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萊特灣還有近兩天的航程,日軍不敢戀戰,隻好鳴鑼收兵,調整隊形繼續前進。
栗田艦隊在對潛艇防禦的恐懼中迎來了日出。天亮後,栗田下令將指揮部移至“大和”號。坐在這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上,栗田的心裏才似乎有了一點平衡的安全感。
白天總算平靜地過去了。夕陽西沉,夜幕又開始降臨,栗田默默地禱告,並命令艦隊全速航行。
哈爾西從美軍“飛魚”號22日夜發回的電報中得知,不久將有一支大的日軍艦艇編隊從北麵向美軍萊特島登陸部隊發動攻擊。他仔細地琢磨著“飛魚”號發回的電報:“發現艦艇多艘,其中3艘屬戰列艦。”那麼日軍的航母在哪裏?這是哈爾西此時最為關心的核心問題。
23日晨,哈爾西將他的第38特混艦隊展開在聖貝納迪諾海峽東部,並命令各大隊開始搜索日軍艦隊。
上午9時左右,駛入錫布延海的栗田艦隊被美偵察機發現。此時,哈爾西的第3艦隊正在菲律賓以東海麵待命,自北向南分別是薛爾曼少將的第3特混大隊;博根少將的第2特混大隊;戴維森少將的第4特混大隊。萊特灣海域則是金凱德海軍中將的第7艦隊。
10時38分,美軍第一攻擊波12架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和18架TBD“掠奪者”式魚雷攻擊機,在36架格魯曼—6“惡婦”式戰鬥機的掩護下,向栗田艦隊襲來。當美機飛臨栗田艦隊上空時,栗田幾乎沒有一架飛機在空中阻攔,隻好靠艦上強大的防空火力來應付了。海空激戰剛一開始,就有8架美機被擊毀,但美機仍頑強進攻,重點指向“武藏”號戰列艦。
“武藏”號是與“大和”同型的巨型戰列艦,1937年動工,1942年底才下水。它的艦長263米,寬39米,滿載排水量為7.2萬多噸,全艦大小火炮共計152門。該艦重鋁厚甲,裝甲厚達410毫米,與“大和”號一起被稱為“永不沉沒的戰列艦”。
麵對猛撲而來的美機,“武藏’號上的152門大小火炮一起開火,在巨艦上空織成了一張密集的彈網。但是,仍不能有效阻擋美魚雷機的攻擊。不一會兒,就有3條魚雷和3枚炸彈擊中了“武藏”號右舷。
12時整,36架TBD“掠奪者”式魚雷攻擊機和24架TB“複仇者”式魚雷攻擊機,在18架“惡婦”式戰鬥機的掩護下,對栗田艦隊進行了第2次空襲。在紛紛墜落的炸彈中,又有3枚重磅炸彈和2條魚雷擊中了“武藏”號,其中2枚穿透了兩層甲板後爆炸,造成巨大破壞。
12時22分,第3攻擊波的42架飛機又蜂擁而至。“武藏”號戰列規再遭劫難,又有3條MK-13型新式魚雷擊中“武藏”號右舷,劇烈的爆炸幾乎把右舷的外裝甲全部撕裂。此後,4枚重磅炸彈又命中同一部位,使海水大量湧入,艦首開始下沉。
14時22分,60架美機又發起了第4次攻擊,僅“武藏”號就遭到近40架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和TBD“掠奪者”式魚雷攻擊機的攻擊。被8枚炸彈命中後,這艘巨艦的上層建築全部被破壞,艦首繼續下沉。
15時左右,近100架美機又前來光臨栗田艦隊。美“企業”號航空母艦上的飛行大隊長史密斯海軍中校,帶著12架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直撲“武藏”號,接著10架TBD“掠奪者”式魚雷攻擊機又呼嘯而來,頃刻間就有12枚重磅炸彈和11條MK-13型魚雷命中“武藏”號。“武藏”號一下子就消失在魚雷和炸彈爆炸所激起的衝天水柱和團團濃煙之中。15時55分,這艘“永不沉沒的戰列艦”翻轉著它那龐大的身軀,帶著遍體鱗傷沉入了錫布延海,長眠在那海藻叢生的海底,為“武藏”號陪葬的艦員近2500人。
此時,日軍艦隊雖然遭到了重創,但整個艦隊仍具有相當強的戰鬥力。為暫時避開美軍的攻擊,栗田中將下令:“緊急撤退!”實際上是為了給哈爾西製造一個假象。
16時22分,哈爾西得知日艦隊撤退的消息後,便判斷日本人損失慘重,正在落荒而逃。他們已不可能對美登陸部隊構成任何威脅了,因而也就沒有進行正準備實施的第6次空襲。可是,一直沒發現日本人的航空母艦,卻使哈爾西焦急不安。日本人的航空母艦究竟在哪兒?
