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清除腐蝕製度的“蛀蟲”,讓製度大樹枝繁葉茂(2 / 3)

在批評下屬時要情緒性地批評,但必須注意措詞,絕不用粗俗下流的詞句。在一個正派經營的公司裏,是不習慣聽到“我怎麼知道”,“別開玩笑了”,“笨蛋”等這些詞句。也有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而胡亂地怒斥下屬,像這種領導者是無法得到下屬的認同的,領導者應該站在對方的立場行事才對。另外,有一點必須牢記,每個人必有其優點,我們要愛人、尊重人,這才是我們生存力。麵對那些實在難以管教的下屬,作為領導者必須當機立斷,該解雇就解雇?選尤其對其中一部分敢於背叛自己的下屬,更要毫不留情。酒與汙水定律指出,如果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汙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汙水;如果把一匙汙水倒進一桶酒中,你得到的還是一桶汙水。幾乎在任何組織裏,都存在幾個難管理的人物,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把事情搞糟。他們到處搬弄是非,傳播流言、破壞組織內部的和諧。最糟糕的是,他們像果箱裏的爛蘋果,如果你不及時處理,它會迅速傳染,把果箱裏其他蘋果也弄爛,“爛蘋果”的可怕之處在於它那驚人的破壞力。

一個正直能幹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部門可能會被吞沒,而一個無德無才者能很快將一個高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組織係統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協和容忍的基礎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壞者能力非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破壞總比建設容易。一個能工巧匠花費時日精心製作的陶瓷器,一頭驢子一秒鍾就能毀壞掉。如果擁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會有多少像樣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組織裏有這樣的一頭驢子,應該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無力這樣做,你就應該把它拴起來。首先要確定是否要扔掉“爛蘋果”。對那些厚顏無恥的背叛者,對屢教不改的員工和難以管教的下屬,對個別“害群之馬”,一定要扔掉。你還需要選擇解雇地點。應該選擇在什麼場合解雇某個人,取決於你自己的想法。他的辦公室,你的辦公室,另外一個什麼地方都可以。因為解雇一個員工的背景是千變萬化的,所以這裏也沒有什麼規矩可循。有些經理在決定解雇員工的地點與方式時所依據的是他們希望將何種信息傳遞給其他員工。

有位領導者曾當著全體員工的麵解雇一位經理,目的是殺雞給猴看。他將公司所有的100名員工召集到會議室,心裏盤算好,在會議的過程中他一定可以挑出那隻爛蘋果,並當場炒他的魷魚。這是精心策劃的一場戲,隻是其員工不知道而已。這裏有真正的解雇員工需要的技巧。

作為公司領導,對不稱職的員工予以解雇完全是分內之事。但往往遇到此事,即使是那些以“硬漢”著稱的公司經理也難下決心,認為解雇員工是件很棘手的事。總擔心會引起連鎖反應,怎樣向客戶解釋呢,如何以此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做好善後工作等等。

解雇不稱職的人,最好的辦法是:

第一,選擇適當機會。如果你要炒他的魷魚,應選好公司最為有利的時機。在商務來往中,你的員工必然手中尚有要完未完的生意,掌握有一定數量的客戶,在未找到代替他的人之前,一切未準備就緒時,就暫時不要解雇他。有時你會等上幾天甚至更長的時間,以便更大限度地減少解雇他所給公司員工帶來的震動和對公司帶來的傷害。在準備時,或許應及時通知客戶,公司與某人之間有些矛盾,將會有另一位員工代替他的工作,並表示公司願意與客戶繼續合作的願望。另外在公司內部可派另一員工到其負責的部門工作,並委以重任;或讓另一部門的經理同他的客戶認識,並逐漸接手其業務。

第二,或許你可以由他先提出來。對付想跳槽的員工,最好的辦法是由他提出辭呈。讓他體麵地離開公司,總比你直接下逐客令要好。如在解雇他時,給他發放一定數額的離職費,並且給他在其他的公司找一個適合他做的工作,對你的所作所為,他會一輩子永記心中,不會到處對你解雇他而說三道四,敗壞你的名聲。其實安排某人主動提出辭職,並不是件複雜難做的事。但也不能太隨便,應注意當時說話的場合和方式。最容易讓人接受的是這樣說:“鑒於我們公司業務的特殊性,我認為你在公司這樣長期做不下去,顯然對你對公司都不太合適,公司已決定,你應離開公司另找工作。但是什麼時候離開,怎樣離開,還沒有正式決定下來,請你先考慮一下,然後我們再交換意見。”這樣簡單而直截了當的談話,將會取得你預想的結果。

第三,讓別人來“聘用”他。有的公司礙於當時聘用人的後台關係,或其他難以言明的因素,不便直接下令讓某人離開公司,總是說服別的公司接收此人,並讓這家公司主動找該人聯係工作。當此人被該公司“聘用”後,自認為是自己的才華被領導看中而被挖走的,對於“聘用”之中的一切都始終蒙在鼓裏,根本不知自己是被原公司體麵地“開除”的。

