是在常人難以達到的境界中,不失時機地抓住了三次機遇,實現了事業的騰飛,這也是他最值得自豪並引以為榮的。三次機遇就是山田多喜二創業史上的三座裏程碑,前兩次機遇是他第三次機遇的基礎。在這兩次機遇中,山田分別通過發明多功能洗衣機而創建了自己的公司和通過自我改革創立了一種團隊經營的理念,為他的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擴展提供了機會,這就是他的第三次機遇。

山田多喜二懂得善待機遇的最佳方式就是充分利用機遇,從不讓到手的機會白白溜掉。為此,他一直密切關注國際市場的陰晴冷暖、風吹草動。山田多喜二對工作製度完善、設備改進、自動分程度、勞動生產率提高尤其重視,他積極介紹、倡導並建立了山田公司的綜合研究係統——中央研究所和機構製造所,不斷設計出引領時尚新潮流的前沿產品,使山田公司在國際競爭中長盛不衰,也奠定了山田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領先地位。

成功的因素是複雜的,如果你有從一無所有的困境中奮起的勇氣,那麼就應該充滿自信,麵對創業的不確定性和人生的失敗,毫不畏懼。因為,害怕失敗沒有任何用處,依靠勇氣和信念,下決心去幹,自然會有無窮的精神力量。但是,如果不借助智慧的雙翅,不善於在波詭雲譎的社會裏敏銳地捕捉改變自己一生的機會,而僅僅具有勇氣和信念,仍然不可能展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