此時,正在向南急駛的小澤心急如焚,因為他得知栗田艦隊已經遭到美機猛攻後,就一再發出明碼電報,以期引起哈爾西的注意。然而,哈爾西的飛機正在猛烈地轟炸栗田,根本沒有發現小澤這塊送到嘴邊的“肥肉”。“誘餌”不靈,小澤也隻好豁出去了,主動發起攻擊。
10月24日下午15時,小澤幾乎出動了全部作戰飛機,向美軍第3艦隊的一支輕型航空母艦特混艦隊大模大樣地發動襲機。
當第一攻擊波60餘架飛機抵達美艦隊上空時,這支輕型特混艦隊僅從“埃塞克斯”號上起飛了7架“惡婦”式戰鬥機迎戰,其餘不適於空戰的艦載攻擊機隻好像擺設一樣整齊地排放在飛行甲板上。可就是這不起眼的7架戰鬥機,卻發揮了巨大作用。美軍飛行員幾乎是個個身手不凡,在半小時的空戰中,戴維·麥克坎貝海軍中校和他的僚機羅伊·拉辛格上尉擊落了15架日機,麥克坎貝獨自擊落9架,創造了太平洋戰爭中一次戰鬥單機擊落敵機的最高紀錄。
可7架飛機畢竟無法完全擋住60餘架飛機的攻擊,有近20架日機飛抵“埃塞克斯”號上空。但是,這些剛剛補充的新飛行員水平也確實太差,他們投下的炸彈竟然沒有一枚命中,隻是圍著美艦激起了無數衝天的水柱,美艦卻毫無損傷。
第2攻擊波的80架飛機為了取得戰果,集中全力攻擊了“普林斯頓”號輕型航空母艦,這艘艦上僅有的8架戰鬥機全部升空。美軍飛行員憑借其飛行技能和機載武器火力的優勢,一下子就擊落20架日機。艦載高射炮密集的防空火力也擊落10架日機。
一位戰鬥機飛行員卡爾·布朗海軍上尉說:“我們將80架日機拖住了15分鍾……擊落了28架。按說,我們不能用8架‘惡婦’式戰鬥機去對付80架敵機,但在它們攻擊我們軍艦的時候,我們必須首先攻擊它們……我們開足油門,緊追不舍,用一切火力射擊。”
然而,這些勇敢的美國飛行員仍未能挽救這艘航空母艦的命運。在一片不太引人注意的雲層裏,一下子鑽出了8架日俯衝轟炸機,它們一出現便開始俯衝攻擊,美軍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便有3枚重磅炸彈落在了這艘巨艦的飛行甲板上,恰好有一枚穿透甲板鑽進機庫爆炸,並引爆了機庫內6架已掛上魚雷的TB“複仇者”式魚雷攻擊機,頓時燃起了衝天的大火。不一會兒,又一聲“轟隆隆”的巨響,“普林斯頓”號尾部的魚雷庫被大火引爆,這艘倒黴的巨艦,頃刻間就在近千名艦員的陪同下一起沉入了波濤洶湧的大洋。這是兩年前所羅門海空戰中“大黃蜂”號被擊沒以來,美國損失的第一艘航空母艦。
17時整,有“蠻牛”之稱的哈爾西得到了日艦載機襲擊“埃塞克斯”號的消息後,立即率龐大的特混艦隊高速北上。此時,他一心隻想著要擊毀日本人的航空母艦,根本不知道日本航空母艦實際上是紙老虎,艦上幾乎沒有飛機了。他認為,日本航空母艦是他最重要的攻擊目標,而這恰好中了日本人的圈套。後來,哈爾西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我走進作戰室,用手指著海圖上300海裏以外的日本北方艦隊說,我們駛向這裏……向北追殲他們。”