第四,為他找到合適的位置。有些員工雖然誠實肯幹,但是礙於自身文化水平較低、適應能力弱等原因,不太適應公司業務發展需要。如公關部的某公關先生對於結識發展新客戶,開拓新市場有一定能力,但在其他方麵卻毫無辦法,並且常常會把事情弄得很糟。這裏如何安排他為好,是解雇或是降級使用,必須認真研究。常用的處理方法是,把他調到另一個適合他的工作崗位上去,或許到這個崗位,他會幹得更好。關鍵是找到這個部門。

第五,果斷處置不手軟。對任何公司和領導來說,開除或解雇員工,總是一件令人不快的事,因為這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公司存在的某些缺陷或不足之處。但是如果解雇的是一個存在一天,對公司就為害無窮的“搗亂分子”,則沒有一點值得留戀的。某公司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位公司的背叛者。這位A先生在業務額不能完成、資金無法收回的情況下,想離開公司一走了之。臨走之前,公司得到情報說,他準備將公司的客戶和業務,以及有關公司的商業秘密的檔案資料一並帶走。為了不打草驚蛇,公司營銷部特地在他離開之前安排他出差,為洽談一筆新業務拜訪客戶。當他離開辦公室後,公司派人查封了他的辦公室,取走了屬於公司的一切檔案資料,當他回到公司時,交給他的是一張解聘書。這種作法並沒有一點算計員工之嫌而不講情麵,對於這種人隻能當機立斷,否則他陰謀得逞,公司將後患無窮。隻有這樣,你才能徹底排除縱容下屬、姑息養奸的可能。就像舞台上總會有一個兩個醜角,領導的下屬裏麵也並不全是忠誠之輩、老實之人,肯定也會有一兩個類似於醜角的人。有一雙火眼金睛的領導當然很容易辨認出來,但偏偏不少領導都有近視症,就是本身不正,有徇情謀私之意,帶點歪門邪氣。

加大監管力度,謹防“蛀蟲”孳生

2003年,微軟公司的一個“內部蛀蟲”被捕。這個名叫理查德·格雷格的員工通過微軟內部的購買係統,低價購買並轉售了價值1700多萬美元的軟件,自己從中侵吞差額利潤。

25歲的李方林,大學畢業後經熟人介紹到合肥一家私營企業工作。由於是熟人介紹來的,公司領導對其比較信任,讓其負責為客戶辦理按揭貸款和保證金繳存等重要事務。工作一年後,李方林開始利用公司管理上的漏洞(公司對其沒有具體的報賬要求),將單位委托其存入銀行的客戶保證金私自取出占為己有,甚至有時候根本不把客戶保證金存入保證金專用賬戶而直接侵吞。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李方林侵占公司客戶的保證金達32萬餘元。雖然李方林因職務侵占罪而受到了法律的懲處,但公司卻遭受了很大的損失——32萬餘元的客戶保證金被其揮霍一空,其家人也無力為其償還。

“加大監管力度,深挖銷售倉管用人蛀蟲,用人堅持有德欠經驗應培養,無德有才不用有德有才重用;撥正銷售方向,杜絕急功近利短期行為,掌控市場主抓廣告堆頭促銷,拉動買者帶動賣者促進銷量”。這是2008年椰樹集團的春聯。

由此我們看出,企業內部的“蛀蟲”已經不是捕風捉影的事,而是實實在在擺在管理者麵前的一個兩手棘手問題。

“貪婪”是人性的弱點,在利益的驅動下,總有人願意鋌而走險。無獨有偶,去年全球第二大零售業巨頭家樂福集團也在中國掀起了一場內部的反腐風暴。從2007年6月25日至8日1日,家樂福北京CCU及7家門店進行調查。經查,包括12名供應商在內的22名人員被北京警方傳喚,其中8名家樂福經理被警方正式拘留,被拘留的原因是涉嫌收受供貨商賄賂。在國內零售業,采購領域的灰色交易一直大量存在且極難根除,下至收貨處的保安、收貨員,上至采購員、店長,都不同程度的涉嫌灰色交易。

不同的崗位,存在不同的“蛀蟲”,企業的“蛀蟲”除了前麵提到的倉管“蛀蟲”、采購“蛀蟲”外,還有財務“蛀蟲”、銷售“蛀蟲”、用人“蛀蟲”、生產“蛀蟲”等等。“蛀蟲”的存在方式是多樣的,“蛀蟲”的斂財手段也日益高明。

俗話說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那麼企業該采取什麼樣的措施才能有效預防內部腐敗呢?

(1)加強監督檢查。監督檢查是企業對其內部控製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監督檢查與評估,是實施內部控製的重要保證。主要包括建立持續性監督檢查、專項監督檢查、自我評估、改進措施等。

其次要強化企業內部稽核和內部審計。提高對內部稽核和內部審計的認識,加強考核、監督、製約機製。內部審計是強化內部控製的一項基本措施,內部審計工作的職責不僅包括審核會計帳目,還包括稽查、評價內部控製體係是否完善和企業內各組織機構執行指定職能的效率,從而保證企業的內部控製體係更加完善嚴密。