17時50分,他電告金凱德:“栗田艦隊業已受創西撒,我正率3支艦群北上,以期能於25日拂曉襲擊敵軍航空母艦。”就這樣,哈爾西這支“猛虎”終於離開了他應該保護的登陸部隊,被日本人調離下“山”了。
3日軍三支艦隊無力衝入萊特灣
接到“從蘇裏高海峽向萊特灣衝進”的命令後,誌摩艦隊於24日黎明從哥倫灣出發,由蘇祿海南下,與西村艦隊在棉蘭老海會師。24日傍晚,由於沒有收到栗田通知推遲攻擊的電報,兩個艦隊經過暮色蒼茫的棉蘭老海,按照預定的攻擊時間,向萊特灣挺進。此時,西村艦隊領頭,誌摩艦隊在後,相距約60海裏。
其實,誌摩艦隊還在蘇祿海航行時,美軍第5航空隊的偵察機就發現了它。後又跟蹤發現了西村艦隊。
金凱德認為,這兩支艦群同屬於一個編隊。他自信地判斷,這支編隊的前進目標肯定是經過蘇裏高海峽駛向萊特灣。金凱德確信,哈爾西的第3艦隊會有效打擊從北麵來的日本艦隊。因此,他命令第7艦隊全力去封鎖蘇裏高海峽,並由奧爾登多夫海軍少將負責具體指揮。奧爾登多夫手中擁有老式戰列艦6艘、重型和輕型巡洋艦各4艘、驅逐艦21艘、魚雷艇39艘。他在蘇裏高海峽由遠及近,布設了魚雷艇、驅逐艦和戰列艦三道防禦,嚴陣以待,等候日軍艦隊的來臨。
24日23時,美軍的魚雷艇開始襲擊進入攻擊區的西村艦隊。由於日艦用探照燈和速射炮聯合抗擊,使美軍的魚雷艇不能有效地發射魚雷,勉強發射的魚雷也都沒有命中目標。但是,美軍的魚雷艇在攻擊的同時,卻將西村艦隊的情況隨時向奧爾登多夫作了報告。25日淩晨2時,美軍魚雷艇部隊放棄了攻擊,撤出戰鬥。
2時30分,美軍的驅逐艦投入了戰鬥。美軍驅逐艦部隊分為兩個分隊,從東西兩個方向向西村艦隊發射魚雷。不料日軍早有警覺,用探照燈把美艦照得雪亮,並施以猛烈的炮擊。美軍驅逐艦頓感苗頭不對,迅速施放煙幕撤出了戰鬥。但是,美艦發射的魚雷還是收到了一定效果。日軍1艘驅逐艦被擊沉,另有2艘被擊傷。旗艦“山城”號戰列艦也被美軍的數條魚雷擊中,爆炸沉沒,西村等海軍官兵也隨艦一起消失在漆黑的蘇裏高海峽之中了。另2艘日本戰列艦“扶桑”號也中了1條魚雷,艦長阪匡海軍少將接替指揮,率領殘存的艦艇繼續沿海峽北上。
此時,奧爾登多夫的第三道防禦——戰列艦和巡洋艦編隊,已經在海峽口一字排開,張著炮口等待著這份豐盛的“夜餐”。
淩晨3時50分,當日艦進入美軍戰列艦和巡洋艦的射擊範圍時,美艦突然一齊開火。經過20多分鍾的激烈炮戰,西村艦隊已不複存在了,隻剩下1艘斷後的驅逐艦在負傷後見勢不妙奪路而逃,從死亡的地獄中撿回了一條性命。在混戰之中,美也有1艘驅逐艦——“格蘭特”號稀裏糊塗的中了12發炮彈而沉沒。除此之外,美艦無一傷亡。
1小時之後,誌摩艦隊步西村艦隊的後塵而至。隨即,誌摩艦隊也是首先遭到了美軍魚雷艇的攻擊,該編隊1艘輕巡洋艦當即中雷負傷,航速隨之下降。但是,整個誌摩艦隊繼續前進。不久,誌摩便看見正在燃燒下沉的日軍艦艇。
緊接著,艦上的雷達又發現了前方有美國軍艦,誌摩隨即命令驅逐艦發射魚雷攻擊。但毫無效果。而誌摩的旗艦隨即轉向,不料又撞上了1艘正在下沉的日軍艦艇。被撞艦上日軍憤怒的謾罵聲立即使誌摩清醒地意識到:此處已成為日軍艦艇的“墳場”。此時,他又回想起自昨天下午接收到栗田艦隊的一份電報後便中斷了聯係,隻收到了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回電:“仰仗神明的庇佑,全軍猛進突擊。”但是,栗田在哪裏?誌摩意識到,此時前進的危險性太大。於是決定撤退,以期另尋戰機。
天亮後,美機向撤退的誌摩艦隊發起了攻擊。由於日軍已有準備,美軍攻擊效果甚微,隻是將受傷落伍的“阿武隈”號輕巡洋艦擊沉而已。
此時,萊特島灘頭,大批的艦船正在繼續卸載,岸邊是堆積如山的物資。
栗田艦隊在24日經曆了美機接連5波攻擊後,緊急撤退。夜幕又一次降臨了,黑暗籠罩著栗田艦隊。然而,栗田的內心卻依舊十分緊張。在這狹隘的聖貝納迪諾海峽是否會有水雷?哈爾西的戰列艦是否已在海峽出口擺好了“T”字陣列?栗田內心越想越恐懼,但沒有其他選擇,隻有“仰仗神明庇佑”了。
栗田命令整個艦隊列成編隊,做好在海峽口炮戰的準備。接著,栗田向艦隊全體官兵發出了一道措詞直率的命令:“冒全軍覆沒的危險,猛進突破,一舉殲滅敵軍。”麵色憔悴神情緊張的日本水兵登上了炮位,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是什麼樣的命運。
25日1時左右,栗田艦隊(當時尚有戰列艦4艘,重巡洋艦6艘,輕巡洋艦2艘和驅逐艦11艘)駛出了聖貝納迪諾海峽。雷達迅速掃描了周圍50海裏的海麵,沒有發現任何美軍,連一艘警戒的艦船都沒有!栗田十分驚訝,同時心中的希望之火重新燃起:沿薩馬島東岸南下,向萊特灣挺進!
天色越來越亮,一輪紅日從東方的海平麵上冉冉升起。栗田發布了新的命令,艦隊進入防空航行隊形。
6時45分,日軍瞭望哨突然發現東南水平線上有4根聳立的桅杆。栗田及參謀人員又驚又喜,認定這就是哈爾西的航空母艦編隊。“抓住天賜良機,保持現有隊形,立即突擊。”栗田發出緊急命令。
實際上,這支美軍艦群是C·斯普拉格海軍少將指揮的護航航母小隊,代號“塔菲3號”。
6時58分,“大和”號戰列艦上的460毫米巨炮開始射擊,美艦周圍立即掀起了高達百米的巨浪。頃刻之間,日軍各艦炮火齊鳴,美軍被猛烈的炮火所覆蓋。
C·斯普拉格拚命向金凱德呼救。金凱德及時向哈爾西通報,並要求他給予支援。7時30分,哈爾西電告金凱德:“我正率部攻擊敵航母,難以脫身。”金凱德又下令鎮守蘇裏高海峽的奧爾登多夫率戰列艦編隊火速北上支援斯普拉格。不料,奧爾登多夫回電:“此時油彈不足,尚需補給,即使不補給也要2個小時以後才能趕到。”
2個小時以後的第7艦隊可能早已被日軍艦隊消滅了,萊特島的運輸船和堆積如山的灘頭物資可能早就上西天了。怎麼辦?金凱德心急如焚。
此刻,在薩馬島海麵上,斯普拉格正以16節的速度落荒而逃,而日艦以30節的高速窮追不舍。
日艦愈追愈近,施放煙幕已經沒有任何作用。為了贏得時間,斯普拉格命令擔任警戒的驅逐艦反撲過去,實施自殺性攻擊。美軍3艘驅逐艦奉命調轉頭來,迅速撲向日艦,一進入8000米有利射程後立即發射魚雷。日軍1艘巡洋艦被擊中,其他日艦不得不暫停追擊,進行規避。3艘美軍驅逐艦不依不饒,仍然對日艦進行猛烈的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